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吟雨雪動林木,放書輟劍思高堂。

李白留別於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

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李白的《留別於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

太公渭川水,李斯上蔡門。
釣周獵秦安黎元,小魚鵕兔何足言?
天張雲卷有時節,吾徒莫嘆羝觸藩。
於公白首大梁野,使人悵望何可論?
即知朱亥為壯士,且願束心秋毫里。
秦趙虎爭血中原,當去抱關救公子。
裴生覽千古,龍鸞炳天章。
悲吟雨雪動林木,放書輟劍思高堂。
勸爾一杯酒,拂爾裘上霜。
爾為我楚舞,吾為爾楚歌。
且探虎穴向沙漠,鳴鞭走馬凌黃河。
恥作易水別,臨歧淚滂沱。

李白詩詞大全

譯文和注釋

譯文
姜太公在渭水邊釣魚, 李斯出上蔡門打獵。
釣的是周文王獵的是秦始皇,目的是安黎民平天下,那些小魚狡兔有什麼意思?
白髮蒼蒼的於公是大梁的野老隱逸,使人悵望而不可一論。
既然知道朱亥是壯士豪傑,且願收心於秋毫筆墨之中。
秦國與趙國龍爭虎鬥,逐鹿中原,捨命救公子。
裴生你盡覽千古典故,文章炳輝如騰龍飛鸞。
悲吟詩歌,宛如雨雪撼動林木,放書輟劍思念父母高堂。
勸你一杯酒, 拂去你衣裘上的冰霜。
你為我跳楚舞, 我為你唱楚歌
我馬上要去沙漠探虎穴,鳴鞭走馬越過黃河。
別像荊軻在易水分別那樣,面對歧路便痛哭流涕!

注釋
塞垣:本意長城,此指幽州(今河北北部及遼寧一帶)。
太公: 指姜太公呂尚。未遇周文王前曾釣於渭水。
李斯:秦相,未入秦前曾在家鄉上蔡東門獵兔。
鵕(jùn)兔,狡兔。
羝觸藩:喻處境困頓。
於公:指於逖。大梁: 今河南開封。
侯贏,戰國時魏之隱士,年七十,家貧,為大梁夷門抱關者(守門人),魏公子信陵君器之,待為上賓。
龍鸞(luán):喻華美之文。天章:即文章。
“悲吟”二句:用曾子事,謂裴十三的詩歌悲吟雨雪,懷念父母。
虎穴、沙漠:皆指幽州。

簡評

天寶年間(公元742年正月—公元756年七月),唐玄宗對安祿山深信不疑,倚其為國之棟樑,天寶十年(公元751年)暮秋,李白往幽州至安祿山麾下謀求出路,在汴州(今開封市)稍作停留,將要再次啟程時作此詩向於逖、裴十三這兩位他的好友告別,傾訴離情別緒。

李白名句,留別於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名句

詩詞推薦

  • 秦樓月 為解蕙卿賦

    張可久元代〕花能語。一枝香玉芳心吐。芳心吐。舊家姊妹,若蘭秦女。荷枯柳倦鴛鴦浦。相逢為我歌金縷。歌金縷。文游台上
    悲吟雨雪動林木,放書輟劍思高堂。 詩詞名句
  • 送僧歸護國寺

    晏殊宋代〕海嶠黃金剎,安禪不記秋。來膺臣宰召,歸泛越人舟。達性融三界,隨緣極四流。還持雙股錫,拂蘚坐岩幽。
    悲吟雨雪動林木,放書輟劍思高堂。 詩詞名句
  • 問宿

    趙蕃宋代〕川原泥滑汰,山嶺石粗疎。經歷雖雲惡,馳驅不暇徐。逢人詢野寺,對宿只村墟。薄莫須安止,平明議所如。
    悲吟雨雪動林木,放書輟劍思高堂。 詩詞名句
  • 菊花五首

    史鑄宋代〕不受陽和一點恩,不嫌青女到孤根。年年歲歲花相似,誰為陶潛買酒樽。
    悲吟雨雪動林木,放書輟劍思高堂。 詩詞名句
  • 詠楊柳

    張玉孃宋代〕裊裊斜籠寒雨,年年榮亂愁腸。相對不堪憔悴,畫眉羞斗織長。
  • 緱山道中口號

    武元衡唐代〕秋山寂寂秋水清,寒郊木葉飛無聲。王子白雲仙去久,洛濱行路夜吹笙。
  • 采芹亭

    方蒙仲宋代〕短帽輕衫亦復家,前村後陌柳初花。不須多學舞雩興,隨分春光管領些。
  • 新葺小園二首

    蘇軾宋代〕短竹蕭蕭倚北牆,斬茅披棘見幽芳。使君尚許分池綠,鄰舍何妨借樹涼。亦有杏花充窈窕,更煩鶯舌奏鏗鏘。身閒
  • 次韻張守游趙園

    陳造宋代〕躬挽慈輿訪小園,徑奭和氣滿壺天。微風會意祛輕暑,紅藥多情駐晚妍。欬唾生春見能事,平反供笑掩前賢。奉親
  • 青松贈林子

    歐陽修宋代〕青松生而直,繩墨易為功。良玉有天質,少力磨與◇。子誠懷美材,但未遭良工。養育既堅好,英華充厥中。於誰
    悲吟雨雪動林木,放書輟劍思高堂。 詩詞名句
悲吟雨雪動林木,放書輟劍思高堂。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