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落梅

作者:謝朓 朝代:南北朝

詠落梅原文

新葉初冉冉,初蕊新霏霏。
逢君後園讌,相隨巧笑歸。
親勞君玉指,摘以贈南威。
用持插雲髻,翡翠比光輝。
日暮長零落,君恩不可追。

詩詞問答

問:詠落梅的作者是誰?答:謝朓
問:詠落梅寫於哪個朝代?答:南北朝
問:謝朓的名句有哪些?答:謝朓名句大全

詩文賞析

這首吟詠落梅的詩作,寄託了深沉的政治感慨,這對於只求形似的六朝一般詠物詩來說,是一大發展。

“新葉初冉冉,初蕊新霏霏”,起首兩句便暗寓憂懼的心理。“冉冉”,是柔弱下垂的樣子,說梅花的嫩葉還很柔弱,意指自己在政治上並不是強有力的;“霏霏”,紛紛飄落的樣子,梅花的新蕊隨風飄落,暗寓自己政治地位的不穩。明寫落梅,暗寫政治。

從“逢君後園讌”至“翡翠比光輝”,這六句以美人自擬,寫他同隨王的親密關係。意思說他的美才可比戰國晉文公時的美女南威之貌;參與隨王后園宴會,又如《詩經·衛風》所寫“碩人”之“巧笑”,相隨而歸;又說隨王親手摘下梅花贈送給他,他便像古美人把花插到髮髻上,其光彩勝過翡翠美玉。這段話表達了他受到隨王寵幸的感激之情。

“日暮長零落,君恩不可追”,結尾兩句語氣一轉,由樂轉憂,以梅花之落,喻指君恩之衰。憂君恩之衰的心理,是由介入皇室內部矛盾鬥爭所產生的危懼心理引發出來的,與擔心“時菊委嚴霜”同義。這末兩句,從篇幅來說,只是全詩的五分之一,然而從中心思想而言,卻是全詩的主幹與核心。也可以說,擔心鬥爭失敗,反而招來殺身之禍,這才是他借詠落梅委宛地向隨王吐露出來的真情。

詠物詩至六朝而自成一格,宮體詩中之詠物已極盡圖貌寫形之能事,其所追求者在於形似。與山水詩至謝朓手中由客觀之描寫轉而介入主觀之抒情一樣,詠物詩至謝朓手中亦一變,由求其形似,轉而求其寄託。謝朓之詠物詩既有與時代相通的善於寫物圖形的特性,又汲取了《詩》《騷》以來比興的傳統,在客觀的物象之中寄託主觀的旨意。這首《詠落梅》詩便是如此。傳統的所謂“香草”“美人”的比興,這裡都用上了。詩中既以“落梅”(香草)自擬,又以“南威”(美人)自擬,其所比擬均在似與不似之間,即所謂不即不離,不粘不脫者也。這一藝術境界成了唐宋詠物詩詞的最高準則。可以說,這首詩的藝術,正標誌謝朓在詠物詩方面的傑出貢獻。

標籤:詠物梅花抒懷感慨

詩詞推薦

  • 劍門道中遇微雨

    陸游宋代〕衣上征塵雜酒痕,遠遊無處不消魂。此身合是詩人未?細雨騎驢入劍門。
    詠落梅原文_詠落梅的賞析_古詩文
  • 鵲踏枝·六曲闌乾偎碧樹

    馮延巳唐代〕六曲闌乾偎碧樹,楊柳風輕,展盡黃金縷。誰把鈿箏移玉柱,穿簾海燕驚飛去。滿眼遊絲兼落絮,紅杏開時,一霎
    詠落梅原文_詠落梅的賞析_古詩文
  • 野菊

    楊萬里宋代〕未與騷人當糗糧,況隨流俗作重陽。政緣在野有幽色,肯為無人減妙香。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黃。花應
  • 江神子·賦梅寄余叔良

    辛棄疾宋代〕暗香橫路雪垂垂。晚風吹。曉風吹。花意爭春,先出歲寒枝。畢竟一年春事了,緣太早,卻成遲。未應全是雪霜姿
    詠落梅原文_詠落梅的賞析_古詩文
  • 玉漏遲·詠懷

    元好問金代〕淅江歸路杳,西南卻羨、投林高鳥。升斗微官,世累苦相縈繞。不似麒麟殿里,又不與、巢由同調。時自笑,虛名
    詠落梅原文_詠落梅的賞析_古詩文
  • 梅花

    崔道融唐代〕數萼初含雪,孤標畫本難。香中別有韻,清極不知寒。橫笛和愁聽,斜枝倚病看。朔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
    詠落梅原文_詠落梅的賞析_古詩文
  • 攤破浣溪沙·揉破黃金萬點輕

    李清照宋代〕揉破黃金萬點輕,剪成碧玉葉層層。風度精神如彥輔,太鮮明。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結苦粗生。熏透愁人千里
    詠落梅原文_詠落梅的賞析_古詩文
  • 霜天曉角·重來對酒

    納蘭性德清代〕重來對酒,折盡風前柳。若問看花情緒,似當日、怎能彀。休為西風瘦,痛飲頻搔首。自古青蠅白璧,天已早安排
  • 送元暠師詩

    柳宗元唐代〕侯門辭必服,忍位取悲增。去魯心猶在,從周力未能。家山餘五柳,人世遍千燈。莫讓金錢施,無生道自弘。
  • 詠芭蕉

    鄭燮清代〕芭蕉葉葉為多情,一葉才舒一葉生。自是相思抽不盡,卻教風雨怨秋聲。
    詠落梅原文_詠落梅的賞析_古詩文
  • 草 / 賦得古原草送別

    白居易唐代〕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詠落梅原文_詠落梅的賞析_古詩文
  • 歲暮

    謝靈運魏晉〕殷憂不能寐,苦此夜難頹。明月照積雪,朔風勁且哀。運往無淹物,年逝覺已催。
    詠落梅原文_詠落梅的賞析_古詩文
  • 水龍吟·詠月

    晁端禮宋代〕倦遊京洛風塵,夜來病酒無人問。九衢雪小,千門月淡,元宵燈近。香散眉梢,凍消池面,一番春信。記南樓醉里
  • 稽山書院尊經閣記

    王守仁明代〕經,常道也,其在於天謂之命,其賦於人謂之性,其主於身謂之心。心也,性也,命也,一也。通人物,達四海,
  • 畫竹歌

    白居易唐代〕植物之中竹難寫,古今雖畫無似者。蕭郎下筆獨逼真,丹青以來唯一人。人畫竹身肥擁腫,蕭畫莖瘦節節竦。人畫
  • 李商隱唐代〕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
    詠落梅原文_詠落梅的賞析_古詩文
  • 王淇宋代〕不受塵埃半點侵,竹籬茅舍自甘心。只因誤識林和靖,惹得詩人說到今。
  • 野田黃雀行

    曹植魏晉〕高樹多悲風,海水揚其波。利劍不在掌,結友何須多?不見籬間雀,見鷂自投羅。羅家得雀喜,少年見雀悲。拔劍
    詠落梅原文_詠落梅的賞析_古詩文
  • 夜遊宮·竹窗聽雨

    吳文英宋代〕竹窗聽雨,坐久隱几就睡,既覺,見水仙娟娟於燈影中窗外捎溪雨響。映窗里、嚼花燈冷。渾似蕭湘系孤艇。見幽
  • 螃蟹詠

    曹雪芹清代〕持螯更喜桂陰涼,潑醋擂姜興欲狂。饕餮王孫應有酒,橫行公子竟無腸。臍間積冷讒忘忌,指上沾腥洗尚香。原為
詠落梅原文_詠落梅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