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院

書院怎么寫好看

書院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古代修書、侍講機構及讀書、講學之場所。唐開元六年(718)始置麗正修書院,隸中書省。十三年,改名集賢殿書院,設學士直學士侍讀學士、修撰等。掌校刊經籍、搜求遺書、徵辟賢才、辨明典章,並負責給皇帝講解經典史籍。貞元中,李渤隱居讀書於廬山白鹿洞,至五代南唐升元中,就其遺址建學館,教授生徒,稱廬山國學。後周亦在太室山麓(在今河南登封)建太室書院。至此,書院遂成為藏書、讀書和講學的場所,學術研究的中心。至宋,書院大盛,廬山國學改名白鹿洞書院,太室書院改名嵩陽書院,尚有睢陽書院、嶽麓書院,號為四大書院。創辦者或為私人,或為官府。仁宗後,州學盛,書院日衰。南宋宗後,各地官員復競相創建書院,幾遍及全國。書院遂成為地方教育中心,不少有名學者講學其間。掌教者稱山長或洞主。院有學規,學生分齋習讀,書院供給宿舍、几案和一定食錢。成績考核采積分制。為統治者培養出不少人材,對後代教育制度亦產生很大影響。元代各路、州、府皆設。明清書院更多。明代著名的書院有首善書院、東林書院。清代於京城及各省城均設,以導進人才,補學校之所不及。此外,在聖賢名臣祠墓所在地,及人文繁盛之府州縣也多建有書院。如鄒縣尼山書院、汶上縣聖澤書院。對各書院均發金以資膏火,並命地方官加以稽查。很多書院成為準備科舉的場所。清末廢科舉,改書院為學校。

詞語分解

  • 書院的解釋 舊時地方上設立的供人讀書或講學的處所顧憲成重修 東林書院的時候清楚地宣布,他是講 程朱學說的。;;《事事關心》詳細解釋. 唐 代中書省修書或侍講的機構。 玄宗 開元 六年,乾元院改號麗正修書院,十
  • 書的字典解釋 書 (書) ū 成本的著作:書籍。書刊。書稿。書香。書卷氣(指在說話、作文、寫字、畫畫等方面表現出來的讀書人的風格)。書生氣(指讀書人脫離實際的習氣)。 信:書信。書札。書簡。書函。 檔案:證書。說明
  • 院的字典解釋 院 à 圍牆裡房屋四周的空地:院子。院牆。庭院。 某些機關、學校和公共場所名稱:法院。醫院。戲院。 筆畫數:; 部首:阝; 筆順編號:

歷史知識推薦:望柱

建築構件。立於每段鉤闌欄桿或欄板兩端、頂端帶有雕刻的柱子。斷面有方、圓、八角、多瓣形瓜楞,柱頭雕刻式樣有蓮、獅、捲雲、盤龍等。墓道兩側也有用望柱者,陵墓前的墓表亦稱望柱。自宋一直沿用至清。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書院歷史

相關歷史

書院_書院介紹_歷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