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胥口

宿胥口怎么寫好看

宿胥口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先秦大河(黃河)決口處。約在今河南濬縣西南新鎮附近。《戰國策·燕策》:蘇代曰:“決宿胥之口,無虛、頓丘。”《水經·河水注》:河水又東,“又有宿胥口,舊河水北入處也。”《淇水注》:東漢建安九年(204),“魏武開白溝,因宿胥故瀆而加其功也”。《書·禹貢》導河“至於大伾,北過降水”,當即經由此處北流,亦即《漢書·地理志》鄴縣東“故大河”北流處。其後決而東行,而北流故瀆猶存,故稱其地為宿胥口,附近故瀆為宿胥故瀆。

詞語分解

  • 宿胥的解釋 古水名。在 河南 濬縣 西。《戰國策·燕策二》:“決 宿胥 之口, 魏 無 虛 、 頓丘 。”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淇水》:“ 淇水 右合 宿胥 故瀆,瀆受 河 於 頓丘縣 遮害亭 東黎山
  • 口的字典解釋 口 ǒ 人和動物吃東西和發聲的器官(亦稱“嘴”):口腔。口才。口齒。口若懸河。 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口。 出入通過的地方:門口。港口。 特指中國長城的某些關口(多用作地名):古北口。喜峰口。 破裂的

歷史知識推薦:北使記

書名。金劉祁撰。一卷。金興定四年至五年,金禮部侍郎烏古孫仲端出使蒙古,往見成吉思汗乞和,曾涉流沙,逾蔥嶺,歷西域。歸述沿途見聞,命劉祁著錄,收入《歸潛記》。近人王國維和張星烺各有考釋。中華書局出版有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宿胥口歷史

相關歷史

宿胥口_宿胥口介紹_歷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