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知識>> 白蠻

白蠻

①即“白人”。②古族群名。見於《蠻書》、新舊《唐書》等。晉、南朝至唐分布於今雲南滇池、洱海地區及四川南部。分布面與兩漢時期僰人基本一致。多數認為是以漢、晉僰人為基礎,吸收漢人成分,長期融合而成。是西爨的主要居民。以農業為主。其首領為南詔權臣。南詔勢力伸入滇東後,一部分被迫遷往滇西。其在滇東北地區者,因烏蠻勢盛,多被烏蠻融合。五代後晉天福二年(937),首領段氏在雲南建立大理國。宋元時期,被稱為白人或僰人,為今白族的先民。

白蠻字典分解

白蠻的解釋 我國古代少數民族的一個部落。分布於今 雲南省 滇池 、 洱海 地區及 四川省 南部。 唐 時其首領參加了 南詔 政權。 後晉 天福 二年(公元937年),首

白的解釋 白 bái 雪花或乳汁那樣的顏色:白色。白米。 明亮:白晝。白日做夢。 清楚:明白。不白之冤。 純潔:一生清白。白璧無瑕。 空的,沒有加上其它東西的:空白。白卷

蠻的解釋 蠻 (蠻) mán 粗野,兇惡,不通情理:野蠻。蠻橫(h坣g )。蠻不講理。 愣,強悍:一味蠻幹。 中國古代稱南方各族:蠻荒。 方言,相當於“很”:蠻好。 筆

不妨一看:白髮婆娑【歷史典故】

婆娑:紛披的樣子。形容老年人滿頭白髮的狀態。明.張岱《自為墓志銘》:“甲申以後,悠悠忽忽,既不能覓死,又不能聊生,白髮婆娑,猶視息人世。”鄧雅聲《〈養拙園詩文合抄〉刻成,喜吟四章》:“焚香夜對燈如豆,白髮婆娑苦校讎。”

白蠻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