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

杜甫兵車行

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杜甫的《兵車行》

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鹹陽橋。(耶娘 一作:爺娘)
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乾雲霄。
道旁過者問行人,行人但云點行頻。
或從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營田。
去時里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
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
君不聞,漢家山東二百州,千村萬落生荊杞。
縱有健婦把鋤犁,禾生隴畝無東西。
況復秦兵耐苦戰,被驅不異犬與雞。
長者雖有問,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
縣官急索租,租稅從何出?
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
生女猶得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
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
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濕聲啾啾!

杜甫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杜甫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書法作品欣賞
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兵車轔轔,戰馬蕭蕭,出徵士兵弓箭各自佩在腰。
爹娘妻子兒女奔跑來相送,行軍時揚起的塵土遮天蔽日以致看不見鹹陽橋。
攔在路上牽著士兵衣服頓腳哭,哭聲直上天空沖入雲霄。
路旁經過的人詢問行人怎么回事,行人只說官府徵兵實在太頻繁。
有的人十五歲到黃河以北去戍守,便是四十歲還要被派到河西去營田。
從軍出征時尚未成丁,還要里長替裹頭巾,回來時已經滿頭白髮,卻仍要去戍守邊疆。
邊疆戰士血流成河,皇上開拓邊疆的念頭還沒停止。
您沒聽說漢家華山以東兩百州,千村萬寨野草叢生田地荒蕪。
即使有健壯的婦女手拿鋤犁耕種,田土裡的莊稼也是東倒西歪不成行。
更何況關中的士兵能頑強苦戰,像雞狗一樣被趕上戰場賣命。
儘管長者詢問,征人哪裡敢訴說心中的冤屈憤恨?
就像今年冬天,還沒有停止徵調函谷關以西的士兵。
官府緊急地催逼百姓交租稅,租稅從哪裡出?
百姓相信生男孩是壞事情,反而不如生女孩好。
生下女孩還能夠嫁給近鄰,生下男孩只能戰死沙場埋沒在荒草間。
你沒看見在那青海的邊上,自古以來戰死士兵的白骨無人掩埋。
那裡的新鬼含冤舊鬼痛哭,陰天冷雨時悽慘哀叫聲不斷。

注釋
兵車行:選自《杜詩詳註》。這首詩大約作於天寶中後期。當時唐王朝對西南的少數民族不斷用兵。天寶八年(749),哥舒翰奉命進攻吐蕃,石堡城(在今
西安北部)一役,死數萬人。十年(751),劍南節度使鮮于仲通率兵八萬進攻南詔(轄境主要在今雲南),軍大敗,死六萬人。為補充兵力,楊國忠遣御史分道捕人,連枷送往軍所,送行者哭聲震野。這首詩就是據上述情況寫的。這是一首樂府詩。題目是詩人自擬的。
轔(lín)轔:車輪聲。《詩經·秦風·車轔》:“有車轔轔”。
蕭蕭:馬嘶叫聲。《詩經·小雅·車攻》:“蕭蕭馬鳴”。
行(xíng)人:指被征出發的士兵。
耶:通假字,同“爺”,父親。
走:奔跑。
鹹陽橋:指便橋,漢武帝所建,故址在今陝西鹹陽市西南,唐代稱鹹陽橋,唐時為長安通往西北的必經之路。
乾(gān):沖。
過者:過路的人,這裡是杜甫自稱。
但云:只說
點行( xíng )頻:頻繁地點名徵調壯丁。
或:不定指代詞,有的、有的人。
防河:當時常與吐蕃發生戰爭,曾徵召隴右、關中、朔方諸軍集結河西一帶防禦。因其地在長安以北,所以說北防河。
西營田:古時實行屯田制,軍隊無戰事即種田,有戰事即作戰。西營田也是防備吐蕃的。
里正:唐制,每百戶設一里正,負責管理戶口。檢查民事、催促賦役等。
裹頭:男子成丁,就裹頭巾,猶古之加冠。古時以皂羅(黑綢)三尺裹頭,曰頭巾。新兵因為年紀小,所以需要里正給他裹頭。
還(huán)
邊庭:邊疆。
武皇:漢武帝劉徹。唐詩中常有以漢指唐的委婉避諱方式。這裡借武皇代指唐玄宗。唐人詩歌中好以“漢”代“唐”,下文“漢家”也是指唐王朝。
開邊:用武力開拓邊疆。
漢家: 漢朝。這裡借指唐。
山東:崤山或華山以東。古代秦居西方,秦地以外,統稱山東。
荊杞(qǐ ):荊棘與杞柳,都是野生灌木。
隴(lǒng)畝:田地。
隴,通“壟”,在耕地上培成一行的土埂,田埂,中間種植農作物。
無東西:不分東西,意思是行列不整齊。
況復:更何況。
秦兵:指關中一帶的士兵。耐苦戰--能頑強苦戰。這句說關中的士兵能頑強苦戰,像雞狗一樣被趕上戰場賣命。
長者:即上文的道旁過者,也指有名望的人,即杜甫。征人敬稱他為長者。
役夫敢申恨:征人自言不敢訴說心中的冤屈憤恨。這是反詰語氣,表現士卒敢怒而不敢言的情態。
役夫:行役的人。
敢:豈敢,怎么敢。
且如:就如。
關西:當時指函谷關以西的地方。這兩句說,因為對吐蕃的戰爭還未結束,所以關西的士兵都未能罷遣還家。
縣官:官府。
比鄰:近鄰。
青海頭:即青海邊。這裡是自漢代以來,漢族經常與西北少數民族發生戰爭的地方。唐初也曾在這一帶與突厥、吐蕃發生大規模的戰爭。
煩冤:愁煩冤屈。
啾啾:象聲詞,形容悽厲的哭叫聲。

杜甫名句,兵車行名句

詩詞推薦

  • 喜雨

    虞儔宋代〕雨腳初鳴屋,風頭忽轉廊。餘涼生簟枕,好夢到池塘。黃妳真三窟,青奴得兩忘。功名休恨晚,身世一藤床。
  • 戲倣韓致光體

    張鎡宋代〕意懶風前側帽檐,落梅紅在麥修纖。歸家說盡單行處,可奈溫香翡翠奩。
  • 乙酉社日偶題

    楊萬里宋代〕愁邊節里兩相關,茶罷呼兒撿歷看。社日雨多晴較少,春風晚暖曉猶寒。也思散策郊行去,其柰緣溪路未乾。綠暗
  • 滿江紅(齊雲月酌)

    盧祖皋宋代〕樓倚晴空,炎雲淨、晚來風力。滄海外、等閒吹上,滿輪寒璧。河漢低垂天欲近,乾坤浩蕩秋無極。憑闌乾、衣袂
    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 詩詞名句
  • 布袋贊

    釋師範宋代〕露胸坦腹,皺眉搭嘴。做個模樣,是何儀軌。謂渠惺未必惺,請渠睡未必睡,吽吽奉化子,我儂識得你。
    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 詩詞名句
  • 遣興

    李流謙宋代〕不於蝸角更稱兵,放下諸緣即太平。但有千篇足傳世,不須二頃可謀生。盤餐粗糲聖賢事,門巷蕭條千古情。緩炷
  • 春暮

    佚名宋代〕燕子樓台人寂寂,榴花庭院日熙熙。枝頭添翠鶯先覺,葉底銷紅蝶未知。
    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 詩詞名句
  • 竹樓宿

    白居易唐代〕小書樓下千竿竹,深火爐前一盞燈。此處與誰相伴宿,燒丹道士坐禪僧。
    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 詩詞名句
  • 冬夜讀書甚樂偶作短歌

    陸游宋代〕衰病作書祟,常恨無新功。兔甌供茗粥,睡思一洗空。郊居近城闉,漏鼓傳冬冬。緗帙開爛漫,牙籤紛疊重。朱黃
  • 次韻子瞻題長安王氏中隱堂五首

    蘇轍宋代〕君看原上墓,墳盡但余碑。誰見生前貴,塵生帶下龜。高堂幸有酒,一飲豈論貲。勉強行樂耳,古人良可悲。
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