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童年

童年的夢想,就是希望自己快些長大。等到成年,童年卻成了永遠不會再成真的夢想。——題記

(一)

父親到了老年時,總是一遍又一遍地給我講他童年的事。

父親的童年在解放前度過。那個年代的家鄉,最熬人的是連年的水災和兵災。每年夏天,長江洪水泛濫,父親兄弟幾個都要隨祖母到長江對面湖南山里要飯流浪,等到九月洪水退去,再回到家鄉重新搭起茅草房討生活。父親長年當作笑話講過他乞討時的一件事,他的弟弟,我的三叔那時只有五歲,湖南山里人家日子也過得艱難,說是討飯,實際上也只能討到一點地瓜而已。有次早飯時兩兄弟站在別人家門口,人家照常給了一個熟地瓜,上面粘著的飯粒也被拈得乾乾淨淨,三叔不懂事,吵著鬧著,在地上打滾要飯吃,隨手還把地瓜砸在人家堂屋裡。當然,哭鬧是不管用的,稍大點的父親拉起三叔,還得趕別家去乞討。

“跑兵”是父親記憶很深的事。當年日本兵就駐紮在離村子十幾里的鎮上,每隔幾天,日本兵都會下鄉搶掠糧食啥的,每遇鬼子掃蕩,家家戶戶就連人帶物躲進村外的高粱地里。誰家小孩哭起來,大人趕緊捂住嘴巴,要不全村人都要遭殃。鬼子當年修的炮樓現在蒿草叢生,立在鎮子外的江堤邊上,提醒過往的人們不可忘卻那段苦難。

我總能記起父親給我講起這些的場景:田間地頭,爺兒倆放下鋤頭,半坐在鋤頭把上,父親點上一支煙,平和地述說。

我還聽三叔講起父親小時侯的事。父親是祖母最聽話的孩子。祖母曾在路邊做點小生意餬口,父親每隔幾天就要到鎮上進點貨,每次他都在村子樹林裡打兩小捆柴,擔到號稱“小漢口”的朱河鎮去賣,然後倒點貨回來。從家裡到鎮上抄小路步行往返五十多里地,父親總能做到早出晚歸,晚上和祖母在油燈下算進出細賬,沒有一角一分的出入。祖母四個孩子,但她總是把這些要緊的事交給十來歲的老二——我的父親。

父親故去已整整四年,三叔也在去年清明前走了。

來源:福州日報 2015-05-25 10:28:36

何睦童相關文章

關於童年_關於童年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