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知識>> 外製

外製

①外朝所擬詔書,與“內制”相對而言。唐玄宗開元二十六年(738)置翰林學士後,翰林學士所撰,直接發自禁中者為內制;中書舍人或他官知制誥者所撰,為外製,較內制為輕。外製所擬,為一般詔書,需經門下省,由符寶郎加蓋天子之寶。宋代中書所下制命,亦稱外製。②外朝草擬詔書官的別稱。宋代為中書舍人、知制誥、直舍人院的統稱。明代稱知制誥為外製。

外製字典分解

外製的解釋 唐 宋 時由中書舍人或知制誥所掌的皇帝誥命稱外製,由翰林學士所掌之誥命稱內制。 唐 時兩制尚無嚴格分別。 唐 李翱 《卓異記·門生為翰林學士撰座主白麻》:“

外的解釋 外 wài 與“內”、“里”相對:外邊。外因。里應(y宯g )外合。外行(h俷g )。 不是自己這方面的:外國。外路(同“外地”)。外族。外省。外星人。 指“外

制的解釋 制 (⑦製) zhì 規定:因地制宜。制定。制式。制憲。 限定,約束,管束:制止。制裁。專制。制約。抵制。節制。制動。制海權。 法規,制度:民主集中制。公有制。

也學習下:外興安嶺【歷史知識】

一作大興安嶺,在今黑龍江流域和俄羅斯勒拿河中游流域之間。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中、俄簽訂《尼布楚條約》,規定:外興安嶺南屬中國,北屬俄國。

外製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