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影搖紅·題安陸浮雲樓

作者:廖世美 朝代:宋代

燭影搖紅·題安陸浮雲樓原文

靄靄春空,畫樓森聳凌雲渚。
紫薇登覽最關情,絕妙誇能賦。
惆悵相思遲暮。
記當日、朱闌共語。
塞鴻難問,岸柳何窮,別愁紛絮。
催促年光,舊來流水知何處。
斷腸何必更殘陽,極目傷平楚。
晚霽波聲帶雨。
悄無人、舟橫野渡。
數峰江上,芳草天涯,參差煙樹。

詩詞問答

問:燭影搖紅·題安陸浮雲樓的作者是誰?答:廖世美
問:燭影搖紅·題安陸浮雲樓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燭影搖紅·題安陸浮雲樓是什麼體裁?答:詞

廖世美燭影搖紅·題安陸浮雲樓書法欣賞

廖世美燭影搖紅·題安陸浮雲樓書法作品欣賞
燭影搖紅·題安陸浮雲樓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薄霧茫茫,畫樓高聳入雲。昔年的紫薇郎曾將此樓登臨。面對眼前的景物,他大發感慨,寫下動人的詩篇。日暮時分,景象令人相思惆悵,記得那時我和她一起私語,多少幸福?不想她一去便沒有訊息,望斷天涯也難有訊息。只有岸邊的柳樹成林,使我的離愁仿佛飛絮,飛舞一片。節氣催繞著年光流轉,往日樓下的河水,如今不知流向哪裡才停?並非日暮斜陽時才令人傷魂,看見寬闊的原野無邊無際,同樣讓人極為傷心。晚來天氣初晴,水波聲中似乎還帶著雨聲。江上靜悄無聲息,只有一條小舟,在野外的渡口處靜靜地停放著。江邊遠處有幾座墨色的山峰。天邊煙霧茫茫,幾棵高矮不齊的樹木立著。

注釋
安陸:今湖北省安陸市。浮雲樓,即浮雲寺樓。
靄靄:唐代中書省曾稱紫薇省,故在中書省任官者可稱薇郎。此處指杜牧,杜牧曾任中書舍人,故稱。
紫微:星名,位於北斗東北,古人認為是天帝之座。
平楚:登高望遠,大樹林處樹梢齊平,稱平楚。也可代指平坦的原野。
帶雨:韋應物《滁州西澗》:“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詩文賞析

【評解】

這首詞通過春日晚景的描寫,抒發離別相思之情。上片寫春日登樓的所見所感。春空靄靄,畫樓入雲。登高懷遠,往事歷歷,相思之情,不能自已。下片寫眼前景色。波聲帶雨,野渡無人。極目遠望,惟見“數峰江上,芳草天涯,參差煙樹”全詞意境幽美,情景交融,婉曲新巧,詞雅情深。
【集評】

況周頤《蕙風詞話》:“塞鴻難問,岸柳何窮,別愁紛絮。”神來之筆,即已佳矣。
換頭云:“催促年光,舊來流水知何處?斷腸何必更殘陽,極目傷平楚。晚霽波聲帶雨,悄無人舟橫野渡。”語淡而情深,令子野、太虛輩為之,容或未必能到。此等詞一再吟誦,輒沁人心脾,畢生不能忘。《花庵絕妙詞選》中,真能不愧“絕妙”二字,如世美之作,殊不多覯。

上片首二句寫時地。“靄靄”,雲氣密積貌。陶淵明《停雲》詩云:“靄靄停雲,蒙蒙時雨。”雲層低垂,春雨迷濛,詞人登臨安陸(今屬湖北)浮雲樓 。“畫樓森聳凌雲渚 ”,畫棟雕欄 ,凌聳入雲,一寫樓美,二寫樓高。據杜牧《題安州(即安陸)浮雲寺樓寄湖州張郎中》詩,“浮雲樓”即“浮雲寺樓”。因此,“聳”字前著一“森”字,以突出寺樓的莊嚴;同時也刻劃出雲氣籠罩的氛圍。次二句寫登樓賦詩。“紫薇”,指杜牧 。唐代稱中書省為紫薇省,杜牧官至中書舍人,故又稱杜紫薇。“登覽最關情”,登高臨遠最能牽動情感,這一句為“惆悵相思 ”以下抒情張目。“關情”,即牽情之意。“絕妙誇能賦”,既稱讚杜牧題安州浮雲寺樓之詩寫得絕妙,又隱約道出自己登高能賦的才情。

“惆悵相思遲暮”,此句上承“關情”,下逗追憶之語,過渡自然。時值日暮,登樓傷情,引起相思 :“記當日、朱闌共語”;而如今,“塞鴻難問,岸柳何窮,別愁紛絮 ”,括用杜牧詩語 ,表達一種離別惆悵之情。

“塞鴻難問”,即人似冥鴻,一去無蹤;“岸柳何窮”,即空餘岸柳,別愁無限。楊柳最易牽惹人們的離愁別緒;而人的別愁,又如同無窮數的岸柳之無窮數的柳絮那樣多,那樣紛起亂攢 ,“別愁紛絮”之句,直抒胸臆。

過片“催促”二句,歲月如流,年光易失,舊時倚欄共語處的樓下水,誰知今日又流到何處了呢?含有無限感慨之意。此日登樓極目遠望,只見連天芳草,平野蒼然(謝朓《郡內登望》:“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蒼然”),不知何處是歸路,已使人神傷下淚,又何必再增此“殘陽”一景乎?杜牧《池州春送前進士蒯希逸》:“芳草復芳草,斷腸還斷腸。自然堪下淚,何必更殘陽 ”,是此兩句所本。翻進一層用筆,倍加悽愴入神“晚霽”二句,向晚破晴,波聲似乎還夾雜著雨聲 。韋應物《滁州西澗 》詩云:“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廖於“無人舟橫野渡”前更著一“悄”字,索寞、孤寂的心境全出。結三句“數峰江上,芳草天涯,參差煙樹 ”寫雨後,江上數峰青青,芳草更在天涯之外,煙樹參差淒迷;如此境界,反映了無盡悵惘之情。畫面開闊 ,落筆淡雅,細玩詞意,情味極佳。錢起《省試湘靈鼓瑟》云:“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 。”蘇軾《蝶戀花》雲 :“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杜牧《題宣州開元寺水閣閣下宛溪夾溪居人》雲 :“惆悵無因見范蠡,參差煙樹五湖東 。”廖詞襲用並糅合以上三家詩詞的語意,別出意境。
廖詞熔裁前人詩詞,又自出境界 ,有不盡之意,故妙。此詞因題安陸浮雲樓,又稱道杜牧為此樓賦詩之絕妙,因此運用杜句之處亦特多。除杜牧詩外,此詞還融合或化用多家詩詞,語如己出。此詞的另一妙處是語淡情深,優雅別致。周頤評“塞鴻”三句,以為“神來之筆,即已佳矣 ”;而“催促年光”以下六句,“語淡而情深”。

標籤:婉約寫景抒情

詩詞推薦

  • 黃岡竹樓記

    王禹偁宋代〕黃岡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去其節,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價廉而工省也。  子城西北隅,雉
  • 菩薩蠻·秋風掃盡閒花

    佚名宋代〕秋風掃盡閒花草,黃花不逐秋光老。試與插釵頭,釵頭占斷秋。簪花人有意,共祝年年醉。不用泛瑤觴,花先著酒
    燭影搖紅·題安陸浮雲樓原文_燭影搖紅·題安陸浮雲樓的賞析_古詩文
  • 【南呂】四塊玉_天台路採藥

    馬致遠元代〕天台路採藥童,乘鸞客,怨感劉郎下天台。春風再到人何在?桃花又不見開。命薄的窮秀才,誰教你回去來!紫芝
  • 初度口占·辛丑

    王夫之清代〕新買茱萸半畝堂,苔侵床足月侵牆。天涯芳草迷歸路,病葉還禁一夜霜。
  • 賀新郎·酬辛幼安再用韻見寄

    陳亮宋代〕離亂從頭說。愛吾民、金繒不愛,蔓藤累葛。壯氣盡消人脆好,冠蓋陰山觀雪。虧殺我、一星星發。涕出女吳成倒
  • 天淨沙·春

    白樸元代〕春山暖日和風,闌乾樓閣簾櫳,楊柳鞦韆院中。啼鶯舞燕,小橋流水飛紅。
  • 點絳唇·感興

    王禹偁宋代〕雨恨雲愁,江南依舊稱佳麗。水村漁市。一縷孤煙細。天際征鴻,遙認行如綴。平生事。此時凝睇。誰會憑闌意。
  • 贈別二首之一

    杜牧唐代〕娉娉裊裊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
  • 送人到松江

    俞桂宋代〕西風蕭瑟入船窗,送客離愁酒滿缸。要記此時分袂處,暮煙細雨過松江。
    燭影搖紅·題安陸浮雲樓原文_燭影搖紅·題安陸浮雲樓的賞析_古詩文
  • 蘇幕遮·懷舊

    范仲淹宋代〕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
    燭影搖紅·題安陸浮雲樓原文_燭影搖紅·題安陸浮雲樓的賞析_古詩文
  • 浯溪摩崖懷古

    楊萬里宋代〕湘江曾聞有浯溪,片帆今掛湘東西。上摩石崖與天齊,江頭落日雲淒淒。山昏雨暗哀猿嘯,步入煙蘿轉深峭。元顏
  • 泊秦淮

    杜牧唐代〕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燭影搖紅·題安陸浮雲樓原文_燭影搖紅·題安陸浮雲樓的賞析_古詩文
  • 春日偶成

    程顥宋代〕雲淡風輕過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時人不識余心樂,將謂偷閒學少年。
    燭影搖紅·題安陸浮雲樓原文_燭影搖紅·題安陸浮雲樓的賞析_古詩文
  • 早發揚州還鄉邑

    孫萬壽隋代〕鄉關不再見,悵望窮此晨。山煙蔽鍾阜。水霧隱江津。洲渚斂寒色,杜若變芳春。無復歸飛羽,空悲沙塞塵。
    燭影搖紅·題安陸浮雲樓原文_燭影搖紅·題安陸浮雲樓的賞析_古詩文
  • 踏莎行 閒遊

    劉將孫宋代〕水際輕煙,沙邊微雨。荷花芳草垂楊渡。多情移徙忽成愁,依稀恰是西湖路。血染紅箋,淚題錦句。西湖豈憶相思
  • 山花子·風絮飄殘已化萍

    納蘭性德清代〕風絮飄殘已化萍,泥蓮剛倩藕絲縈;珍重別拈香一瓣,記前生。人到情多情轉薄,而今真箇悔多情;又到斷腸回首
    燭影搖紅·題安陸浮雲樓原文_燭影搖紅·題安陸浮雲樓的賞析_古詩文
  • 生查子·富陽道中

    毛滂宋代〕春晚出小城,落日行江岸。人不共潮來,香亦臨風散。花謝小妝殘,鶯困清歌斷。行雨夢魂消,飛絮心情亂。
    燭影搖紅·題安陸浮雲樓原文_燭影搖紅·題安陸浮雲樓的賞析_古詩文
  • 青陽

    佚名兩漢〕青陽開動,根荄以遂,膏潤並愛,跂行畢逮。霆聲發榮,處頃聽,枯槁復產,乃成厥命。眾庶熙熙,施及夭胎,群
  • 出關

    徐蘭清代〕憑山俯海古邊州,旆影翻飛見戍樓。馬後桃花馬前雪,出關爭得不回頭?
  • 玉蝴蝶·為甚夜來添病

    佚名宋代〕為甚夜來添病,強臨寶鏡,憔悴嬌慵。一任釵橫鬢亂,永日薰風。惱脂消榴紅徑里,羞玉減蝶粉叢中。思悠悠,垂
    燭影搖紅·題安陸浮雲樓原文_燭影搖紅·題安陸浮雲樓的賞析_古詩文
燭影搖紅·題安陸浮雲樓原文_燭影搖紅·題安陸浮雲樓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