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臘盡,早梅花開後,分付新春與垂柳。

蘇軾 《洞仙歌·詠柳》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蘇軾的《洞仙歌·詠柳》

江南臘盡,早梅花開後,分付新春與垂柳。細腰肢自有入格風流,仍更是、骨體清英雅秀。
永豐坊那畔,盡日無人,誰見金絲弄晴晝?斷腸是飛絮時,綠葉成陰,無個事、一成消瘦。又莫是東風逐君來,便吹散眉間一點春皺。

蘇軾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蘇軾江南臘盡,早梅花開後,分付新春與垂柳。書法作品欣賞
江南臘盡,早梅花開後,分付新春與垂柳。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江南的臘月將盡了,早梅的花瓣已然凋落,剛剛到來的春天,只能寄託到垂柳的身上。它如小蠻一般的枝幹,纖細柔美,自有為稱道的風流之處。可它最美好的地方,莫過於骨格體態上的清新、俊雅、娟秀無雙。
在永豐坊的一角,終日無人駐足,更無人會看顧留憐於它披拂搖綴的柔絲。最令傷神的就是暮春時節,柳絮漫天,而它披上了清減的綠葉。雖然只有柳絮飄零,再無別事,卻讓它顯的日漸削瘦了。恐怕只有春天裡隨看它到來的和風,可以吹開緊蹙的柳葉蛾眉吧。

注釋
臘:古代在農曆十二月合祭眾神叫做臘,因此農曆十二月叫臘月。
分付:付託,寄意。
格:格調
骨體:骨架軀體。
永樂坊:地名。在洛陽。
盡日:一整天
金絲:比喻柳樹的垂條。
斷腸:秋海棠花的別。飛絮:飄飛的像棉絮一般的柳樹、蘆葦等的種子。
一成:宋時口語,“漸漸”,指一段時間的推移。

簡評

這首詞寫作年代不可確考,朱祖謀認為詞意與《殢人嬌》略同,把它編入宋神宗熙寧十年(1077年)。因為據《紀年錄》,這年三月一日,蘇軾在汴京與王詵會於四照亭,上王詵侍女倩奴求曲,遂作《洞仙歌》、《殢人嬌》與之。

蘇軾名句,洞仙歌·詠柳名句

詩詞推薦

江南臘盡,早梅花開後,分付新春與垂柳。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