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知識>> 出蛟

出蛟

地下水突然大量湧出。古人認為地下水暴出是由於蛟出而引發的。蛟為傳說中生活於水中的一種動物,似蛇,四足小,頭細,頸有大癭,能吞人;似龍,故稱蛟龍。《明史·五行志》:明弘治十四年(1501)“五月,貴池水漲,蛟出,淹死二百六十餘人,旁邑十二皆大水”。乾隆《銅陵縣誌》卷十三:明萬曆八年(1580)“大水,蛟起數十窟,平地水深數丈,是歲大祲”。光緒《江西通志》卷九十八:清道光六年(1826)“袁州大雨,蛟起萍鄉,壞田宅無算,死者以萬計,城圮百餘丈”。此種現象多出於山區雷雨季節,實際上是由於地下水突然升高所引起。

出蛟字典分解

出的解釋 出 (??齣) chū 從裡面到外面:出訪。初出茅廬。出籠。 往外拿,支付:出力。出錢。出謀畫策。入不敷出。 離開:出發。出軌。出嫁。 產生,生長:出產。出品。

蛟的解釋 蛟 jiāo 古代傳說中一種能發洪水的龍:蛟龍得水。 指鼉、鱷之類的動物。 筆畫數:12; 部首:蟲; 筆順編號:251214413434

也學習下:出常調【歷史官職】

官制用語。宋朝在常調次序以外注授差遣窠闕,稱出常調。如知州軍有勞績,得高級官員舉薦,可特升轉運使、轉運副使、轉運判官或提點刑獄、開封府判官。 宋制吏部在常調以外注授差遣,稱為出常調。多為有勞績,經其他官員薦舉,吏部審核名實相符,而特予升轉。

出蛟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