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既托聲於言,言亦寄形於字

劉勰 《文心雕龍·練字》

名句出處

摘自《文心雕龍·練字》

解釋:思想既能通過語言表達出來,語言也能見諸文字。

原文摘要:
識,則將成字妖矣。後世所同曉者,雖難斯易,時所共廢,雖易斯難,趣舍之間,不可不察。夫《爾雅》者,孔徒之所纂,而《詩》、《書》之襟帶也;《倉頡》者,李斯之所輯,而史籀之遺體也。《雅》以淵源詁訓,《頡》以苑囿奇文,異體相資,如左右肩股,該舊而知新,亦可以屬文。若夫義訓古今,興廢殊用,字形單復,妍媸異體。心既托聲於言,言亦寄形於字,諷誦則績在宮商,臨文則能歸字形矣。是以綴字屬篇,必須揀擇∶一避詭異,二省聯邊,三權重出,四調單復。詭異者,字型瑰怪者也。曹攄詩稱∶“豈不願斯游,褊心惡凶呶。”兩字詭異,大疵美篇。況乃過此,其可觀乎!聯邊者,半字同文者也。狀貌山川,古今鹹用,施於常文,則齟齬為瑕,如不獲免,可至三接,三接之外,其字

劉勰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劉勰心既托聲於言,言亦寄形於字書法作品欣賞
心既托聲於言,言亦寄形於字書法作品

劉勰名句,文心雕龍·練字名句

詩詞推薦

心既托聲於言,言亦寄形於字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