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繼光》古詩文

朝代:明代,共收錄6篇詩文
戚繼光

戚繼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號南塘、孟諸,山東登州(今山東蓬萊市)人 ,祖籍濠州定遠(今安徽定遠縣) 。明朝抗倭名將,傑出的軍事家、書法家、詩人。戚繼光風流倜儻,愛好讀書,世襲登州衛指揮僉事,聯合俞大猷等抗擊倭寇十餘年,掃平為禍多年的倭患,確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鎮守北方,抗擊蒙古部族內犯,保障了北部疆域的安全,促進了蒙漢民族的和平發展。憑藉戰功,累遷左都督、少保兼太子太保。萬曆十年(1582年),內閣首輔張居正病逝後,調往廣東。萬曆十三年(1585年),受到彈劾戚繼光,罷免回鄉。萬曆十六年,病死於家中,時年六十一,諡號武毅。著有兵書《紀效新書》十八卷、《練兵實紀》十四卷本等著名兵書、《止止堂集》。同時,戚繼光是一位傑出的兵器專家和軍事工程家,改造、發明了各種火攻武器;建造的大小戰船、戰車,使明軍水陸裝備優於敵人;富有創造性地在長城上修建空心敵台,進可攻退可守,是極具特色的軍事工程。

詩詞問答

問:戚繼光是哪個朝代的人?答:戚繼光是明代的人。
問:戚繼光的詩詞作品有多少首?答:我們已收錄 6 篇戚繼光的作品。

人物評價

戚繼光(1528~1588)明朝名將,民族英雄,軍事家。字元敬,號南塘,晚號孟諸。祖籍河南衛輝,後遷定遠(今屬安徽),再遷山東登州(今蓬萊)。嘉靖七年閏十月初一(1528年11月12日)生於魯橋(今山東濟寧東南)。出身將門,自幼喜讀兵書,勤奮習武,立志效國。

17歲襲父職任登州衛指揮僉事。二十五年,分管屯田。二十七年起,連續五年率衛所士卒戍守薊門(今北京昌平西北),春去秋歸。二十八年十月,中武舉。二十九年,赴京師(今北京)會試,時蒙古右翼土默特部首領俺答率軍威逼都城,上陳守御方略,臨時任總旗牌,督防京城九門。

三十二年,實授都指揮僉事,領山東登州、文登、即墨三營24衛所兵馬,操練水軍,整頓軍備,抗擊入侵山東沿海的倭寇。他賦詩言志:“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止止堂集》)。

三十四年七月,調任浙江都指揮使司僉書,司理屯田。次年,以足智幹練升都司參將,鎮守寧波、紹興、台州三府。在龍山(今屬寧波)、縉雲、桐嶺與倭寇三戰三捷。乘勝追擊逃倭遇伏,沉著應戰,果斷指揮,迫倭寇遁逃入海。實戰中,察知明軍作戰能力較低,難以抗倭,多次上書請求訓練新軍。

三十七年,在岑港(今屬舟山)作戰失利,免職,抗倭自效。次年三月,在浙江按察使司副使譚綸節制下,領兵救援台州。五月,殲滅入侵桃渚(今臨海東)倭寇。九月,往義烏招募農民、礦工4000名(一說3000名),按年齡和身材配發兵器,編組訓練。

三十九年,針對明軍兵器裝備種類繁多、沿海地形多沮澤、倭寇小股分散的特點,創立攻防兼宜的“ * ”,以12人為1隊,長短兵器迭用,刺衛兼顧,因敵因地變換陣形,屢敗倭寇。利用作戰訓練間隙,撰成《紀效新書》,闡述選兵、編伍、操練、出征等理論和方法,並以此訓練戚家軍,使戚家軍聞名於世。改任台州、金華、嚴州(今建德東)三府參將,整頓衛所武備,督造戰船,嚴守海防。四十年,倭寇萬餘、船數百艘蜂擁浙東象山、寧海、桃渚諸地,戚繼光確立“大創盡殲”的滅倭戰策,集中水陸軍先至寧海,而後依次剿除,九戰皆捷,擒斬倭寇1400餘,焚死、溺死倭寇4000餘,史稱“台州大捷”,浙江倭患基本解除。升都指揮使。又募義烏兵3000,參加鎮壓進入江西的閩粵起義流民。

四十一年,福建倭患日趨嚴重,戚繼光奉命率精兵6000入閩抗倭。至寧德,乘退潮率將士攜稻草蓋淤泥,涉海進攻橫嶼島(今寧德東)倭巢,斬倭2600餘。轉兵福清,深夜攻占牛田(今福清東南),被倭寇稱為“戚虎”。乘勝進至興化府城莆田,偃旗息鼓,出敵不意,奪占林墩(莆田南),先後搗毀福建三大倭巢。班師浙江,升都督僉事,任副總兵,守衛閩、浙海防。

四十二年,新倭日增,圍興化,據平海衛(莆田東南)為巢。戚繼光第三次赴義烏募兵萬人,奉命率中路軍與右路福建總兵俞大猷和左路廣東總兵劉顯協力作戰,攻克平海衛,斬倭2200餘,繳獲器械3900餘件,救出被掠男女3000餘。不久,升福建總兵,鎮守福建及浙江溫州、金華兩府,督理水陸軍務。同年冬,倭寇萬餘圍仙遊(今屬福建),戚繼光領兵僅6000,遂行緩兵計,等待援兵,各個擊破,解仙遊之圍。次年,乘勝追至同安縣王倉坪、漳浦縣蔡坡嶺,殲逃倭數千。

四十四年,率水陸軍至梅嶺(在今詔安境),圍剿勾結倭寇的海盜首領吳平,迫其逃至南澳島(今閩粵交界海域)。旋與廣東總兵俞大猷合攻南澳島,俘斬吳平部1200餘人,焚死、溺死逾5000人,毀船近百隻,吳平遁逃(一說投海死)。奉命兼管廣東潮州(今潮安)、惠州及駐江西的伸威營軍務,擔負保衛自浙江溫州至廣東惠州數千里的海防重任。與譚綸、俞大猷等抗倭名將浴血奮戰十餘年,基本蕩平東南沿海倭患。

隆慶元年(1567)十二月,戚繼光奉調京師訓練士馬。次年,以都督同知任神機營副將。建策用三年時間訓練10萬車步騎精銳邊軍,用戰車拒敵、步兵應敵、騎兵逐敵之法,加強北邊防衛。受命總理薊州鎮(治三屯營,今河北遷西縣西北)、昌平、保定練兵事務,節制三鎮總兵以下將士。後改任總兵。考察邊關形勝和敵我軍情,將轄區數千里防線分為12路,設東西協守,分統諸路。同年冬,率兵至青山口(今河北遷西東北),擊敗蒙古朵顏部董狐狸、長昂。三年,升右都督兼督薊州、永平、山海關軍務。次年,請設武學。于帥府止止堂向所部將校講授韜略、將藝和治軍練兵之道。五年前後,寫成《練兵實紀》,主張練兵之要在先練將,強調將官必須進行德、才、識、藝修養,倡辦武庠(軍校),從實踐中鍛鍊、造就精通韜略的良將。六年,建輜重營三座,又創車戰營六座,造戰車1109輛,分置密雲、建昌(今遷安東北)、遵化等地。同年冬,集車步騎軍約10萬人於長城邊進行實兵對抗演習七天,又校閱多日,為古代練兵史上之壯舉。萬曆元年(1573)至三年,建禦敵台1337座,多次率兵出塞擊敗擾邊的董狐狸,迫其叩關請罪。以守邊功,進左都督。七年,率兵出山海關,援助遼東總兵李成梁大敗蒙古插漢部首領土蠻(圖們札薩克圖汗),錄功加少保。次年,創製自犯鋼輪火,埋於沿邊禦敵台下,以殺傷敵軍人馬。在鎮16年,加強邊備,薊門安然。十一年,受排擠,調鎮廣東。十三年,遭誣陷罷歸登州。十五年十二月初八(1588年1月5日)病卒,終年61歲。有《止止堂集》留世。

戚繼光戎馬一生,抗倭戰功卓著。注重練兵,尤善育將,嚴明軍紀,賞罰分明。抗倭作戰中,創立攻守兼備的 * ,靈活巧妙地打擊倭寇。鎮守薊州,修城築堡,分路設防,有力地抵禦蒙古騎兵。所撰《紀效新書》、《練兵實紀》為明代著名兵書,受到兵家重視。

戚繼光古詩文大全:

  • 登盤山絕頂

    霜角一聲草木哀,雲頭對起石門開。 朔風邊酒不成醉,落葉歸鴉無數來。 但使雕龍銷殺氣,未妨白髮老邊才。
    戚繼光詩詞全集_戚繼光古詩文大全
  • 過文登營

    冉冉雙幡度海涯,曉煙低護野人家。誰將春色來殘堞,獨有天風送短茄。水落尚存秦代石,潮來不見漢時槎。遙知
  • 馬上作

    標籤:古詩三百首戰爭
    南北驅馳報主情,江花邊草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橫戈馬上行。
    戚繼光詩詞全集_戚繼光古詩文大全
  • 題武夷

    一劍橫空星斗寒,甫隨平北復征蠻。他年覓得封侯印,願學幽人住此山。
    戚繼光詩詞全集_戚繼光古詩文大全
  • 望闕台

    標籤:愛國戰爭勵志
    十年驅馳海色寒,孤臣於此望宸鑾。繁霜儘是心頭血,灑向千峰秋葉丹。
  • 韜鈴深處

    標籤:愛國
    小築暫高枕,憂時舊有盟。呼樽來揖客,揮麈坐談兵。雲護牙籤滿,星含寶劍橫。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

詩詞推薦

  • 嘗假馬於親舊不獲因感而成詠

    宋庠宋代〕東方昔借車,尼父嘗假蓋。一馬茲不全,夷塗出如閡。人無托乘寵,朝罕均茵載。策足本乏謀,臨風嗟有待。京洛
  • 題玉澗八景八首

    王柏宋代〕畫出女牆月,老子興不淺。誰識春光中,解使平湖斂。
    戚繼光詩詞全集_戚繼光古詩文大全
  • 小園

    陸游宋代〕小園草木手栽培,袤丈清池數尺台。拄杖倦時閒倚壁,芳醪熟後喜傳杯。春蕪滿地鹿忘去,夏木成陰鶯自來。堪笑
  • 從賈倅乞貓

    章甫宋代〕渚宮茅屋住經年,牆壁苦遭群鼠穿。旋乞狸奴名去惡,中宵客枕得安眠。攜之俱東泛江水,饜飫魚腥二千里。半途
  • 卜運算元

    佚名宋代〕垂螺近額時,只怕鶯聲老。盡日貪花鬥草忙,不信有閒煩惱。鳳鬢已勝釵,恨別王孫早。若把芳心說與伊,道綠遍
    戚繼光詩詞全集_戚繼光古詩文大全
  • 圓壇午龕行事

    王俊刈宋代〕平日郊邱事口談,今朝相祀列星參。大裘袞冕升南陛,小次龍床近午龕。韋社去天真尺五,嵩神祀聖似呼三。清都
    戚繼光詩詞全集_戚繼光古詩文大全
  • 好事近

    石孝友宋代〕微雨灑芳塵,醞造可人春色。聞道夢雲樓外,正小桃花發。殷勤留取最繁枝,樽前待閒折。準擬亂紅深處,化一雙
    戚繼光詩詞全集_戚繼光古詩文大全
  • 偶成

    陳必復宋代〕繞屋栽梅亦可人,最憐夏月綠陰清。前村雨過山如洗,深徑風來竹自鳴。滌硯不嫌池水冷,寫書受傍午窗明。近吟
    戚繼光詩詞全集_戚繼光古詩文大全
  • 頌古三十一首

    釋梵琮宋代〕荒村無物當風流,不解梳妝不識羞。草里有花隨手攫,等閒插在野人頭。
    戚繼光詩詞全集_戚繼光古詩文大全
  • 雨後獨行洛北

    歐陽修宋代〕北關望南山,明嵐雜紫煙。歸雲向嵩嶺,殘雨過伊川。樹繞芳堤外,橋橫落照前。依依半荒苑,行處獨聞蟬。
    戚繼光詩詞全集_戚繼光古詩文大全
  • 哨遍

    劉學箕宋代〕木葉盡凋,湖色接天,雪月明江水。凌萬頃、一葦縱所之。若憑虛馭風仙子。聽洞簫、綿延不絕如縷,餘音裊裊游
  • 游靈伽寺(以下見《統簽》)

    李商隱唐代〕碧煙秋寺泛湖來,水打城根古堞摧。盡日傷心人不見,石榴花滿舊琴台。
  • 致仕後歲事有望欣然賦詩

    陸游宋代〕聖時恩厚賜餘生,日與鄉閭樂太平。已棄胡床無長物,尚攜拄杖有同行。新裁烏帽人爭看,小摘青蔬手自烹。買得
    戚繼光詩詞全集_戚繼光古詩文大全
  • 洞仙歌(梅)

    晁補之宋代〕年年青眼。為江梅腸斷。一句新詩思無限。向碧瓊枝上,白玉葩中、春猶淺。一點龍香清遠。誰拋傾國艷。昨夜前
    戚繼光詩詞全集_戚繼光古詩文大全
  • 更漏子

    黃大輿宋代〕憐宋玉、許王昌。東西鄰短牆。
    戚繼光詩詞全集_戚繼光古詩文大全
戚繼光詩詞全集_戚繼光古詩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