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小小歌 / 蘇小小墓

作者:李賀 朝代:唐代

蘇小小歌 / 蘇小小墓原文

幽蘭露,如啼眼。
無物結同心,煙花不堪剪。
草如茵,松如蓋。
風為裳,水為珮。
油壁車,夕相待。
冷翠燭,勞光彩。
西陵下,風吹雨。

詩詞問答

問:蘇小小歌 / 蘇小小墓的作者是誰?答:李賀
問:蘇小小歌 / 蘇小小墓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蘇小小歌 / 蘇小小墓是什麼體裁?答:樂府
問:李賀的名句有哪些?答:李賀名句大全

譯文和注釋

譯文
墓地蘭花上凝聚的露珠,宛如她悲傷的淚眼。
再沒有編織同心結的東西,墓地上的繁花更不堪修剪。
芳草猶如她的席墊,松樹猶如她的車蓋。
清風作為她的衣衫,碧水作為她的玉佩。
生前乘坐的油壁車,傍晚時準在一旁等待。
森冷翠綠的磷火,殷勤相隨,閃著光彩。
她走了,在西陵之下,只有風挾雨,呼呼地吹。

注釋
蘇小小:《樂府廣題》記載:“蘇小小,錢塘名倡也,蓋南齊時人。”《方輿勝覽》:“蘇小小墓在嘉興縣西南六十步,乃晉之歌妓。今有片石在通判廳,題曰蘇小小墓。”
幽蘭露:蘭花上凝結著露珠。
結同心:用花草或別的東西打成連環回文樣式的結子,表示愛情堅貞如一。
煙花:此指墓地中艷麗的花。
茵:墊子。
蓋:車蓋,即車上遮陽防雨的傘蓋。
佩:身上佩帶的玉飾。
油壁車:婦人所乘的車,車身為油漆為飾。”
夕:一作“久”。
冷翠燭:磷火,俗稱鬼火,有光無焰,所以說“冷翠燭”。
勞:不辭勞苦的意思。
西陵:今杭州西泠橋一帶。
風吹雨:一作“風雨吹”。

詩文賞析

李賀的“鬼”詩,總共只有十來首,不到他全部作品的二十分之一。李賀通過寫“鬼”來寫人,寫現實生活中人的感情。這些“鬼”,“雖為異類,情亦猶人”,絕不是那些讓人談而色變的惡物。《蘇小小墓》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篇。

蘇小小是南齊時錢塘名妓。李紳在《真娘墓》詩序中說:“嘉興縣前有吳妓人蘇小小墓,風雨之夕,或聞其上有歌吹之音。”李賀的這首詩以蘇小小的故事為題材,寫幽靈形象和幽冥境界。全詩由景起興,通過一派淒迷的景象和豐富的聯想,刻畫出飄飄忽忽、若隱若現的蘇小小鬼魂形象。詩中寄寓著詩人獨特的身世之感。

詩的前四句直接刻畫蘇小小的形象。一、二兩句寫她美麗的容貌:那蘭花上綴著晶瑩的露珠,像是她含淚的眼睛。這裡抓住心靈的窗戶眼睛進行描寫,一是讓人通過她的眼睛,想見她的全人之美,二是表現她的心境。蘭花是美的,帶露的蘭花更美。但著一“幽”字,境界迥然不同,給人以冷氣森森的感覺。它照應題中“墓”字,引出下面的“啼”字,為全詩定下哀怨的基調,為鬼魂活動創造了氣氛。三、四兩句寫她的心境:生活在幽冥世界的蘇小小,並沒有“歌吹”歡樂,而只有滿腔憂怨。她生前有所追求,古樂府《蘇小小歌》中說:“我乘油壁車,郎乘青驄馬。何處結同心?西陵松柏下。”但身死之後,她的追求落空了,死生懸隔,再沒有什麼東西可以綰結同心,墳上那萋迷如煙的野草花,也不堪剪來相贈,一切都成了泡影。這種心緒,正是“啼”字的內在根據。僅用四句一十六字,形神兼備地刻畫出蘇小小的鬼魂形象,表現出詩人驚人的藝術才華。

中間六句寫蘇小小鬼魂的穿著服飾和使用物品:芊芊綠草,像是她的茵褥;亭亭青松,像是她的傘蓋;春風拂拂,就是她的衣袂飄飄;流水叮咚,就是她的環佩聲響;她生前乘坐的油壁車,如今還依然在等待著她去赴“西陵松柏下”的幽會。這一部分,暗暗照應了前面的“無物結同心”。用一個“待”字,更加重了景象、氣氛的淒涼:車兒依舊,卻只是空相等待,再也不能乘坐它去西陵下,實現她“結同心”的願望了。物是人非,觸景傷懷,徒增哀怨而已。

最後四句描繪西陵之下淒風苦雨的景象:風淒雨零之中,有光無焰的鬼火,在閃爍著暗淡的綠光。這一部分緊承“油壁車,夕相待”而來。翠燭原為情人相會而設。有情人不能如約相會,翠燭就如同虛設。有燭而無人,更顯出一片淒涼景象。“翠燭”寫出鬼火的光色,加一“冷”字,就體現了人的感覺,寫出人物內心的陰冷:“光彩”是指“翠燭”發出的光焰,說“勞光彩”,則蘊涵著人物無限哀傷的感嘆。期會難成,希望成灰,翠燭白白地在那裡發光,徒費光彩而一無所用。用景物描寫來渲染哀怨的氣氛,同時也烘托出人物孤寂幽冷的心境,把那種悵惘空虛的內心世界,表現得淋漓盡致。

這首詩以景起興,通過景物幻出人物形象,把寫景、擬人融合為一體。寫幽蘭,寫露珠,寫煙花,寫芳草,寫青松,寫春風,寫流水,筆筆是寫景,卻又筆筆在寫人。寫景即是寫人。用“如”字、“為”字,把景與人巧妙地結合在一起,既描寫了景物,創造出鬼魂活動的環境氣氛,同時也就塑造出了人物形象。詩中美好的景物,不僅烘托出蘇小小鬼魂形象的婉媚多姿,同時也反襯出她心境的索寞淒涼,收到了一箭雙鵰的藝術效果。這些景物描寫都圍繞著“何處結同心,西陵松柏下”這一中心內容,因而詩的各部分之間具有內在的有機聯繫,人物的內心世界也得到集中的、充分的揭示,顯得情思脈絡一氣貫穿,具有渾成自然的特點。

這首詩的主題和意境借鑑了屈原《九歌·山鬼》中對神、鬼的描寫方法。從蘇小小鬼魂蘭露啼眼、風裳水佩的形象上,可以找到山鬼“被薜荔兮帶女蘿”、“既含睇兮又宜笑”的影子;蘇小小那“無物結同心,煙花不堪剪”的堅貞而幽怨的情懷,同山鬼“折芳馨兮遺所思”、“思公子兮徒離憂”的心境有一脈神傳;西陵下風雨翠燭的境界,與山鬼期待所思而不遇時“雷填填兮雨冥冥”、“風颯颯兮木蕭蕭”的景象同樣淒冷。由於詩人採用以景擬人的手法,他筆下的蘇小小形象,比之屈原的山鬼,更具有空靈縹緲、有影無形的鬼魂特點。她一往情深,即使身死為鬼,也不忘與所思之人綰結同心。她牢落不偶,死生異路,竟然不能了卻心愿。她懷著 * 不盡的哀怨在冥路遊蕩。在蘇小小這個形象身上,即離隱躍之間,讀者可以看到詩人自己的影子。詩人也有他的追求和理想,就是為挽救多災多難的李唐王朝做一番事業。然而,他生不逢時,奇才異能不被賞識,他也是“無物結同心”。詩人使自己空寂幽冷的心境,通過蘇小小的形象得到了充分流露。在綺麗穠艷的背後,有著哀激孤憤的思想,透過淒清幽冷的外表,有著詩人熾熱如焚的肝腸。鬼魂,只是一種形式,它所反映的,是人世的內容,它所表現的,是人的思想感情。

標籤:寫景抒情懷人

詩詞推薦

  • 宿雲際寺

    溫庭筠唐代〕白蓋微雲一徑深,東峰弟子遠相尋。蒼苔路熟僧歸寺,紅葉聲乾鹿在林。高閣清香生靜境,夜堂疏磬發禪心。自從
    蘇小小歌 / 蘇小小墓原文_蘇小小歌 / 蘇小小墓的賞析_古詩文
  • 秦中感秋寄遠上人 / 秦中寄遠上人

    孟浩然唐代〕一丘常欲臥,三徑苦無資。北土非吾願,東林懷我師。黃金燃桂盡,壯志逐年衰。日夕涼風至,聞蟬但益悲。
    蘇小小歌 / 蘇小小墓原文_蘇小小歌 / 蘇小小墓的賞析_古詩文
  • 一萼紅·登蓬萊閣有感

    周密宋代〕步深幽。正雲黃天淡,雪意未全休。鑒曲寒沙,茂林菸草,俯仰千古悠悠。歲華晚、漂零漸遠,誰念我、同載五湖
  • 橫塘

    范成大宋代〕南浦春來綠一川,石橋朱塔兩依然。年年送客橫塘路,細雨垂楊系畫船。
    蘇小小歌 / 蘇小小墓原文_蘇小小歌 / 蘇小小墓的賞析_古詩文
  • 夢江南·蘭燼落

    皇甫松唐代〕蘭燼落,屏上暗紅蕉。閒夢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蕭蕭。人語驛邊橋。
    蘇小小歌 / 蘇小小墓原文_蘇小小歌 / 蘇小小墓的賞析_古詩文
  • 清平樂·孤花片葉

    納蘭性德清代〕孤花片葉,斷送清秋節。寂寂繡屏香篆滅,暗裡朱顏消歇。誰憐散髻吹笙,天涯芳草關情。懊惱隔簾幽夢,半床花
    蘇小小歌 / 蘇小小墓原文_蘇小小歌 / 蘇小小墓的賞析_古詩文
  • 青玉案·年年社日停針

    黃公紹宋代〕年年社日停針線。怎忍見、雙飛燕。今日江城春已半。一身猶在,亂山深處,寂寞溪橋畔。春衫著破誰針線。點點
    蘇小小歌 / 蘇小小墓原文_蘇小小歌 / 蘇小小墓的賞析_古詩文
  • 浣溪沙·淡盪春光寒食天

    李清照宋代〕淡盪春光寒食天。玉爐瀋水裊殘煙。夢回山枕隱花鈿。海燕未來人鬥草,江海已過柳生綿。黃昏疏雨濕鞦韆。
    蘇小小歌 / 蘇小小墓原文_蘇小小歌 / 蘇小小墓的賞析_古詩文
  • 書河上亭壁

    寇準宋代〕岸闊檣稀波渺茫,獨憑危檻思何長。蕭蕭遠樹疏林外,一半秋山帶夕陽。
    蘇小小歌 / 蘇小小墓原文_蘇小小歌 / 蘇小小墓的賞析_古詩文
  • 巫山曲

    孟郊唐代〕巴江上峽重複重,陽台碧峭十二峰。荊王獵時逢暮雨,夜臥高丘夢神女。輕紅流煙濕艷姿,行雲飛去明星稀。目極
    蘇小小歌 / 蘇小小墓原文_蘇小小歌 / 蘇小小墓的賞析_古詩文
  • 滿宮花·月沉沉

    尹鶚唐代〕月沉沉,人悄悄,一炷後庭香裊。風流帝子不歸來,滿地禁花慵掃。離恨多,相見少,何處醉迷三島?漏清宮樹子
  • 棲禪暮歸書所見二首

    唐庚宋代〕雨在時時黑,春歸處處青。山深失小寺,湖盡得孤亭。春著湖煙膩,晴搖野水光。草青仍過雨,山紫更斜陽。
    蘇小小歌 / 蘇小小墓原文_蘇小小歌 / 蘇小小墓的賞析_古詩文
  • 村夜

    白居易唐代〕霜草蒼蒼蟲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絕。獨出前門望野田,月明蕎麥花如雪。
    蘇小小歌 / 蘇小小墓原文_蘇小小歌 / 蘇小小墓的賞析_古詩文
  • 夜行船·正月十八日聞

    史達祖宋代〕不剪春衫愁意態。過收燈、有些寒在。小雨空簾,無人深巷,已早杏花先賣。白髮潘郎寬沈帶。怕看山、憶他眉黛
    蘇小小歌 / 蘇小小墓原文_蘇小小歌 / 蘇小小墓的賞析_古詩文
  • 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辛棄疾宋代〕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樓頭,斷鴻聲里,江南遊子。把吳鉤看了
  • 送溫處士歸黃山白鵝峰舊居

    李白唐代〕黃山四千仞,三十二蓮峰。丹崖夾石柱,菡萏金芙蓉。伊昔升絕頂,下窺天目松。仙人煉玉處,羽化留餘蹤。亦聞
    蘇小小歌 / 蘇小小墓原文_蘇小小歌 / 蘇小小墓的賞析_古詩文
  • 望海樓晚景五絕

    蘇軾宋代〕海上濤頭一線來,樓前相顧雪成堆。從今潮上君須上,更看銀山二十回。橫風吹雨入樓斜,壯觀應須好句夸。雨過
    蘇小小歌 / 蘇小小墓原文_蘇小小歌 / 蘇小小墓的賞析_古詩文
  • 觀潮

    周密宋代〕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為最盛。方其遠出海門,僅如銀線;既而漸近,則玉城雪嶺際天而來
  • 芳樹

    李爽〔南北朝〕芳樹千株發,搖盪三陽時。氣軟來風易,枝繁度鳥遲。春至花如錦,夏近葉成帷。欲寄邊城客,路遠誰能持。
    蘇小小歌 / 蘇小小墓原文_蘇小小歌 / 蘇小小墓的賞析_古詩文
  • 嘆花 / 悵詩

    杜牧唐代〕自是尋春去校遲,不須惆悵怨芳時。狂風落盡深紅色,綠葉成陰子滿枝。
    蘇小小歌 / 蘇小小墓原文_蘇小小歌 / 蘇小小墓的賞析_古詩文
蘇小小歌 / 蘇小小墓原文_蘇小小歌 / 蘇小小墓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