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小雖非投筆吏,論功還欲請長纓。

祖詠望薊門

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祖詠的《望薊門》

燕台一望客心驚,笳鼓喧喧漢將營。(笳鼓 一作:簫鼓)
萬里寒光生積雪,三邊曙色動危旌。
沙場烽火連胡月,海畔雲山擁薊城。
少小雖非投筆吏,論功還欲請長纓。

祖詠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祖詠少小雖非投筆吏,論功還欲請長纓。書法作品欣賞
少小雖非投筆吏,論功還欲請長纓。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登上燕台眺望不禁感到震驚,笳鼓喧鬧之地原是漢將兵營。
萬里積雪籠罩著冷冽的寒光,邊塞的曙光映照著旌旗飄動。
戰場烽火連天遮掩邊塞明月,南渤海北雲山拱衛著薊門城。
少年時雖不像班超投筆從戎,論功名我想學終軍自願請纓。

注釋
薊門:在今北京西南,唐時屬范陽道所轄,是唐朝屯駐重兵之地。
燕台:原為戰國時燕昭王所築的黃金台,這裡代稱燕地,用以泛指平盧、范陽這一帶。客:詩人自稱。
笳:漢代流行於塞北和西域的一種類似於笛子的管樂器,此處代指號角。
三邊:古稱幽、並、涼為三邊。這裡泛指當時東北、北方、西北邊防地帶。危旌:高揚的旗幟。
烽火:古代用於軍事通信的設施,遇敵情時點燃狼糞,以傳警報。
投筆吏:漢人班超家貧,常為官府抄書以謀生,曾投筆嘆曰:“大丈夫當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硯 間。”後終以公封定遠侯。
論功:指論功行封。請長纓:漢人終軍曾自向漢武帝請求:“願受長纓,必羈南越王而致之闕下。”後被南越相所殺,年僅二十餘。
一去:一作“一望”。
危旌:高揚的旗幟。
請長纓:漢終軍曾自向漢武帝請求,“願受長纓,心羈南越王而致之闕下。”後被南越相所殺,年僅二十餘。纓:繩。

簡評

公元714年(唐玄宗開元二年),即以并州長史薛訥為同紫薇黃門三品,將兵御契丹;734年(開元二十二年),幽州節度使張守珪斬契丹王屈烈及可突乾。這首詩的寫作時期,大約在這二十年之間,其時祖詠當系遊宦范陽。

祖詠名句,望薊門名句

詩詞推薦

  • 拔灘

    方岳宋代〕大灘嶅嶅,小灘嘈嘈。石芒犖犖容刀,崩洪斗落與石鏖。風聲悲壯波聲豪,勢如萬馬之奔、群熊之嗥。並船欲上牽
  • 鷺鷥

    杜牧唐代〕雪衣雪發青玉觜,群捕魚兒溪影中。驚飛遠映碧山去,一樹梨花落晚風。
  • 紅遠

    胡仲弓宋代〕濃淡中邊費剪裁,朱唇得酒笑顏開。春風不度西流水,休說香從蜀道來。
    少小雖非投筆吏,論功還欲請長纓。 詩詞名句
  • 次韻曹提管梅

    洪咨夔宋代〕凌寒峭立向庭除,晉宋淵明漢二疏。面冷不堪相嫵媚,心清聊為一軒渠。月來月去香仍在,春少春多意自如。皎潔
    少小雖非投筆吏,論功還欲請長纓。 詩詞名句
  • 過江游靈泉寺

    李新宋代〕徐卿才力已無雙,幾日飛書約渡江。岸石有紋欺錦繡,野蘆無數認旌幢。酒投渤澥難招偶,詩築長城欲受降。玉塵
  • 病中作

    陸游宋代〕豫章瀕大江,氣候頗不令,孟冬風薄人,十室 * 病。外寒客肺胃,下濕攻腳脛,俗巫醫不藝,嗚呼安託命!我始
  • 旅食有作

    趙蕃宋代〕旅食頻年倦,田居樂事遙。春余桑枯靜,波泛鷺鷗驕。折竹深防筍,撐船滿載苗。新詩隨見寫,舊發不勝凋。
    少小雖非投筆吏,論功還欲請長纓。 詩詞名句
  • 程帥寄詩見憶次韻四首

    陳造宋代〕子云屬思舊深沉,脫手清詩語間新。天上黃陳應首肯,授公此柄淑諸人。
    少小雖非投筆吏,論功還欲請長纓。 詩詞名句
  • 和次道大慶殿上元迎駕

    司馬光宋代〕鳳律年華到尚新,九重氣象已成春。晚雲低拂羽林仗,宿雨先清紫陌塵。玉殿鳴鞘傳警蹕,彤庭委佩集簪紳。闕前
  • 臨江仙 西山靜坐

    尹志平元代〕靜坐西山深有益,等閒人事稀逢。終朝飯飽恣疏慵。養成清靜體,化出主人公。三十年來都亂覓,如今認證真容。
少小雖非投筆吏,論功還欲請長纓。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