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網>> 歷代書法>> 宋朝>> 章惇行書《會稽帖》正文

章惇行書《會稽帖》

作者:章惇 書體:行書

章惇行書《會稽帖》

章惇《會稽帖》紙本行書 27.8×29.6cm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

會稽尊候萬福。承待次維揚。想必迎侍過浙中也。宜興度應留旬日。二十間必於姑蘇奉見矣。冀盡從容。惇別紙。

凡六行。每行字數不一,共四十三個字。通帖精神飽滿、圓潤秀美,行筆流暢而不失沉著,骨架勁挺而不失豐腴。惜排列過於齊整,給人以拘謹的感覺。很明顯此帖是屬於王字一脈的,這同宋人崇尚二王書風是一致的。宋刻《淳化閣帖》,二王居其半。至《寶晉齋法帖》、《鼎帖》、《大觀帖》的摹刻,帖學大興,宗法二王者彌多。

章惇行書《會稽帖》

章惇行書《會稽帖》

附錄:對曹寶麟《章惇論》文中關於《會稽帖》問題的質疑
作者:孫向群 
  近讀得《書法研究》1999年第六期中曹寶麟教授文章《章惇論》 ,此文是因現藏台灣故宮博物院的章惇《會稽帖》而寫的。讀後筆者對曹教授關於《會稽帖》的定論表示反對,並寫就此文向曹教授請教。 
  曹教授認為:“會稽”一詞顯然屬於“以官所代人的稱呼的慣例,一如會稽內使王羲之稱王會稽,會稽郡公徐浩稱徐會稽。如果採用新的標點,“會稽”之後當出以冒號,方較為醒豁.筆者對此觀點不敢苟同。雖然這是古人的一種稱呼習慣,但是在這封信中要想如此解釋,有兩點不合常理之處。 
  首先,在信中直呼人名或者字號,是不符合人們書信習慣和中國人的道德規範的。中國是文明之邦,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非常講究禮儀,特別是在日常書信中,常以謙虛尊敬之詞來表達對受信方的尊重。如“某某頓首再拜”、“某某學士”、“某某再啟”等等,那怕就是再熟悉之人,也不會在信中直呼其名,或者字號。這是和中國人的傳統道德規範不相符的。 
  再就是,如果“會稽”一詞,確實是“以官所代稱謂”的話,那么試想在會稽以會稽為官名的職稱一定很多,那么會有很多的官員都可以同時被稱為“會稽”。因此,古人在稱呼是多會在“會稽”之前加姓氏,或者在“會稽”之後加具體官職。
因此,我認為曹教授的解釋是缺乏有力證據的。 
  那么,很多人會問,為什麼“會稽”二字會出現在此帖之首的?應該又如何解釋?這就要從原帖和具體內容兩個方面來具體分析了。 
  首先,該帖的前後接縫上全部為項子京的藏印,而在帖內有元代浦江鄭氏的藏印,後面有一“張氏圖書”從風格上判斷有可能是較早的藏印。所以據此我們可以看出,如今此帖的原貌基本保持的是項氏當年裝池的原樣,但是不是保持著章惇原信的完整全貌,尚不能肯定。 
  再看此帖內容:
會稽尊候萬福,承待次維揚,想必迎侍過浙中也。宜興度應留旬日,二十間必於姑蘇奉見矣。冀盡從容。惇別紙
從內容上看,有很多地方讓人感到唐突有內容不全的感覺,如果“會稽”一詞在此解釋成地名,也有解釋不通之嫌疑。那么根據前面的判斷,既不能解釋為“以官所代稱謂”,又不能解釋為地名,那么究竟應該如何是好?
因此,筆者根據此信有不符合當時人們的書信習慣,和此帖有可能沒有保持章惇原信的完整原貌上看,章惇的信有缺少了前半部分的可能性存在,如果真如此,那么“會稽”一詞就不可能是首。 
  再查一些當時書信的寫作模式,“尊候萬福’之類的問候語言,不一定只出現在書信的前面,也可以出現在信的中部和尾部。如蘇轍一信:
轍啟,久留府中蒙眷甚厚,因得頻接燕語,至幸至幸!奉違數日間伏計尊候安勝。轍舟至湖口,風雨不止,泊於西岸已三日矣。旦暮稍霽卽行益逺左右,千萬為國順時珍重。謹奉手啟,為謝不宣,轍頓首再拜。知軍大夫徐丈執事十六日
再如《韓獻肅詞垣陛對二帖》
綘再拜,久別瞻渴,向在京師以待罪不敢通問,比來穎尾亦以省咎之餘,京師交親亦不敢致書,雖聞進陟詞垣,但深慰抃春韓尊候萬福,末由展晤,?望為國自重,不宣絳啟上。提舉修注舍人閣下九日辰刻
再如米芾的信扎: 
  芾頓首再拜,運使大夫丈節下,昨以手拙附專介以代占謝,恭想已逹左右,即日春和恭惟神明相佑,尊候動止萬福。
因此,“尊候萬福”之詞可以出現在信中的任何部位。所以,綜合以上各種判斷,此信極有可能失去了前半部分。因此“會稽”一詞解釋為地名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再就是曹教授斷定“會稽”為“以官所代稱謂”的根據是“章惇從未出守越州”。雖然在章惇本傳中講,晚年章惇“居睦州”,但是,筆者在翻閱白壽彝主編的《中國通史》時發現,晚年的章惇於崇寧二年後有一段時間確實居住在越州:
寧元年(1102),又改舒州團練副使、睦州(今浙江建德東北)居住;二年後,移越州,又移湖州,崇寧四年去世,享年71歲
這段記載作者應該是有根據的,因此,我們不能以章惇“從未出守越州”而斷定章惇晚年沒有住過越州。 
  以上尚有這么多的不定因素,而曹教授把受信人定為蔡卞,而且認定此信是寫在元祐六年,我認為尚缺乏證據,定論為時尚早。

2017-12-15 10:5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