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怎么寫好看

狄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①一作翟,通假作易。古族名。先秦時分布在北方,以遊牧為業。《禮記·王制》謂:“北方曰狄。”《國語·晉語》:“當成周者……北有燕、、狄……。”春秋時之狄,包有赤狄(《左傳·宣公三年》)、白狄(《左傳·僖公三十三年》)、長狄(《左傳·文公十一年》)等。狄之種姓甚多,故有“眾狄”之名(見《左傳·宣公十一年》)。大都活動於今河北、山西、河南陝西之間。春秋時狄勢最盛,曾滅邢、滅衛、滅溫;西侵周、;東侵齊、魯,為當時華夏之勁敵。白狄一支鮮虞曾於春秋末年建中山國,在今河北正定東北。又戰國時“戎”與“狄”可以互稱,如晉文公重耳之母為大戎狐姬。有時又稱“狄”。(見《左傳·僖公五年》、《史記·晉世家》);《古本竹書紀年》稱周王季伐西落鬼戎,又謂“俘二十翟王”,足證“戎”、“狄”二字在民族史上不能嚴格區分。②古邑名。在今山東高青東南。戰國齊邑。《戰國策·齊策六》:“田單將攻狄。”即此。

詞語分解

  • 狄的字典解釋 狄 í 中國古族名。春秋前,長期活動於齊、魯、晉、衛、宋、鄭等國之間,與諸國有頻繁的接觸。因為他們主要居住於北方,故又通稱“北狄”(亦作“翟”)。 秦漢以後,中國對北方少數民族的統稱。 古代最下級的官

歷史知識推薦:匹夫關

關隘名。在今廣西都安瑤族自治縣東北紅水河北岸。峭壁萬仞,下臨大江。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狄歷史

相關歷史

狄_狄介紹_歷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