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知識>> 犧牲

犧牲

古代祭祀用牲畜或牲肉的通稱。犧,指毛色純一的畜牲,多用於宗廟祭祀;牲,指未加分解的整體畜牲。祭祀用牲多用牛羊豕犬雞;用人為牲者,稱“人牲”。用於祭祀的畜牲,祭祀前要用牢圈養一段時間,經過用牢圈養的畜牲稱“牢”。《公羊傳·桓公八年》何休注云,祭禮用牛羊豕三牲的,稱“太牢”。《儀禮·少牢饋食禮》鄭玄注云,用羊豕二牲的,稱“少牢”。《大戴禮記·曾子天圓》則稱:“諸侯之祭,牛曰太牢;大夫之祭牲,羊曰少牢。”如僅用牛羊豕三牲中的一牲,則稱用“特”;又,用小羊,則稱“羔”。對犧牲的處理:火燒,稱“燎牲”;刺頸取血,稱“到”;進行分解,稱“割”;剔解牲體陳列,稱“肆”;開膛去內臟,稱“辜”或“刳”;張開牲體掛起風乾,稱“磔”;將牲體一剖兩半,稱“副”。未煮的生牲肉稱“腥”;煮熟後的牲肉稱“熟”或“饔”。腥肉放在俎(几案)上獻祭;熟肉盛於鼎中。祭祀用過的牲肉稱為“胙”或“福胙”。

犧牲字典分解

犧牲的解釋 (1) [a beast slaughtered for sacrifice;sacrifice]∶供祭祀用的純色全體牲畜;供盟誓、宴享用的牲畜豈不聞梁武帝宗廟

犧的解釋 犧 (犧) xī 古代稱做祭品用的純色牲畜:犧牲(a.古代祭祀用牲的通稱,色純為“犧”,體全為“牲”,如“犧犧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b.為了崇高的目的捨去自

牲的解釋 牲 shēng 家畜:牲口。牲靈。牲畜。 古代特指供宴饗祭祀用的牛、羊、豬:三牲。獻牲。 筆畫數:9; 部首:牜; 筆順編號:312131121

看一看:犧尊溝斷【歷史典故】

《莊子.天地》:“百年之木,破為犧尊,青黃而文之;其斷在溝中。比犧尊於溝中之斷,則美惡有間矣,其於失性一也。”同是百年之木,破木之後,有的做成了雕飾美麗的酒樽,有的則棄置在溝中成了一段爛木頭。莊子認為,對於犧尊和斷木來說,其命運境遇一美一惡,固然不同,但從此失去它們原來自然生存的天性卻是一樣的。後因以“犧尊溝斷”用為比喻窮達遭際不同的典故。犧尊,刻為犀牛形或刻畫有犀牛形之酒樽。宋.陸游《劍南詩稿》

犧牲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