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理事務處

歷史字典解釋

名。清雍正十三年(1735)高宗繼位,命莊親王允祿,果親王允禮,大學士鄂爾泰廷玉等輔政,為總理事務王大臣。罷軍機處之名,改稱總理事務處,其軍機處辦之一切政務,改由總理事務處辦理;原任之軍機大臣,除已受命為總理事務大臣者外,皆回本任。乾隆二年(1737),高宗服滿親政,總理事務王大臣等自請罷職,遂撤總理事務處,恢復軍機處之名稱,接辦一切事宜。

詞語分解

  • 總理的解釋 ∶某些國家的政府首腦 ∶總理大臣的簡稱。議會政府的行政首腦 ∶某些政黨的領導人 ∶全面主持管理詳細解釋.全面管理。 宋 蘇軾 《德威堂銘》:“其總理庶務、酬酢事物,雖精練少年有不如。”《明史·張國

歷史知識推薦:潘季馴

— 明浙江烏程今湖州人,字時良,號印川。嘉靖進士。授九江推官,擢御史,巡按廣東,推行均平里甲法。嘉靖四十四年,進右僉都御史,總理河道。倡“束水攻沙法”,借淮河之清以刷黃河之濁,築遙堤以防潰決。因治河功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總理事務處歷史

相關歷史

總理事務處_總理事務處介紹_歷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