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王東巡歌·其二

作者:李白 朝代:唐代

永王東巡歌·其二原文

三川北虜亂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
但用東山謝安石,為君談笑淨胡沙。

詩詞問答

問:永王東巡歌·其二的作者是誰?答:李白
問:永王東巡歌·其二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永王東巡歌·其二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問:李白的名句有哪些?答:李白名句大全

李白永王東巡歌·其二書法欣賞

李白永王東巡歌·其二書法作品欣賞
永王東巡歌·其二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北方的胡虜在三川一帶紛亂如麻,中原地區的人民爭相南奔避難,似晉朝的永嘉之難。
如果起用東山謝安石來輔佐平叛,一定能為君在談笑中掃淨胡沙。

注釋
三川:指洛陽。以其有河、洛、伊三川。北虜:指安祿山叛軍。
東山:謝安隱居處。

詩文賞析

天寶十四載(755),安祿山在范陽起兵 * ,第二年攻陷潼關。京師震恐,唐玄宗倉皇出逃四川,途中命其第十六子永王李璘經營長江流域。十二月下旬,永王引水師順江東下,途經九江時,三請李白出廬山,詩人 * ,參加了李璘幕府。隨軍途中,寫下《永王東巡歌》十一首,這是第二首。
  “三川北虜亂如麻”,三川即黃河、洛河、伊河,這裡指三水流經的河南郡(包括河南黃河兩岸一帶)。北虜指安祿山叛軍。“亂如麻”喻叛軍既多且亂。叛軍到處燒殺搶掠,造成廣大三川地區人煙斷絕,千里蕭條。“四海南奔似永嘉”,歷史的驚人相似,使詩人回想起晉懷帝永嘉五年(311)時,前漢劉聰的相國劉曜,攻陷晉都洛陽,把人民推入水深火熱之中。在詩人眼裡,同為胡人,同起於北方,同樣造成了天下大亂。這就從歷史高度揭示了這場災難的規模和性質,表明了鮮明的愛憎。
  “但用東山謝安石,為君談笑靜胡沙”是本篇最精彩之筆。史載,前秦苻堅進攻東晉,領兵百萬,聲勢浩大。謝安被孝武帝任為征討大都督,卻奕棋自若,破苻堅大軍於淝水,創造了歷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詩人自比“東山再起”的謝安,抒寫自己出匡廬以佐王師之情。可以看出李白此時雄心勃勃,自負很高。前著“但用”,後書“為君”,筆勢飛動,風度瀟灑,一種豪邁的氣概、樂觀的情緒和必勝的信念躍然紙上。以“胡沙”喻叛軍,形象而深刻。叛軍之來,有如妖如魔,飛沙走石,席捲大地,遮天蔽日。既寫出它不可一世的囂張氣焰和暗無天日的 * 行徑,又寫出徒有聲勢的虛弱本質和為時不長的必然趨勢。“靜”字,凝鍊、概括,使人想見胡沙平息後的清平世界,朗朗乾坤;為君“靜胡沙”又在“談笑”之間,更見其成竹在胸,勝券在手,指揮若定,易如反掌之氣概,讀之心胸開拓,精神為之一振。
  此詩的一個特色是用典精審,比擬切當。古人認為成功的用典應有三條:“易見事”、“易識事”、“易誦讀”。(宋魏慶之《詩人玉屑·用事》)詩人連用二典,皆煉意傳神,明白曉達,情境俱現,相映增輝,不愧為用典之上乘。全詩藝術構思,欲抑故揚,跌宕有致。詩人於前二句極寫叛軍之多且凶,國災民難之甚且危,目的卻在襯托後二句作者的宏圖大略。局勢寫得越嚴重,就愈見其高昂的愛國熱情和“一掃胡沙淨”的雄心;氣氛寫得越緊張,就愈見其從容鎮定地“挽狂瀾於既倒”的氣魄。這種反襯性的蓄勢之筆,增強了詩的力量。

標籤:戰爭愛國抱負邊塞

詩詞推薦

  • 楚歸晉知罃

    左丘明先秦〕晉人歸楚公子谷臣,與連尹襄老之屍於楚,以求知罃。於是荀首佐中軍矣,故楚人許之。  王送知罃,曰:“子
  • 送族弟綰從軍安西

    李白唐代〕漢家兵馬乘北風,鼓行而西破犬戎。爾隨漢將出門去,剪虜若草收奇功。君王按劍望邊色,旄頭已落胡天空。匈奴
  • 秦州雜詩二十首·其三

    杜甫唐代〕州圖領同谷,驛道出流沙。降虜兼千帳,居人有萬家。馬驕珠汗落,胡舞白蹄斜。年少臨洮子,西來亦自誇。
    永王東巡歌·其二原文_永王東巡歌·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即事

    夏完淳明代〕復楚情何極,亡秦氣未平。雄風清角勁,落日大旗明。縞素酬家國,戈船決死生!胡笳千古恨,一片月臨城。
    永王東巡歌·其二原文_永王東巡歌·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從軍行

    李昂唐代〕漢家未得燕支山,征戍年年沙朔間。塞下長驅汗血馬,雲中恆閉玉門關。陰山瀚海千萬里,此日桑河凍流水。稽洛
  • 塞上曲

    裴說唐代〕極目望空闊,馬羸程又賒。月生方見樹,風定始無沙。楚水辭魚窟,燕山到雁家。如斯名利役,爭不老天涯。
  • 少年游·端午贈黃守徐君猷

    蘇軾宋代〕銀塘朱檻麴塵波,圓綠卷新荷。蘭條薦浴,菖花釀酒,天氣尚清和。好將沉醉酬佳節,十分酒、一分歌。獄草煙深
  • 賀新郎·寄豐真州

    戴復古宋代〕憶把金罍酒,嘆別來光陰荏苒,江湖宿留。世事不堪頻著眼,贏得兩眉長皺。但東望故人翹首。木落山空天遠大,
  • 調笑令·邊草

    戴叔倫唐代〕邊草,邊草,邊草盡來兵老。山南山北雪晴, 千里萬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聲愁絕。
    永王東巡歌·其二原文_永王東巡歌·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登單于台

    張蠙唐代〕邊兵春盡回,獨上單于台。白日地中出,黃河天外來。沙翻痕似浪,風急響疑雷。欲向陰關度,陰關曉不開。
  • 塞下曲二首·其二

    王涯唐代〕年少辭家從冠軍,金鞍寶劍去邀勛。不知馬骨傷寒水,惟見龍城起暮雲。
    永王東巡歌·其二原文_永王東巡歌·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隴西行四首

    陳陶唐代〕漢主東封報太平,無人金闕議邊兵。縱饒奪得林胡塞,磧地桑麻種不生。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可憐
  • 觀滄海 / 碣石篇

    曹操魏晉〕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永王東巡歌·其二原文_永王東巡歌·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從軍詩五首·其一

    王粲兩漢〕從軍有苦樂,但問所從誰。所從神且武,焉得久勞師。相公征關右,赫怒震天威。一舉滅獯虜,再舉服羌夷。西收
  • 望闕台

    戚繼光明代〕十年驅馳海色寒,孤臣於此望宸鑾。繁霜儘是心頭血,灑向千峰秋葉丹。
  • 雜詩三首(一本連前春閨作雜詩四首)

    沈佺期唐代〕落葉驚秋婦,高砧促暝機。蜘蛛尋月度,螢火傍人飛。清鏡紅埃入,孤燈綠焰微。怨啼能至曉,獨自懶縫衣。妾家
  • 永王東巡歌·其五

    李白唐代〕二帝巡遊俱未回,五陵松柏使人哀。諸侯不救河南地,更喜賢王遠道來。
    永王東巡歌·其二原文_永王東巡歌·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秦州雜詩二十首·其七

    杜甫唐代〕莽莽萬重山,孤城山谷間。無風雲出塞,不夜月臨關。屬國歸何晚,樓蘭斬未還。煙塵一悵望,衰颯正摧顏。
    永王東巡歌·其二原文_永王東巡歌·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塞上聽吹笛

    高適唐代〕雪淨胡天牧馬還,月明羌笛戌樓間。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滿關山!
    永王東巡歌·其二原文_永王東巡歌·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點絳唇·春日風雨有感

    陳子龍明代〕滿眼韶華,東風慣是吹紅去。幾番煙霧,只有花難護。夢裡相思,故國王孫路,春無主!杜鵑啼處,淚染胭脂雨。
    永王東巡歌·其二原文_永王東巡歌·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永王東巡歌·其二原文_永王東巡歌·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