史通訓故

史通訓故怎么寫好看

史通訓故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書名。明王惟儉撰。二十卷。本書據李維楨、郭孔延《史通評釋》重加釐正,並用之象藏本參校刊定。卷首題識中稱除增《因習》一篇及更定《直書》、《曲筆》兩篇外,共校正一千一百四十二字。但兩本相校,只《曲筆》增入一百十九字,《因習》、《直書》兩篇與郭本相同,無增入之語。補註引證較詳,對郭本舛漏,多所糾正。

詞語分解

  • 史的解釋 史 ǐ 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發展過程,亦指記述、研究這些的文字和學科:歷史。通史。斷代史。近代史。世界史。文學史。史詩。史部(古代圖書分類的一大部類,包括各類歷史著作)。史壇。史評。史前(沒有書面記錄的
  • 訓故的解釋 即訓詁。《漢書·儒林傳·丁寬》:“作《易説》三萬言,訓故舉大誼而已。” 王先謙 補註:“故詁字同。” 宋 洪适 《回霍新恩啟》:“聞仁義道德之説,講習淵源;識鳥獸草木之名,貫穿訓故。” 清 江藩

歷史知識推薦:銀捐

清代捐納方式之一。乃後期加捐花樣。鹹豐、同治年間,為鼓勵加捐,實行多立班次,減折加捐之法。納捐者多以餉粟交進,有成數不及定額之半者。其後另訂加成新章,並令交進實銀,因有此稱。同治三年設銀捐新班,輸銀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史通訓故歷史

相關歷史

史通訓故_史通訓故介紹_歷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