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事官

奏事官怎么寫好看

奏事官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官名。金樞密院置。源於宋代。有承受聖旨、奏事、省院議事等專責。承受聖旨系由皇帝單獨召見,宣授旨意。退後可向下傳達聖旨,或與近侍局批寫。奏事系有必須奏請皇帝裁奪之事,入殿上章題奏,退後須立文字為據,稱為“檢目”。省院議事在殿上參與議事,只能默記,議定歸院後,立“檢目”呈復。須赴尚書省議論之事,議論既定,由奏事官與省左右司官共同擬奏,呈復相臣,再由右官上奏皇帝。

詞語分解

  • 奏事官的解釋 .地方上派遣入朝奏事的官員。《資治通鑑·唐武宗會昌四年》:“ 李德裕 奏: 鎮州 奏事官 高迪 密陳意見二事。” 胡三省 註:“方鎮遣牙職入奏事,因謂之奏事官。”.在朝廷接遞奏章的官員。《再生緣》第七
  • 奏事的解釋 .向皇帝陳述事情。《史記·汲鄭列傳》:“上嘗坐武帳中, 黯 前奏事。” 宋 沉括 《夢溪筆談·謬誤》:“ 黃宗旦 晚年病目,每奏事,先具奏目,成誦於口。”.指向丞相陳述事情。《史記·張丞相列傳》:“
  • 官的字典解釋 官 ā 在政府擔任職務的人:官吏。官僚。官邸。官腔。官署。官廳。官爵。 屬於國家的或公家的:官辦。官費。官方。官府。 生物體上有特定機能的部分:感官。器官。五官。 * 。 姓。 民 筆畫數:; 部首:

歷史知識推薦:殿中局

官署名。北齊置。屬門下省,有監四人,掌駕前奉行等事。隋改為殿內局,後又升格為省。參見“殿中省”、“殿內省”。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奏事官歷史

相關歷史

奏事官_奏事官介紹_歷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