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白靜夜思

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李白的《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李白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書法作品欣賞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明亮的月光灑在窗戶紙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層白霜。
我抬起頭來,看那天窗外空中的明月,不由得低頭沉思,想起遠方的家鄉。

注釋
靜夜思:靜靜的夜裡,產生的思緒。
床:今傳五種說法。
一指井台。已經有學者撰文考證過。中國教育家協會理事程實將考證結果寫成論文發表在刊物上,還和好友創作了《詩意圖》。
二指井欄。從考古發現來看,中國最早的水井是木結構水井。古代井欄有數米高,成方框形圍住井口,防止人跌入井內,這方框形既像四堵牆,又像古代的床。因此古代井欄又叫銀床,說明井和床有關係,其關係的發生則是由於兩者在形狀上的相似和功能上的類同。古代井欄專門有一個字來指稱,即“韓”字。《說文》釋“韓”為“井垣也”,即井牆之意。
三“床”即“窗”的通假字。本詩中的‘床’字,是爭論和異議的焦點。我們可以做一下基本推理。本詩的寫作背景是在一個明月夜,很可能是月圓前後,作者由看到月光,再看到明月,又引起思鄉之情。
既然作者抬頭看到了明月,那么作者不可能身處室內,在室內隨便一抬頭,是看不到月亮的。因此我們斷定,‘床’是室外的一件物什,至於具體是什麼,很難考證。從意義上講,‘床’可能與‘窗’通假,而且在窗戶前面是可能看到月亮的。但是,參照宋代版本,‘舉頭望山月’,便可證實作者所言乃是室外的月亮。從時間上講,宋代版本比明代版本在對作者原意的忠誠度上,更加可靠。
四取本義,即坐臥的器具,《詩經·小雅·斯乾》有“載寐之牀”,《易·剝牀·王犢注》亦有“在下而安者也。”之說,講得即是臥具。
五馬未都等認為,床應解釋為胡床。胡床,亦稱“交床”、“交椅”、“繩床”。古時一種可以摺疊的輕便坐具,馬扎功能類似小板凳,但人所坐的面非木板,而是可卷折的布或類似物,兩邊腿可合起來。現代人常為古代文獻中或詩詞中的“胡床”或“床”所誤。至遲在唐時,“床”仍然是“胡床”(即馬扎,一種坐具)。
疑:好像。
舉頭:抬頭。

簡評

李白的《靜夜思》創作於公元726年(唐玄宗開元十四年)九月十五日的揚州旅舍,當時李白26歲。同時同地所作的還有一首《秋夕旅懷》。在一個月明星稀的夜晚,詩人抬望天空一輪皓月,思鄉之情油然而生,寫下了這首傳誦千古、中外皆知的名詩《靜夜思》。

李白名句,靜夜思名句

詩詞推薦

  • 再與鼎臣游龍門寺

    曾豐宋代〕初嘆來游未必重,等閒十載又相逢。壁間故跡塵輕涴,物外初心病暗攻。坐上酒生冬暖意,檐前梅弄歲寒容。半酣
  • 永遇樂

    劉秉忠元代〕山谷家風,蕭原作瀟,據抄本改閒情味,只君能識。會友論文,喔詩遣興,此樂誰消得。壺中天地,目前今古,今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詩詞名句
  • 別春爐

    白居易唐代〕暖閣春初入,溫爐興稍闌。晚風猶冷在,夜火且留看。獨宿相依久,多 * 別難。誰能共天語,長遣四時寒?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詩詞名句
  • 瓊芝軒

    黃庭堅宋代〕卓僊在時養瓊芝,深根固蒂活人命。憧憧來問此何草,但告渠是唐婆鏡。
  • 龍池篇

    姜晞唐代〕靈沼縈迴邸第前,浴日涵春寫曙天。始見龍台升鳳闕,應如霄漢起神泉。石匱渚傍還啟聖,桃李初生更有仙。欲化
  • 五老峰

    王禹偁宋代〕矗矗拂星榆,崢嶸與眾殊。精靈奔昂宿,神異載河圖。捧日光先及,參天禮不趣。綠蘿供組綬,清籟獻笙竽。泄雨
  • 挽徐朝奉

    馬廷鸞宋代〕兒罷金華講,翁從林下歸。清時伯夷粟,愉色老萊衣。洛社風流在,襄陽耆舊稀。瀧岡有名筆,字字獨幽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詩詞名句
  • 戲題趙從善兩畫軸三首

    范成大宋代〕無笑無言兩斷魂,一杯誰為暖霜寒。情知別有真真在,試與千呼萬喚看。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詩詞名句
  • 送范啟東

    牟融唐代〕楊柳春江上,東風一棹輕。行囊歸客興,尊酒故人情。畫史名當代,聲華重兩京。臨岐分手處,無奈別離生。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詩詞名句
  • 獨孤生策字景略河中人工文善射喜擊劍一世奇

    陸游宋代〕憶昨騎驢入蜀關,旗亭邂逅一開顏。氣鍾太華中條秀,文在先秦兩漢間。寶劍憑誰占鬥氣?名駒竟失養天閒。身今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