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知識>> 五都令史

五都令史

南朝梁尚書省置殿中、吏部金部、左戶、中兵五都令史,品二班,與尚書左、右丞共理省中各項政務。本皆用寒流。天監九年(510),武帝革用士流,位視奉朝請。

五都令史字典分解

五都的解釋 (1). 戰國 齊 所設的五個行政區劃。約當於其他各國的郡。《戰國策·燕策一》:“王( 齊宣王 )因令 章子 將五都之兵,以因北地之眾以伐 燕 。”《史記·燕

令史的解釋 (1).官名。 漢 代蘭台尚書屬官,居郎之下,掌文書事務,歷代因之。 隋 唐 以後,成為三省、六部及御史台低級事務員之稱,位卑秩下,不參官品。至 明 代遂廢。

看一看:五經博士【歷史知識】

官名。(1)秦、西漢初太常屬官有博士,文帝又增設諸子專書博士和儒家專經博士,建元五年(前136)始置五經博士。初秩比四百石,後升比六百石。除原有議政、制禮、藏書、顧問應對等事外,又增學官職能,掌策試官吏,在太學中教授儒家經典,各置弟子員。有時亦奉命出使,到各地巡行,受命視察災情或賑濟災民。秩卑而任重,常可直達九卿、守相、刺史等官。以後歷朝雖置其官,但已專司教授經學。三國魏設員十九人,五品;別置太

五都令史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