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佳節,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雨。

李清照 《永遇樂·落日熔金》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李清照的《永遇樂·落日熔金》

落日熔金,暮雲合璧,人在何處。染柳煙濃,吹梅笛怨,春意知幾許。元宵佳節,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雨。來相召、香車寶馬,謝他酒朋詩侶。(熔金 一作:鎔金)
中州盛日,閨門多暇,記得偏重三五。鋪翠冠兒,捻金雪柳,簇帶爭濟楚。如今憔悴,風鬟霜鬢,怕見夜間出去。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

李清照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李清照元宵佳節,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雨。書法作品欣賞
元宵佳節,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雨。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落日金光燦燦,像熔化的金水一般,暮雲色彩波藍,仿佛碧玉一樣晶瑩鮮艷。景致如此美好,可我如今又置身於何地哪邊?新生的柳葉如綠煙點染,《梅花落》的笛曲中傳出聲聲幽怨。春天的氣息已露倪端。但在這元宵佳節融和的天氣,又怎能知道不會有風雨出現?那些酒朋詩友駕著華麗的車馬前來相召,我只能報以婉言,因為我心中愁悶焦煩。
記得汴京繁盛的歲月,閨中有許多閒暇,特別看重這正月十五。帽子鑲嵌著翡翠寶珠,身上帶著金捻成的雪柳,個個打扮得俊麗翹楚。如今容顏憔悴,頭髮蓬鬆也無心梳理,更怕在夜間出去。不如從簾兒的底下,聽一聽別人的歡聲笑語。

注釋
吹梅笛怨:梅,指樂曲《梅花落》,用笛子吹奏此曲,其聲哀怨。
次第:這裡是轉眼的意思。
香車寶馬:這裡指貴族婦女所乘坐的、雕鏤工致裝飾華美的車駕。
中州:即中土、中原。這裡指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開封。
三五:十五日。此處指元宵節。
鋪翠冠兒:以翠羽裝飾的帽子。
雪柳:以素絹和銀紙做成的頭飾(詳見《歲時廣記》卷十一)。此二句所列舉約均為北宋元宵節婦女時髦的妝飾品。
簇帶:簇,聚集之意。帶即戴,加在頭上謂之戴。
濟楚:整齊、漂亮。簇帶、濟楚均為宋時方言,意謂頭上所插戴的各種飾物。

簡評

這首詞是李清照晚年傷今追昔之作。寫作地點在臨安,約在紹興二十年(1150年)間,這首詞寫了北宋京城汴京和南宋京城臨安元宵節的情景,藉以抒發自己的故國之思,並含蓄地表現了對南宋統治者苟且偷安的不滿。

李清照名句,永遇樂·落日熔金名句

詩詞推薦

  • 挽李樓山觀文三首

    李曾伯宋代〕展也岷峨秀,鍾為柱石臣。直聲留諫紙,碩望壓朝紳。群議王師銳,孤忠主聽陳。天其昌我宋,堯舜致君民。
    元宵佳節,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雨。 詩詞名句
  • 贈馮著

    韋應物唐代〕契闊仕兩京,念子亦飄蓬。方來屬追往,十載事不同。歲晏乃雲至,微褐還未充。慘淒遊子情,風雪自關東。華觴
    元宵佳節,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雨。 詩詞名句
  • 春風四首

    白玉蟾宋代〕遠草將人雙眼行,飛花誤蝶乞流鶯。更饒一夜東風劣,且博三朝五日晴。
    元宵佳節,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雨。 詩詞名句
  • 偈頌一百五十首

    釋心月宋代〕平懷常實事同風,正在昏昏夢寐中。扶起脊樑重猛省,莫教蹉過五更鐘。
    元宵佳節,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雨。 詩詞名句
  • 自白土村入北寺二首

    王安石宋代〕木杪田家出,城陰野逕分。溜渠行碧玉,畦稼臥黃雲。薄槿煙脂染,深荷水麝焚。夕陽人不見,雞鶩自成群。
  • 元日作

    李郢唐代〕鏘鏘華駟客,門館賀新正。野雪江山霽,微風竹樹清。蕪庭春意曉,殘枿燼煙生。忽憶王孫草,前年在帝京。
  • 聞寓舍之側花盛開口占絕句

    吳頤宋代〕冶城西北似村家,每共尋春到日斜。聞說春來花更好,為憐無伴懶看花。
    元宵佳節,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雨。 詩詞名句
  • 偈頌七十二首

    釋祖欽宋代〕當陽拈起足清風,似月團團樣不同。臘月也知無用處,暑天消得打蚊蟲。
    元宵佳節,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雨。 詩詞名句
  • 寄題宜城縣射亭

    歐陽修宋代〕作邑三年事事勤,宜城風物自君新。已能為政留遺愛,何必栽花遺後人。藹若芝蘭芳可襲,溫如金玉粹而純。友朋
    元宵佳節,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雨。 詩詞名句
  • 朝中措

    張掄宋代〕蕭蕭蘆葉暮寒生。雪厭凍雲平。密灑一篷煙火,驚鴻飛起沙汀。收綸罷釣,空江有浪,短棹無聲。便是天然圖畫,
    元宵佳節,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雨。 詩詞名句
元宵佳節,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雨。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