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石經

曹魏石經怎么寫好看

曹魏石經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又稱曹儒家石經、三體石經、正始石經。古石刻。正始二年(241)立於都城洛陽(今屬河南)南郊太學講堂西側,用古文、小篆和隸書三種字型書寫的《尚書》、《春秋》經文,總計約二十八塊,早年已毀,宋以後常有殘石出土。該石經是中國古代書法藝術寶庫,也是研究中國古文字學的珍貴資料。

詞語分解

  • 曹魏的解釋 .朝代名。即 三國 魏 。因系 曹 氏所建,故後稱 曹 魏 ,以別於 拓跋魏 。《舊唐書·地理志一》:“ 曹 魏 之時,三分鼎峙。” 明 王逢 《趙善長山水》詩:“隱若 赤壁 壘,勢壓 曹
  • 石經的解釋 .刻在石上的儒家經典。 漢平帝 元始 元年 王莽 命 甄豐 摹古文《易》、《書》、《詩》、《左傳》於石,此為石經之始。 漢 代以後其文字至今尚可考見者,有: 漢靈帝 熹平 四年公元年 蔡邕 用隸書

歷史知識推薦:東都牧

官名。唐代陪都洛陽最高行政長官。顯慶二年置,從二品,以親王遙領,常以長史領府事。開元元年改河南府長史為尹,通判府務,代行其事。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曹魏石經歷史

相關歷史

曹魏石經_曹魏石經介紹_歷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