眇眇孤舟逝,綿綿歸思紆。

陶淵明始作鎮軍參軍經曲阿作

名句出處

出自魏晉陶淵明的《始作鎮軍參軍經曲阿作》

弱齡寄事外,委懷在琴書。
被褐欣自得,屢空常晏如。
時來苟冥會,宛轡憩通衢。
投策命晨裝,暫與園田疏。
眇眇孤舟逝,綿綿歸思紆。
我行豈不遙,登降千里余。
目倦川途異,心念山澤居。
望雲慚高鳥,臨水愧游魚。
真想初在襟,誰謂形跡拘。
聊且憑化遷,終返班生廬。

陶淵明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陶淵明眇眇孤舟逝,綿綿歸思紆。書法作品欣賞
眇眇孤舟逝,綿綿歸思紆。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年少寄情人事外,傾心只在琴與書。
身穿粗衣情自樂,經常貧困心安處。
機會來臨且迎合,暫時棲身登仕途。
棄杖命人備行裝,暫別田園相離去。
孤舟遙遙漸遠逝,歸思不絕繞心曲。
此番行程豈不遠?艱難跋涉千里余。
異鄉風景已看倦,一心思念園田居。
看雲羞對高飛鳥,臨河愧對水中魚。
真朴之念在胸中,豈被人事所約束?
且順自然任變化,終將返回隱居廬。

注釋
始作:初就職務。鎮軍參軍:鎮軍將軍府的參軍。鎮軍是鎮軍將軍的簡稱。曲阿:地名,在今江蘇丹陽。
弱齡:少年。指二十歲時。弱:幼。寄事外:將身心寄托在世事之外,即不關心世事。
委懷:寄情。
被(pī):同“披”,穿著。褐(hè):粗布衣。《老子》:“是以聖人,被褐懷玉。”欣自得:欣然自得。
屢空:食用常常空乏,即貧困。《論語·先進》:“子曰:回也其庶乎,屢空。”是說顏回的道德學問已是差不多了,但常常食用缺乏。詩人在這裡即以顏回自比。晏(yàn)如:安樂的樣子。
時來:機會到來。時:時機,時運。苟:姑且,暫且。冥會:自然吻合,暗中巧合。郭璞《山海經圖贊·磁石》:“磁石吸鐵,琥珀取芥,氣有潛通,數亦冥會。”
宛:屈,放鬆。轡(pèi ):駕馭牲口的韁繩。憩(qì):休息。通衢(qú):四通八達的大道。這裡比喻仕途。這兩句的意思是說,偶然遇上了出仕的機會,姑且順應,暫時游跡於仕途。
投策:丟下手杖。投,棄,擱下。命晨裝:使人早晨準備行裝。
疏:疏遠。這裡是分別的意思。
眇(miǎo)眇:遙遠的樣子。《九章·哀郢》:“心嬋媛而傷懷兮,眇不知其所蹠。”逝:去,往。
綿綿:連綿不斷的樣子。歸思:思歸之情。紆(yū):縈繞,纏繞。
登降:上山下山,指路途跋涉艱難。登,指登山。降,指臨水。這句和上句是說我這次旅程難道不遠嗎?跋山涉水也有一千餘里。
目倦:謂看得厭倦了。川途異:指途中異鄉的景物。一作“川途永”。
山澤居:指山水田園中的舊居。
慚高鳥、愧游魚:對鳥和魚而慚愧。是感嘆自己不如鳥魚的自由。這兩句是說,看到雲中自由飛翔的鳥,和水中自由遊玩的魚,我內心感到慚愧。意謂一踏上仕途,便身不由己,不得自由了。
真想:純真樸素的思想。《淮南子·本經》:“質真而素樸。”初:當初,早年。
形跡拘:為形體所拘。形跡,指形體所為。拘,拘束,約束。此句即《歸去來兮辭》中所說“既自以心力行役”的反意,表示內心本不願出仕。
憑:任憑,聽任。化遷:自然造化的變遷。
班生廬:指仁者、隱者所居之處。班生指東漢史學家、文學家班固,他在《幽通賦》里說“里上仁之所廬”,意謂要擇仁者草廬居住。廬,房屋。

簡評

這首詩當作於晉安帝元興三年(404年),陶淵明四十歲。元興三年(404年)劉裕行鎮軍將軍。軍府設在京口。陶淵明當時為生活所迫,出任鎮軍將軍府的參軍,在赴京口上任行經曲阿(今江蘇丹陽)途中,他寫下了這首詩。

陶淵明名句,始作鎮軍參軍經曲阿作名句

詩詞推薦

  • 次韻李監丞城西紀游

    樂雷發宋代〕叫舜問寥闊,詠濂滌塵囂。駕言城西遊,慨彼往哲遙。儀鳳不可呼,駕鵝浴清瀟。懷哉光風杳,蕙若吹涼飈。蒼梧
  • 初冬小園寓目

    張耒宋代〕獨樹翹寒色,閒雲澹落暉。新霜 * 重,久雨翠梧稀。暝雀鳴還啄,高烏定更飛。敝貂猶故在,卒歲免無衣。
  • 李少傅逸老亭

    宋祁宋代〕逸駕歡迎養,飛軒適所宜。營菟茲寓老,趨鯉即聞詩。地勝心逾放,人閒趣自奇。嵩雲來冒棟,滎溜下通池,靜偶
  • 客中立春

    曹松唐代〕玉燭傳佳節,陽和應此辰。土牛呈歲稔,彩燕表年春。臘盡星回次,寒余月建寅。梅花將柳色,偏思越鄉人。
  • 頌古十七首

    釋大觀宋代〕江面無風平似鏡,轉頭變態互呈新。馮夷駕浪險難涉,漁父操舟妙若神。
    眇眇孤舟逝,綿綿歸思紆。 詩詞名句
  • 賜蘇易簡

    宋太宗宋代〕運偶昌時遠更深,果然谷在我中心。從風臣偃光朝野,此日清華見翰林。舉措樂時周禮法,思賢教古善規箴。少年
    眇眇孤舟逝,綿綿歸思紆。 詩詞名句
  • 寄侯官知縣呂宣德

    韓維宋代〕鴨子陂邊昔並游,別來頻見藕花秋。十年已慣身蕭散,百里空嗟手滯留。道在豈常忘塞馬,機閒真可伴沙鷗。平時
  • 南鄉子(九日黃剛定再索席間作)

    葛勝仲宋代〕秋水瑩精神。靖節先生太逼真。談麈生風霏玉屑,津津。爽氣泠然欲侵人。一座盡生春。滿引瓊觴已半醺。更把黃
  • 永遇樂(初夏獨坐西山釣台新亭)

    李彌遜宋代〕曲徑通幽,小亭依翠,春事才過。看筍成竿,等花著果,永晝供閒坐。蒼蒼晚色,臨淵小立,引首暮鷗飛墮。悄無
  • 東窗

    陸游宋代〕才薄常為世俗輕,還山力不給躬耕。即今贏得都無事,袖手東窗聽雨聲。
    眇眇孤舟逝,綿綿歸思紆。 詩詞名句
眇眇孤舟逝,綿綿歸思紆。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