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人賦

作者:沈約 朝代:南北朝

麗人賦原文

  有客弱冠未仕,締交戚里,馳騖王室,遨遊許史。
歸而稱曰:狹邪才女,銅街麗人,亭亭似月,嬿婉如春,凝情待價,思尚衣巾。
芳逾散麝,色茂開蓮。
陸離羽佩,雜錯花鈿。
響羅衣而不進,隱明鐙而未前。
中步檐而一息,順長廊而回歸。
池翻荷而納影,風動竹而吹衣。
薄暮延佇,宵分乃至。
出暗入光,含羞隱媚。
垂羅曳錦,鳴瑤動翠。
來脫薄妝,去留餘膩。
沾粉委露,理鬢清渠。
落花入領,微風動裾。

詩詞問答

問:麗人賦的作者是誰?答:沈約
問:麗人賦寫於哪個朝代?答:南北朝
問:沈約的名句有哪些?答:沈約名句大全

譯文和注釋

譯文
一位沒有功名的青年客人,在有權勢的外戚家遊玩。歸來後稱讚到:小街曲巷有一位才華出眾的少女,是都城繁華街道上赫赫有名的美人。面目清朗似皎皎明月,嬌美的樣子如明媚春光使人感到溫馨。專心等待善價賣身,一心想要匹配儒雅的少年。身上沁人的芳香比那散發的麝香還要令人心醉,容貌嬌美如盛開的荷花。以翠鳥華貴羽毛為飾的佩帶參差錯綜,鑲嵌各種顏色的金花令人眼花撩亂。羅綺微響卻不進入屋內,隱身在點點燭光後在不向前走。走廊中暫停玉步,倚檻小憩,順著長廊輕盈返回。池中的荷葉翻飛而起,把麗人的身影納入水中。清風搖動翠竹搖曳美人衣。黃昏久久佇立,夜半時分終於在麗人焦急渴望中來到。屋外昏暗室內燭光灼灼,藏起美人嫵媚的容貌。羅裙下垂,穿著色彩鮮艷華麗衣裳;輕移蓮步,精美首飾撞擊發出悅耳聲響。脫下身上輕薄的衣著,去除臉上剩餘的油垢。脂粉被晶瑩的晨露沾濕,她對著清澈的渠水略微整理一下雲鬢。輕柔的落花飄入她的衣領;清風徐來,拂動了她的單衣。

注釋
弱冠(guàn):弱是年弱的意思,依古禮男子二十歲行加冠禮,所以也用“弱冠”代指二十歲左右。未仕:沒有做官。
締交:締約結交。戚里:本是漢代長安城中外戚居住的地方,這裡指一般京城中外戚居住的地方。
馳鶩(wù):指奔走趨赴。王室:指帝王之家。
許史:指外戚之家。許,漢宣帝的許皇后,漢元帝的母親。許皇后死後,其父及兩位叔父皆封為侯。史,衛太子史良娣,漢宣帝祖母,宣帝即位,封史良娣兄史恭之三子為侯。
狹邪:小街曲巷。古樂府有《長安有狹邪行》,故專指都市中人煙稠密的狹窄街巷。邪,通“斜”,街巷。
銅街:即銅駝街,在洛陽城中洛陽宮南金馬門處,也是都城繁華之處。
亭亭:面目清朗的樣子。
嬿(yàn)婉:和順美好的樣子。
凝情:專心。
尚:匹配。衣巾:衣是常服,巾是男子裹束頭髮的幅巾,這裡指未入仕的儒雅少年。據史載漢末一些王公以幅巾代替王服來表現儒雅。
逾:超過。散麝(shè):散發的麝香。
茂:比……更茂盛。開蓮:盛開的蓮花。
陸離:眾多紛雜的樣子。羽佩:用翡翠鳥羽毛裝飾的佩飾。
花鈿(diàn):花朵狀的首飾。
明鐙(dēng):指麗人打的燈。鐙:“燈”本字。連上句是說:只聽見羅衣響動,看見燈光隱約,但麗人卻遲遲不前來。
中:中途。步檐:長廊。一息:歇息一次。
池翻荷而納影:池中的荷葉翻飛而起,把麗人的身影納入水中。
薄暮:黃昏。薄,通“迫”,近。延佇:久久佇立。
宵分:夜半。
暗:指室外。光:指有燈光的室內。
隱:收藏。媚:指嫵媚的容貌。
垂羅曳(yè)錦:指衣裙下垂而拖在地上。羅、錦,皆指有花紋的絲織衣物。曳,拖。
瑤:美玉。指玉佩。翠:即上文之羽佩。
薄妝:輕薄的裝束。妝,通“裝”。
餘膩:剩餘的油垢。
沾粉委露:滴落的露水沾濕臉上的妝粉。沾,沾染。委,委積。
理鬢清渠:面對著清澈的水渠整理鬢髮。
裾(jū):指單衣。

詩文賞析

《麗人賦》創作於公元460年(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四年),當時二十歲左右的沈約在京城四方交遊中結識了一位麗人,兩人曾相互愛戀,晚上私下偷偷相會,這篇賦即是沈約為此麗人而作。

標籤:寫人

詩詞推薦

  • 驀山溪 贈衡陽妓陳湘

    黃庭堅宋代〕鴛鴦翡翠,小小思珍偶。眉黛斂秋波,盡湖南、山明水秀。娉娉裊裊,恰近十三餘,春未透。花枝瘦。正是愁時候
    麗人賦原文_麗人賦的賞析_古詩文
  • 魏公子列傳

    司馬遷兩漢〕魏公子無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異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為信陵君。是時范睢亡魏相秦,以
  • 飲酒 十八

    陶淵明魏晉〕子云性嗜酒,家貧無由得,時賴好事人,載醪祛所惑。觴來為之盡,是諮無不塞。有時不肯言,豈不在伐國。仁者
  • 浣溪沙

    閻選唐代〕寂寞流蘇冷繡茵,倚屏山枕惹香塵,小庭花露泣濃春。劉阮信非仙洞客,嫦娥終是月中人,此生無路訪東鄰。
    麗人賦原文_麗人賦的賞析_古詩文
  • 古意

    梅堯臣宋代〕月缺不改光,劍折不改剛。月缺魄易滿,劍折鑄復良。勢利壓山嶽,難屈志士腸。男兒自有守,可殺不可苟。
    麗人賦原文_麗人賦的賞析_古詩文
  • 項羽本紀贊

    司馬遷兩漢〕太史公曰:吾聞之周生曰:“舜目蓋重瞳子。”又聞項羽亦重瞳子。羽豈其苗裔邪?何興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陳
    麗人賦原文_麗人賦的賞析_古詩文
  • 杕杜

    佚名先秦〕有杕之杜,其葉湑湑。獨行踽踽。豈無他人?不如我同父。嗟行之人,胡不比焉?人無兄弟,胡不佽焉?有杕之杜
  • 南鄉子·畫舸停橈

    歐陽炯唐代〕畫舸停橈,槿花籬外竹橫橋。水上遊人沙上女,回顧,笑指芭蕉林里住。
  • 唐鐃歌鼓吹曲十二篇。李靖滅高昌為高昌第十一

    柳宗元唐代〕麴氏雄西北,別絕臣外區。既恃遠且險,縱傲不我虞。烈烈王者師,熊螭以為徒。龍旂翻海浪,馹騎馳坤隅。賁育
  • 八陣圖

    杜甫唐代〕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一作:名高八陣圖)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麗人賦原文_麗人賦的賞析_古詩文
  • 喬山人善琴

    徐珂〔清代〕國初,有喬山人者善彈琴。精於指法,嘗得異人傳授。每於斷林荒荊間,一再鼓之,淒禽寒鶻,相和悲鳴。後游郢
  • 閨情

    李端唐代〕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燈未滅夢難成。披衣更向門前望,不忿朝來鵲喜聲。
    麗人賦原文_麗人賦的賞析_古詩文
  • 長相思·其三

    李白唐代〕美人在時花滿堂,美人去後餘空床。床中繡被卷不寢,至今三載聞余香。香亦竟不滅,人亦竟不來。相思黃葉落,
    麗人賦原文_麗人賦的賞析_古詩文
  • 解語花·梅花

    吳文英宋代〕門橫皺碧,路入蒼煙,春近江南岸。暮寒如翦。臨溪影、一一半斜清淺。飛霙弄晚。盪千里、暗香平遠。端正看,
  • 南鄉子·新月上

    李珣唐代〕新月上,遠煙開。慣隨潮水採珠來。棹穿花過歸溪口。沽春酒。小艇纜牽垂岸柳。
    麗人賦原文_麗人賦的賞析_古詩文
  • 章台柳·寄柳氏

    韓翃唐代〕章台柳,章台柳,顏色青青今在否?縱使長條似舊垂,也應攀折他人手。(版本一)章台柳,章台柳,往日依依今
  • 歸國遙·香玉

    溫庭筠唐代〕香玉,翠鳳寶釵垂簏簌,鈿筐交勝金粟,越羅春水綠。畫堂照簾殘燭,夢餘更漏促。謝娘無限心曲,曉屏山斷續。
  • 縣令挽纖

    孫樵唐代〕何易於,不詳何所人及何所以進。為益昌令。縣距州四十里,剌史崔朴常乘春與賓屬泛舟出益昌旁,索民挽纖,易
  •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劉長卿唐代〕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麗人賦原文_麗人賦的賞析_古詩文
  • 贈別二首

    杜牧唐代〕娉娉裊裊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多情卻似總無情,唯覺尊前笑不成。蠟燭
麗人賦原文_麗人賦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