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知識>> 厄魯特蒙古

厄魯特蒙古

又稱額魯特蒙古或衛拉特蒙古。清代對西部蒙古諸部的總稱。國外學者泛稱為“卡爾梅克”。其先系蒙元之斡亦刺,明之瓦剌。初分布於錫爾錫德河與葉尼塞河上游。經長期融合和吸收周圍突厥語各族及東蒙古諸部成分,至明末清初形成準噶爾、杜爾伯特、和碩特、土爾扈特四大部,及附牧於杜爾伯特的輝特部。牧地不斷向額爾齊斯河中游、鄂畢河、伊犁河流域及青海擴展,以畜牧業為主,兼營狩獵,農業和手工業也有發展。大多信仰藏傳佛教。各部分牧而不居,互不統屬,有議事機構——丘爾乾,即定期的領主代表會議,作為協調各部關係、加強封建統治與抵禦外侮的臨時組織。與中原地區聯繫密切,表貢不絕。十七世紀七十年代,準噶爾部首領噶爾丹稱汗後,伊犁河流域成為準噶爾政治中心和各部會宗地,統轄天山南北,勢及塔什乾、費爾乾納、撒馬爾罕等地。十八世紀中葉,清廷統一西北,在厄魯特蒙古族聚居區實行盟旗制度。

不妨一看:厄楚河【歷史地名】

即薄藏布河。今西藏東部波密縣境之帕隆藏布。

厄魯特蒙古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