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雁

作者:韋應物 朝代:唐代

聞雁原文

故園渺何處,歸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齋聞雁來。

詩詞問答

問:聞雁的作者是誰?答:韋應物
問:聞雁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韋應物的名句有哪些?答:韋應物名句大全

韋應物聞雁書法欣賞

韋應物聞雁書法作品欣賞
聞雁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故鄉遙遠,模糊不清,不知道在哪裡啊?歸家的思緒無窮無盡。
在淮南秋雨綿綿的漫漫長夜裡,獨坐樓中書房聽那北來的雁叫聲。

注釋
故園:指作者在長安的家。眇(miǎo):仔細地察看。
方:剛開始。
悠:遠。
淮南:作者所在地滁州(今安徽省滁州市,位於淮河南岸)。
高齋:樓閣上的書房。聞雁:聽到北來的雁叫聲。

詩文賞析

“故園眇何處,歸思方悠哉。”首二句言詩人雨夜思歸。秋天的雨夜漫長而又寂寥,詩人獨坐在高齋之中,孤燈長伴,孤影為侶,靜靜地聽著外面漸漸瀝瀝的秋雨。窗外一片漆黑,只有雨打梧桐的聲音。孤清的夜,深秋的淒寒,還有空寂的高齋,在這樣一種蕭瑟淒寂的環境氣氛之中,詩人不免要觸動羈旅他鄉、遠遊為宦的思鄉情思。詩人的家鄉在長安,而此時卻在遠離家鄉兩千餘里的滁州為官,“眇”字反映詩人內心的無奈情態,因為雲山阻隔、歸路迢遞,即使在白天登樓引頸也無法看到故園,更何況是暗夜沉沉。故園的渺遠,本來就和歸思的悠長構成正比,再加上這漫漫長夜、綿綿秋雨,就更使這“歸思”無窮無已、悠然不盡了。“方悠”二字表明清寂的氛圍,加深了思鄉之愁。“哉”是詩人久恩難平的嘆息,這個長長的嘆息,道盡了無盡思念的深淵。

“淮南秋雨夜,高齋聞雁來。”這兩句言聞雁而歸思愈濃。“淮南”與第一句的“故園”相對,由思念中的故園回到今天為宦的淮南,落筆高妙。“秋雨”交待獨坐時的清涼環境,“夜”既是表明時間很晚,是夜深人靜的時候,也從側面顯露詩人貶謫滁州的苦痛如同黑夜一般。正當懷鄉之情不能自控的時候,獨坐高齋的詩人又聽到了自遠而近的雁叫聲。這聲音在寂寥的秋雨之夜,顯得分外淒清,撩動詩人無盡的鄉愁,使因思鄉而永夜不寐的詩人浮想聯翩,觸緒萬端,更加悲愴萬分。詩寫到這裡,戛然而止,對“聞雁”而引起的感觸不著一字,留下的是“此時無聲勝有聲”的結尾。

沈德潛《說詩晬語》云:“五言絕句,右丞之自然,太白之高妙,蘇州之古澹,併入化機。”“古澹”很好地概括了韋應物五言絕句的風格特徵。在這首詩中,體現了詩人古澹的藝術風格。整首詩是一幅清淡的思鄉圖,清冷的夜晚,清淒的秋風,清寒的秋雨,清寂的高齋和清孤的人影,構成一種高古澹遠的意境。此詩結構巧奪天工,含蓄委婉,先寫“故園”,後寫“淮南”,先托出“悠”思,後襯以“雁”鳴,就是在這樣巧妙的安排中,使詩歌很短,但人的情思卻句句深入,層層遞進。另外,詩歌的情思表面觸發的是鄉愁,但結合詩人被貶滁州的事實。還可以從詩歌中體會出詩人對現實的不滿情緒,這種情緒又完美地融入到蕭瑟淒清的秋聲秋意之中。

標籤:思鄉秋天

詩詞推薦

  • 寒食江畔

    白居易唐代〕草香沙暖水雲晴,風景令人憶帝京。還似往年春氣味,不宜今日病心情。聞鶯樹下沉吟立,信馬江頭取次行。忽見
    聞雁原文_聞雁的賞析_古詩文
  • 醉落魄(席上呈元素)

    蘇軾宋代〕分攜如昨。人生到處萍飄泊。偶然相聚還離索。多病多愁,須信從來錯。尊前一笑休辭卻。天涯同是傷淪落。故山
    聞雁原文_聞雁的賞析_古詩文
  • 晚秋夜

    白居易唐代〕碧空溶溶月華靜,月里愁人吊孤影。花開殘菊傍疏籬,葉下衰桐落寒井。塞鴻飛急覺秋盡,鄰雞鳴遲知夜永。凝情
    聞雁原文_聞雁的賞析_古詩文
  • 三五七言 / 秋風詞

    李白唐代〕秋風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長相
    聞雁原文_聞雁的賞析_古詩文
  • 浪淘沙·九日從吳見山覓酒

    吳文英宋代〕山遠翠眉長。高處淒涼。菊花清瘦杜秋娘。淨洗綠杯牽露井,聊薦幽香。烏帽壓吳霜。風力偏狂。一年佳節過西廂
    聞雁原文_聞雁的賞析_古詩文
  • 秋日

    耿瑋唐代〕返照入閭巷,憂來誰共語?古道少人行,秋風動禾黍。
    聞雁原文_聞雁的賞析_古詩文
  • 和長孫秘監七夕

    任希古唐代〕二秋葉神媛,七夕望仙妃。影照河陽妓,色麗平津闈。鵲橋波里出,龍車霄外飛。露泫低珠佩,雲移薦錦衣。更深
  • 長安春望

    盧綸唐代〕東風吹雨過青山,卻望千門草色閒。家在夢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幾人還。川原繚繞浮雲外,宮闕參差落照間。誰念
    聞雁原文_聞雁的賞析_古詩文
  • 古怨別

    孟郊唐代〕颯颯秋風生,愁人怨離別。含情兩相向,欲語氣先咽。心曲千萬端,悲來卻難說。別後唯所思,天涯共明月。
    聞雁原文_聞雁的賞析_古詩文
  • 回鄉偶書二首·其一

    賀知章唐代〕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聞雁原文_聞雁的賞析_古詩文
  • 餘干旅舍

    劉長卿唐代〕搖落暮天迥,青楓霜葉稀。孤城向水閉,獨鳥背人飛。渡口月初上,鄰家漁未歸。鄉心正欲絕,何處搗寒衣。
    聞雁原文_聞雁的賞析_古詩文
  • 訴衷情·夜寒茅店不成眠

    吳激金代〕夜寒茅店不成眠。殘月照吟鞭。黃花細雨時候,催上渡頭船。鷗似雪,水如天。憶當年。到家應是,童稚牽衣,笑
    聞雁原文_聞雁的賞析_古詩文
  • 江行無題一百首

    錢珝唐代〕傾酒向漣漪,乘流欲去時。寸心同尺璧,投此報馮夷。江曲全縈楚,雲飛半自秦。峴山回首望,如別故鄉人。浦煙
  • 夢揚州

    秦觀宋代〕晚雲收。正柳塘、煙雨初休。燕子未歸,惻惻清寒如秋。小闌外、東風軟,透繡帷、花蜜香稠。江南遠,人何處,
    聞雁原文_聞雁的賞析_古詩文
  • 早寒有懷

    孟浩然唐代〕木落雁南渡,北風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遙隔楚雲端。鄉淚客中盡,孤帆天際看。迷津欲有問,平海夕漫漫。
    聞雁原文_聞雁的賞析_古詩文
  • 早秋

    杜牧唐代〕疏雨洗空曠,秋標驚意新。大熱去酷吏,清風來故人。樽酒酌未酌,曉花顰不顰。銖秤與縷雪,誰覺老陳陳?
  • 南流夜郎寄內

    李白唐代〕夜郎天外怨離居,明月樓中音信疏。北雁春歸看欲盡,南來不得豫章書。
    聞雁原文_聞雁的賞析_古詩文
  • 桂州臘夜

    戎昱唐代〕坐到三更盡,歸仍萬里賒。雪聲偏傍竹,寒夢不離家。曉角分殘漏,孤燈落碎花。二年隨驃騎,辛苦向天涯。
  • 齊天樂 與馮深居登禹陵

    吳文英宋代〕三千年事殘鴉外,無言倦憑秋樹。逝水移川,高陵變谷,那識當時神禹。幽雲怪雨。翠萍濕空梁,夜深飛去。雁起
  • 燕歌行二首·其一

    曹丕魏晉〕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群燕辭歸鵠南翔。(鵠南翔 一作 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斷腸,慊慊思歸戀故
聞雁原文_聞雁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