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樓

作者:米芾 朝代:宋代

望海樓原文

雲間鐵瓮近青天,縹緲飛樓百尺連。
三峽江聲流筆底,六朝帆影落樽前。
幾番畫角催紅日,無事滄洲起白煙。
忽憶賞心何處是?春風秋月兩茫然。

詩詞問答

問:望海樓的作者是誰?答:米芾
問:望海樓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望海樓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米芾望海樓書法欣賞

米芾望海樓書法作品欣賞
望海樓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高聳入雲的鐵瓮城已近青天,凌雲的縹緲高樓似與天相連。
三峽的江聲似乎流入我筆底,六朝的帆影好像映落我杯前。
幾番嗚咽的畫角催落著紅日,遠處幽靜的滄洲裊起了白煙。
忽憶起賞心美景究竟在何處?往事如煙那春風秋月已茫然。

注釋
望海摟:舊址在江蘇鎮江城內,樓有蔡襄題字“望海”,後改名為連滄觀,今不存。
雲間鐵瓮:謂鐵瓮城高入雲間。據《丹徒縣誌》,縣城(今鎮江)的子城又叫鐵瓮城,相傳為孫權所建。
縹緲:隱隱約約若有若無之狀。飛樓:形容樓高凌空的樣子。
“三峽”句:意謂眼前的江景引起我的詩興,似乎可以聽到三峽的江聲。底:《宋詩紀事補遺》、《湖北詩征傳略》作“是”。有其他版本記作”下“。
“六朝”句:意謂面對景色,引起了懷古之情,似乎六朝時的帆影也映落在酒杯之前。 六朝,吳、東晉、宋、齊、梁、陳,史稱六朝。
畫角:古代以皮革或竹木製成的管樂器,聲音哀厲高亢,多在軍中使用,因外加彩繪而得名。形如竹筒,出自西羌。
滄洲:濱水的地方,古稱隱者所居。此指鎮江江邊某幽僻之處。白煙:指水氣蒙蒙,遠望有如白煙。
是:《宋詩紀事補遺》、《湖北詩征傳略》作“是”。有其他版本記作”在“。

詩文賞析

米芾一生喜好觀覽山川之勝,晚年過鎮江,因喜愛其江山勝境而定居下來,這首《望海樓》是他定居鎮江後的一首作品。

詩題“望梅樓”卻不先寫樓,而從樓所踞的城池寫起。鎮江古有“鐵瓮城”之稱,米芾使用了這個古稱,又寫這“鐵瓮”矗立“雲間”,鄰近青天。舊傳望海樓是鎮江城中最高處,對城池如此稱謂、如此描繪,是為瞭望海樓鋪設高接雲端又富有雄奇之概的地理環境。於是第二句開始寫樓。“樓”而能“飛”,是形容樓高如同凌空架構,又是形容樓檐上翹,樓體大有飛騰之勢。一個“飛”字,既是實際描寫,又有誇張意味,這顯然是從《詩經·小雅·斯乾》“如翠斯飛”句意化中。“縹緲”寫出了雲煙繚繞中的飛樓與天相連,殆如仙境。首聯二句是詩人白遠方對望海樓的仰視,堅如鐵瓮的城池是樓的根基,無垠的天宇是樓的背景,描寫望海樓的高峻奇偉。

頷聯兩句是寫詩人登樓俯瞰的情景。望海樓面臨大江,晝夜奔流著的濤聲傳人耳際,觸發了揮筆作詩的雅興,但詩人卻說是江聲流到了筆底;江上片片征帆映人眼帘,又引動了舉樽飲酒的豪情,但詩人卻說是帆影落到樽前,可謂妙趣橫生。這本是詩人登臨後的親見親聞親感,但在兩句之首分別冠以“山峽”、“六朝”二字,景與情就一下子脫開了眼前的實境,空間、時間大大擴展。詩人馳騁想像,讓江聲帶著三峽的雄巍,讓帆影映著六朝的繁盛,這正是劉勰《文心雕龍·神思》所謂“寂然疑慮,思接千載;悄焉動容,視通萬里”。這兩句以詩人的見聞感受突出望海樓高大久遠。

就在詩人盡情觀賞、逸興遄飛之際,黃昏來臨,遠處傳來陣陣畫角聲,像在催促紅日西沉。日落了,平靜的江邊升騰起白色的霧氣。可能是那嗚嗚的畫角聲把詩人從三峽與六朝的遐想中引回現實,但這一聯寫景卻是自樓內向外遠望,視線隨著地平線延伸。在這裡,紅日、白煙形成色彩的對比,日落、煙起形成趨向的對比,紅日落處、白煙起處形成遠近的對比,而它們又落合起來構成一幅完整的畫面。

黃昏可謂良辰,望海樓可謂美景,對於喜好觀覽的詩人,這該是賞心樂事了。然而尾聯以“忽憶”二字領起,詩歌的情調急劇變換,詩人卻想不到到哪裡才是自己心意歡樂之處。和煦的春風、皎潔的秋月一向被認為是自然中美的代表,但詩人卻對此感到茫然,表露出低沉傷感的情緒。他是一位不肯與世俯仰的畫家、詩人,仕途不順利,被世人稱為“米顛”,他蓄積於胸中的壘塊總要在作品中一吐為快,此其一。具體到此詩來說,六代雖在此競逐繁華,但它們還是隨著三峽江聲而流逝了,無限好的夕陽在畫角聲中也已西沉,此情此景使詩人心緒變得黯然。此其二。結尾一聯雖顯得有些傷感,但從中卻可窺見正直的詩人畫家內心所隱藏的難以言述的苦悶。姜白石論詩曾說“篇終出入意表,或反終篇之意,皆妙”(《白石詩說》),米芾並非故意讓尾聯“出人意表“,“反終篇之意”,以求其妙,所以這結尾就更富深情、更含深義了。

這是一首寫景為主的七律。詩人寫景選擇不同的立足點——遠近、內外、上下,不同的視線——仰視、俯瞰、遠望,因而構成寫景的不同角度,繪成多種特色的畫面,展現出望海樓既有高峻雄奇的氣勢,又有久遠博大的蘊含,還具有雋遠的逸韻。米芾在此確是充分發揮了他畫家之所長。而誇張的寫景手法把那些難以描述的抽象意念也具體化了:寫詩情是江聲流人筆底,寫酒興是帆影落於樽前。前兩聯無處不是誇張,第三聯卻是對黃昏景色的直接描繪。藉助於想像和聯想,望海樓的景歷歷如繪。

這首詩頷、頸二聯的對偶句,不僅按律詩要求平仄相對,句法相當,而且作到了劉勰所謂“自然成對”,絕不刻意求工;“反對為優”,讓事物互相映襯。頸聯兩句對仗在對比中寫景已如上述;頷聯兩句一寫聲、一寫形、一寫地域上的自東向西、一寫歷史上的自古至今,最後卻又分別化作自己的詩情和酒興,情景交織;全詩委婉曲折,言短而意深。

標籤:詠物寫景

詩詞推薦

  • 落花

    宋祁宋代〕墜素翻紅各自傷,青樓煙雨忍相忘。將飛更作迴風舞,已落猶成半面妝。滄海客歸珠迸淚,章台人去骨遺香。可能
    望海樓原文_望海樓的賞析_古詩文
  • 春曉

    孟浩然唐代〕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望海樓原文_望海樓的賞析_古詩文
  • 早梅

    齊己唐代〕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前村深雪裡,昨夜一枝開。風遞幽香出,禽窺素艷來。明年如應律,先發望春台。
    望海樓原文_望海樓的賞析_古詩文
  • 燕歸梁·鳳蓮

    蔣捷宋代〕我夢唐宮春晝遲。正舞到、曳裾時。翠雲隊仗絳霞衣。慢騰騰、手雙垂。忽然急鼓催將起,似彩鳳、亂驚飛。夢回
    望海樓原文_望海樓的賞析_古詩文
  • 原州九日

    趙時春明代〕秋聲咽塞笳,邊氣肅霜華。九日登高處,群山入望賒。蒼蒹仍碧水,綠酒對黃花。鴻鵠歸何處,長天空落霞。
    望海樓原文_望海樓的賞析_古詩文
  • 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於女王城東禪莊院

    蘇軾宋代〕十日春寒不出門,不知江柳已搖村。稍聞決決流冰谷,盡放青青沒燒痕。數畝荒園留我住,半瓶濁酒待君溫。去年
    望海樓原文_望海樓的賞析_古詩文
  • 明月皎夜光

    佚名兩漢〕明月皎夜光,促織鳴東壁。玉衡指孟冬,眾星何歷歷!白露沾野草,時節忽復易。秋蟬鳴樹間,玄鳥逝安適?昔我
  • 飲酒 其四

    陶淵明魏晉〕棲棲失群鳥,日暮猶獨飛。徘徊無定止,夜夜聲轉悲。厲響思清遠,去來何依依。因值孤生松,斂翮遙來歸。勁風
  • 清明日狸渡道中

    范成大宋代〕灑灑沾巾雨,披披側帽風。花燃山色里,柳臥水聲中。石馬立當道,紙鳶鳴半空。墦間人散後,烏鳥正西東。
  • 五歲詠花

    陳知玄〔唐代〕花開滿樹紅,花落萬枝空。唯餘一孕在,明日定隨風。
    望海樓原文_望海樓的賞析_古詩文
  • 訴衷情·秋情

    吳文英宋代〕片雲載雨過江鷗。水色澹汀洲。小蓮玉慘紅怨,翠被又經秋。涼意思,到南樓。小簾鉤。半窗燈暈,幾葉芭蕉,客
    望海樓原文_望海樓的賞析_古詩文
  • 點絳唇·時霎清明

    吳文英宋代〕時霎清明,載花不過西園路。 * 綠樹。正是春留處。燕子重來,往事東流去。征衫貯。舊寒一縷。淚濕風簾絮。
    望海樓原文_望海樓的賞析_古詩文
  • 瑞龍吟(大石·春景)

    周邦彥宋代〕章台路。還見褪粉梅梢,試花桃樹。愔愔坊陌人家,定巢燕子,歸來舊處。暗凝佇。因念個人痴小,乍窺門戶。侵
  • 蜀桐

    李商隱唐代〕玉壘高桐拂玉繩,上含非霧下含冰。枉教紫鳳無棲處,斫作秋琴彈壞陵。
    望海樓原文_望海樓的賞析_古詩文
  • 山中與裴秀才迪書

    王維唐代〕近臘月下,景氣和暢,故山殊可過。足下方溫經,猥不敢相煩,輒便往山中,憩感配寺,與山僧飯訖而去。  北
  • 涼州詞三首·其三

    張籍唐代〕鳳林關里水東流,白草黃榆六十秋。邊將皆承主恩澤,無人解道取涼州。
    望海樓原文_望海樓的賞析_古詩文
  • 梅花

    王安石宋代〕白玉堂前一樹梅,為誰零落為誰開。唯有春風最相惜,一年一度一歸來。
    望海樓原文_望海樓的賞析_古詩文
  • 入若耶溪

    王籍南北朝〕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陰霞生遠岫,陽景逐回流。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此地動歸念,長年悲倦遊。
  • 度大庾嶺

    宋之問唐代〕度嶺方辭國,停軺一望家。魂隨南翥鳥,淚盡北枝花。山雨初含霽,江雲欲變霞。但令歸有日,不敢恨長沙。
  • 憶江南·銜泥燕

    牛嶠唐代〕憶泥燕,飛到畫堂前。占得杏梁安穩處,體輕唯有主人憐,堪羨好因緣。
    望海樓原文_望海樓的賞析_古詩文
望海樓原文_望海樓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