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毛永嘉

作者:徐陵 朝代:南北朝

別毛永嘉原文

願子厲風規,歸來振羽儀。
嗟余今老病,此別空長離。
白馬君來哭,黃泉我詎知。
徒勞脫寶劍,空掛隴頭枝。

詩詞問答

問:別毛永嘉的作者是誰?答:徐陵
問:別毛永嘉寫於哪個朝代?答:南北朝

徐陵別毛永嘉書法欣賞

徐陵別毛永嘉書法作品欣賞
別毛永嘉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期待你更加嚴飭風範箴規,他日回朝廷重振綱紀威儀。
嘆息我這老病之身,此一別恐將永訣。
到時候你騎著白馬來吊,我在黃泉下或難知曉。
徒勞你解下腰間的寶劍,空掛在我墳墓的枝頭。

注釋
毛永嘉:即毛喜(516—587),字伯武。為人方正不苟,直言敢諫,因得罪陳後主而放為永嘉內史。
厲:磨鍊,砥礪。風規:節操、風範。
振:整肅。羽儀:本指儀仗中以羽毛為裝飾的旌旗之類,此指綱紀法度。
長離:長久離別,即永別。
這兩句用後漢範式、張劭事。《後漢書·範式傳》:“範式字巨卿……與汝南張劭為友。邵字元伯……(張劭)尋而卒,式忽夢見元伯玄冕垂纓展履而呼曰:‘巨卿,吾以某日死,當以爾時葬,永歸黃泉……’式帆然覺寤,悲嘆泣下,具告太守,請往奔喪……式末及到,而喪己發引,既至壙,將窆,而柩不肯進……移時,乃見有素車白馬,號哭而來……式因執紼而引,柩於是乃前。”
隴頭:即壟頭,墳頭。末二句用季札掛劍故事。春秋時,吳延陵季子聘晉,路過徐國,徐君愛季子所佩寶劍,希望季子送給他,但是不好意思說出口。季子從他的表情看出了他的心思,但出使大國,一時不方便相送,便打定主意從晉國回來就將劍贈送給徐君。但是當他再經過徐國時徐君已經死去,他便將寶劍掛在徐君的墓樹上而去。

詩文賞析

這首詩是徐陵辭別好友永嘉內史毛喜時所寫,大約作於開皇二年(582),徐陵辭官先歸,深感自己年老多病,恐這次分別將成永別,所以寫下這首詩。

標籤:送別

詩詞推薦

別毛永嘉原文_別毛永嘉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