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影搖紅·送會宗

作者:毛滂 朝代:宋代

燭影搖紅·送會宗原文

老景蕭條,送君歸去添淒斷。
贈君明月滿前溪,直到西湖畔。
門掩綠苔應遍。
為黃花、頻開醉眼。
橘奴無恙,蝶子相迎,寒窗日短。

詩詞問答

問:燭影搖紅·送會宗的作者是誰?答:毛滂
問:燭影搖紅·送會宗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燭影搖紅·送會宗是什麼體裁?答:詞
問:毛滂的名句有哪些?答:毛滂名句大全

毛滂燭影搖紅·送會宗書法欣賞

毛滂燭影搖紅·送會宗書法作品欣賞
燭影搖紅·送會宗書法作品

詩文賞析

這首詞寫老友別後作者的淒涼寂寞心境,同時寫他對老友的深切思念之情。會宗名沈蔚,吳興人,是詞人的老朋友,也是當時有名的詞人。沈蔚與毛滂、賈收等為詩友,有詩詞唱和。

首二句“老景蕭條,送君歸去添淒斷”。開頭即從別後寫起。詞人晚年官運不佳,家計落拓,無以為生,“老景蕭條”並不是作者無病呻吟,而是自己生活的真實寫照。“斷”是極、盡之意。“淒斷”即極度淒涼。老境本已蕭條,更兼老友離去,淒涼冷落已至極點。這是“屋漏更遭連夜雨”的寫法。一個“添”字,使本已極度的淒寂更進一步,頗具感染力。從“贈君”句起,作者放下自己這一面不敘,專寫老友那一面。“贈君明月滿前溪,直到西湖畔”。明明是明月照著友人沿溪乘舟而去,詞人卻偏要說明月是他送與友人的。這一方面寫出了他與友人情誼的深厚,其中也包含了對友人的祝福,另一方面,又表明了詞人羨慕友人一路有美景相伴,直到那景色更美的西子湖畔,從而進一步反襯出自己的淒寂。

下片純是構想,寫友人歸家後的情景。“門掩綠苔應遍”。“應”即構想之辭,構想友人多日不歸,遂無人跡,綠苔滿階,空落靜寂。“為黃花、頻開醉眼”。這是寫友人回家後對他的思念。作者構想友人分別以後,因思念自己,只能獨自一人,醉對黃花(菊花)而已。人的行為,或為他人,或為自己。但是在這裡,作者構想老友的行為(飲酒)既不是為他人,也似乎不是為自己,而是“為”黃花。友人的飲酒,只是為了不辜負黃花的開放。這個“為”字既寫出了老友因同他的分別而深感孤獨,又寫出了友人對他的思念。“醉眼頻開”四字,形象感極強。如果飲而未醉,眼本是睜著的,那只是飲酒賞菊,無需“頻開”。用“頻開”二字,形象地寫出了飲到醉眼朦朧之際,只能用殘存的一點意志力去掙扎著“頻開醉眼”。這一句,不僅寫了醉酒,而且寫了醉態。

最後三句,進一步敘寫友人回家後的孤寂之情,從背面淋漓盡致地表現了詞人與友人深厚的情誼。沈蔚家中小齋名夢蝶(當出“莊生夢蝶”典),齋前植橘樹。“橘奴無恙,蝶子相迎”。“橘奴”即齋前橘樹。三國時丹陽太守李衡於武陵汜洲上種橘千株,稱“千頭木奴”,謂種橘如蓄奴,後因稱橘為橘奴。“蝶子”即指小齋夢蝶。這兩句是說室外(種橘之庭院)無人,“寒窗日短”是說室內(小齋內)無人。詞人構想友人回家以後,橘樹當無恙,卻只有空寂的書齋(小齋“夢蝶”)相迎,暗寫無人迎接。友人因同他分別,只能獨對寒窗,打發著一天短似一天的日子。其實,沈蔚回家以後,是不是獨自一人,是不是“為黃花、頻開醉眼”,這都無關緊要。作者這樣設定,只是要表達自己的某種情感。

這首詞不同於一般的送別詩(詞),其特點有二:一、一般寫送別,多寫送別時依依不捨之情。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李白《送友人》等都是。柳永的《雨霖鈴》,上片寫送別情景,依依不捨,下片寫別後思念之情。這首詞則一開頭就從別後寫起。二、一般寫別後思念之情,多寫作者一方的情景,寫作者對對方的懷念之深。上述柳永《雨霖鈴》下半闋即是如此。這首詞從第三句始,偏放下作者這一面,只寫友人一方。構想友人別後歸家沿途的美景,構想友人回家後思念作者的心情,而作者與友人情誼之厚,自然地寓於其中。作者的構想描寫愈是細膩真切,就愈表現出自己對友人的關懷之切,思念之深。這種寫法在古典送別詩詞中是不多見的。杜甫詩《月夜》與這首詞的寫法依稀相似,不過那是寫憶內,這是寫懷友,卻又不同。

標籤:離別思念友人

詩詞推薦

  • 浣溪沙

    納蘭性德清代〕訊息誰傳到拒霜?兩行斜雁碧天長,晚秋風景倍淒涼。銀蒜押簾人寂寂,玉釵敲燭信茫茫。黃花開也近重陽。
    燭影搖紅·送會宗原文_燭影搖紅·送會宗的賞析_古詩文
  • 春江花月夜

    張若虛唐代〕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
  • 木蘭花慢·丁未中秋

    劉克莊宋代〕水亭凝望久,期不至、擬還差。隔翠幌銀屏,新眉初畫,半面猶遮。須臾淡煙薄靄,被西風掃不留些。失了白衣蒼
  • 阮郎歸

    秦觀宋代〕瀟湘門外水平鋪,月寒征棹孤。紅妝飲罷少踟躕,有人偷向隅。揮玉箸,灑真珠,梨花春雨余。人人盡道斷腸初,
  • 九日五首·其一

    杜甫唐代〕重陽獨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竹葉於人既無分,菊花從此不須開。殊方日落玄猿哭,舊國霜前白雁來。弟妹
    燭影搖紅·送會宗原文_燭影搖紅·送會宗的賞析_古詩文
  • 兩同心

    晏幾道宋代〕楚鄉春晚,似入仙源。拾翠處、閒隨流水,踏青路、暗惹香塵。心心在,柳外青簾,花下朱門。對景且醉芳尊。莫
    燭影搖紅·送會宗原文_燭影搖紅·送會宗的賞析_古詩文
  • 鷓鴣天·送歐陽國瑞入吳中

    辛棄疾宋代〕莫避春陰上馬遲。春來未有不陰時。人情展轉閒中看,客路崎嶇倦後知。梅似雪,柳如絲。試聽別語慰相思。短篷
    燭影搖紅·送會宗原文_燭影搖紅·送會宗的賞析_古詩文
  • 古別離送蘇伯固(一作送蘇伯固效韋蘇州)

    蘇軾宋代〕三度別君來,此別真遲暮。白盡老髭鬚,明日淮南去。酒罷月隨人,淚濕花如霧。後夜逐君還,夢繞湖邊路。
    燭影搖紅·送會宗原文_燭影搖紅·送會宗的賞析_古詩文
  • 卷耳

    佚名先秦〕采采卷耳,不盈頃筐。嗟我懷人,置彼周行。(寘 通:置)陟彼崔嵬,我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維以不永懷。
  • 菩薩蠻·勸君今夜須沉醉

    韋莊唐代〕勸君今夜須沉醉,尊前莫話明朝事。珍重主人心,酒深情亦深。須愁春漏短,莫訴金杯滿。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幾
    燭影搖紅·送會宗原文_燭影搖紅·送會宗的賞析_古詩文
  • 醉落魄·丙寅中秋

    郭應祥宋代〕瓊樓玉宇。分明不受人間暑。尋常豈是無三五。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素娥閱盡今和古。何妨小駐聽吾語。當年
    燭影搖紅·送會宗原文_燭影搖紅·送會宗的賞析_古詩文
  • 解連環·秋情

    吳文英宋代〕暮檐涼薄。疑清風動竹,故人來邈。漸夜久、閒引流螢,弄微照素懷,暗呈纖白。夢遠雙成,鳳笙杳、玉繩西落。
  • 雄雉

    佚名先秦〕雄雉于飛,泄泄其羽。我之懷矣,自詒伊阻。雄雉于飛,下上其音。展矣君子,實勞我心。瞻彼日月,悠悠我思。
  • 二子乘舟

    佚名先秦〕二子乘舟,泛泛其景。願言思子,中心養養!二子乘舟,泛泛其逝。願言思子,不瑕有害?
    燭影搖紅·送會宗原文_燭影搖紅·送會宗的賞析_古詩文
  • 如夢令·有寄

    蘇軾宋代〕為向東坡傳語。人在玉堂深處。別後有誰來,雪壓小橋無路。歸去。歸去。江上一犁春雨。
    燭影搖紅·送會宗原文_燭影搖紅·送會宗的賞析_古詩文
  • 謝池春·殘寒銷盡

    李之儀宋代〕殘寒銷盡,疏雨過,清明後。花徑斂余紅,風沼縈新皺。乳燕穿庭戶,飛絮沾襟袖。正佳時,仍晚晝,著人滋味,
  • 今別離

    黃遵憲清代〕別腸轉如輪,一刻既萬周。眼見雙輪馳,益增中心憂。古亦有山川,古亦有車舟。車舟載離別,行止猶自由。今日
  • 品令 茶詞

    黃庭堅宋代〕鳳舞團團餅。恨分破、教孤令。金渠體淨,只輪慢碾,玉塵光瑩。湯響松風,早減了、二分酒病。味濃香永。醉鄉
    燭影搖紅·送會宗原文_燭影搖紅·送會宗的賞析_古詩文
  • 點絳唇(再和送錢公永)

    蘇軾宋代〕莫唱陽關,風流公子方終宴。秦山禹甸。縹緲真奇觀。北望平原,落日山銜半。孤帆遠。我歌君亂。一送西飛雁。
    燭影搖紅·送會宗原文_燭影搖紅·送會宗的賞析_古詩文
  • 送石昌言使北引

    蘇洵宋代〕昌言舉進士時,吾始數歲,未學也。憶與群兒戲先府君側,昌言從旁取棗栗啖我;家居相近,又以親戚故,甚狎。
燭影搖紅·送會宗原文_燭影搖紅·送會宗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