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網>> 歷代書法>> 宋朝>> 米芾《來戲帖》正文

米芾《來戲帖》

作者:米芾 書體:行草

米芾《來戲帖》

【釋文】蒙面諭浙乾,具如後。(下添:恐公忙,托鼎承)長洲縣西寺前僧正寶月大師收翟院深山水兩幀。第二幀上一秀才跨馬,元要五千賣,只著三千。後來寶月五千買了。如肯輟,元直上增數千買取。蘇州州衙前西南上丁承務(旁註:是晉公繪像恩澤)家秀才(下雙行註:丞相孫),新自京師出來,有草書一紙,黃紙玉軸,間道有數小真字注,不識。草字末有來戲(雙行:二字),向要十五千,只著他十千,遂不成。今知在,如十五千肯,告買取,更增三二千不妨。

米芾《來戲帖》,翰牘九帖之一,紙本,行草書,縱25.5厘米,橫43.6厘米。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翟院深的畫及王羲之《來戲帖》,為米芾所錯失的兩件佳作。不知為何,米芾後來卻積極想要獲得,且願意付出比當時更高的價格。此札記錄了米芾收藏的過程及心態轉變,對於 北宋 書畫 鑑藏活動,提供具體而生動的例證。

翟院深,營丘(今山東淄博)人,山水學李成,臨摹逼真。李成之孫宥為開封尹時,所購藏其祖父之畫作即多為院深之筆,可見其風韻之相近。

此札中,米芾認為秀才跨馬圖為翟院深所畫,然在《書史》中將之定為李成。

米芾因價格問題而未購此作,後為長洲縣(今江蘇吳縣)的寶月大師所得。最後,米芾希望寶月大師可以割愛,為此他願意付更高的價格。

米芾敘述王羲之《來戲帖》的狀況,黃紙玉軸,草書,末書“來戲”二字。

王羲之《來戲帖》賣方欲售一萬五千,但米芾只出一萬,故未成交。後來,米芾願於原價上再加二、三千,希望可以收藏此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