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藤峽

大藤峽怎么寫好看

大藤峽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即今廣西武宣縣東南桂平市西北黔江之大藤峽。峽內方圓六百里地區,山勢重疊,澗流雜錯,舊有大藤橫越桂平碧灘江上,當地人民賴以渡江。有瑤、壯等族聚居。明洪武、正統、景泰、成化年間多次起義。成化元年(1465)僉都御史韓雍鎮壓瑤民起義,斬斷大藤,易名斷藤峽。正德時,總督兩廣軍務金改名永通峽。未幾復稱大藤峽。

詞語分解

  • 峽的字典解釋 峽 (峽) á 兩山夾著的水道:三門峽(中國黃河中游峽谷之一)。三峽(中國長江流經四川到湖北的交界一帶所經過的三個峽谷,其中有“瞿塘峽”、“巫峽”、“西陵峽”)。海峽(兩旁有陸地夾著的形狀狹長的海,如

歷史知識推薦:

鐵制停泊工具,又作貓。明焦竑《俗書刊誤》:“即今船首尾的四角叉,用鐵索貫之,投水中使船不動搖者。”約出現於六世紀,當時顧野王《玉篇》已收入“錨”字。宋元時多有使用,明後取代木、石碇,為船舶所通用。早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大藤峽歷史

相關歷史

大藤峽_大藤峽介紹_歷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