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黃檗山

作者:江淹 朝代:南北朝

游黃檗山原文

長望竟何極,閩雲連越邊。
南州饒奇怪,赤縣多靈仙。
金峰各虧日,銅石共臨天。
陽岫照鸞采,陰溪噴龍泉。
殘杌千代木,崷崒萬古煙。
禽鳴丹壁上,猿嘯青崖間。
秦皇慕隱淪,漢武願長年。
皆負雄豪威,棄劍為名山。
況我葵藿志,松術橫眼前。
所若同遠好,臨風載悠然。

詩詞問答

問:游黃檗山的作者是誰?答:江淹
問:游黃檗山寫於哪個朝代?答:南北朝
問:江淹的名句有哪些?答:江淹名句大全

詩文賞析

這首詩作於江淹被貶為建安吳興令期間。黃櫱山的地點據舊注說在“吳興府城”(今浙江吳興)附近,這不足為信。因為詩中稱“閩雲連越邊”,是在今福建和浙江交界之地,而吳興則在江浙二省交界處,古人稱之為“吳地”,與詩的地望不符。按:《宋書·謝方明傳》記謝方明在東晉末孫恩、盧循起義中,從浙東取道“黃櫱嶠”經今江西一帶,逃到建康。可見“黃櫱嶠”在今閩浙贛三省交界處,這地方離江淹被貶的建安吳興(今福建浦城)不遠。此詩當是被貶在建安吳興後作。此詩寫作時間,當比《渡泉嶠道出諸山之頂》、《遷陽亭》諸作稍晚。這時他的心情已較遷謫之初稍為平靜,所以不像那些詩有明顯的怨憤之情而傾向於遊仙詩的情調。

江淹的詩風在南朝比較特殊,他的詩一般較具古氣,和謝朓、沈約為代表的永明詩人不同。但較之劉宋初年的謝靈運、顏延之又顯得略見平易。但他有一些寫景詩則用了一些古奧的辭語,似與謝靈運、鮑照等人相近。這首《游黃櫱山》亦屬此類。詩中“殘杌千代木,廧崒萬古煙”二句就很古奧費解。“殘杌”當指枝葉已盡的枯樹幹,“廧崒”據余冠英先生說:“疑‘廧’作‘崷’,‘崷崒’,高峻貌”(《漢魏六朝詩選》)。這兩句是藉此形容黃櫱山是一個人跡罕到的險僻幽靜之地。從全詩看來,作者是到了一個高峻的深山之中,為那裡的景色所打動而興起了求仙的想法。在詩中,作者以形象的語言寫出了山勢的險峻:“金峰各虧日,銅石共臨天”,這“金”、“銅”都是形容南方閩、贛諸省山區的紅黃色土壤,“金峰虧日”、“銅石臨天”無非形容山石的高峻。“陽岫”、“陰溪”則寫面臨日光的山峰和背陰的溪谷。山峰在日光下五色繽紛,而溪谷中又有泉水噴流,這一景色也引人入勝。“殘杌”兩句既寫出了這裡的偏僻,因此“禽鳴”、“猿嘯”二句更突出了深山的特點。這兩句詩原是化用鮑照《登廬山望石門》中的“雞鳴清澗中,猿嘯白雲里”二句。但江淹這兩句所展現的景色與鮑詩頗為不同。“雞鳴清澗中”仍為人境,只是高山中才為猿猴所居的深山。因為這是廬山,而江淹所寫的黃櫱山則不同,在當時,這裡是人口稀少的深山。所以這兩句詩雖有禽鳴、猿嘯,卻適見其僻靜。正因為這黃櫱山是如此幽僻、險峻之處,就自然而然地給人以一種幻覺即這裡是神仙出沒之處。因為從西漢司馬相如以來,人們總以為神仙是居“山澤間”的。因為想到神仙,作者又聯想起了歷史上秦皇、漢武這些曾熱衷於求仙的帝王。作者說這些人“皆負雄豪威,棄劍為名山”,似乎這些威震一時的帝王尚且求仙,自己當然更有理由持這種觀念了。

當然,秦皇、漢武求仙,到頭來仍不免一死。求仙的無成,江淹當然不是不知道。他所以要求仙,和他早期的不得志有關。無可否認的是,在江淹的詩文中,有不少篇講到過求仙,如《丹砂可學賦》、《贈煉丹法和殷長史》和《與交友論隱書》等。這是因為江淹在當時雖對仕途頗有企冀,但又備受壓抑,頗知官場的險惡。特別是在建平王劉景素幕下,他深知景素的密謀,屢諫不聽,未免產生悲觀,而幻想在求仙中找尋解脫。這種情緒,早在貶官以前就有所表現,而謫居建安吳興以後之作像《採石上菖蒲》等作,亦然如此。但當齊高帝蕭道成掌握政權,並拔他為自己的參軍,並委以重任之後,這種遊仙之作就很少出現了。

江淹這首詩的風格,是繼承了元嘉詩人顏延之、謝靈運“極貌寫物”的傳統,而且在寫景時,又並有鮑照那種“不避險仄”的作風。所以風格顯得還較古樸。但這種詩風發展到江淹已近尾聲,到了齊代永明(483-493)年間,初開唐音的謝朓等人出來,詩風為之一變。於是就有了江淹“才盡”的故事。其實所謂“才盡”並非指他真的不能寫作,而是他那種奇險古奧的詩體,已不再適合當時文壇的風氣。當然,從江淹自身來說,入齊以後,他在仕途上日益顯貴,不再嘔心鏤骨於文藝創作,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標籤:寫山抒懷

詩詞推薦

  • 飲酒 其五

    陶淵明魏晉〕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
    游黃檗山原文_游黃檗山的賞析_古詩文
  • 南軒松

    李白唐代〕南軒有孤松,柯葉自綿冪。清風無閒時,瀟灑終日夕。陰生古 * ,色染秋煙碧。何當凌雲霄,直上數千尺。
    游黃檗山原文_游黃檗山的賞析_古詩文
  • 暑旱苦熱

    王令宋代〕清風無力屠得熱,落日著翅飛上山。人固已懼江海竭,天豈不惜河漢乾。崑崙之高有積雪,蓬萊之遠常遺寒。不能
    游黃檗山原文_游黃檗山的賞析_古詩文
  • 金菊對芙蓉·上元

    納蘭性德清代〕金鴨消香,銀虬瀉水,誰家夜笛飛聲。正上林雪霽,鴛甃晶瑩。魚龍舞罷香車杳,剩尊前、袖掩吳綾。狂游似夢,
  • 馬詩二十三首·其二十一

    李賀唐代〕暫系騰黃馬,仙人上彩樓。須鞭玉勒吏,何事謫高州?
    游黃檗山原文_游黃檗山的賞析_古詩文
  • 感事

    袁宏道明代〕湘山晴色遠微微,盡日江頭獨醉歸。不見兩關傳露布,尚聞三殿未垂衣。邊籌自古無中下,朝論於今有是非。日暮
    游黃檗山原文_游黃檗山的賞析_古詩文
  • 題畫梅

    李方膺〔清代〕揮毫落紙墨痕新,幾點梅花最可人。願借天風吹得遠,家家門巷盡成春。
    游黃檗山原文_游黃檗山的賞析_古詩文
  • 入朝曲

    謝朓南北朝〕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逶迤帶綠水,迢遞起朱樓。飛甍夾馳道,垂楊蔭御溝。凝笳翼高蓋,疊鼓送華輈。獻納
  • 落花

    李商隱唐代〕高閣客竟去,小園花亂飛。參差連曲陌,迢遞送斜暉。腸斷未忍掃,眼穿仍欲歸。芳心向春盡,所得是沾衣。
    游黃檗山原文_游黃檗山的賞析_古詩文
  • 徐孺子祠堂

    黃庭堅宋代〕喬木幽人三畝宅,生芻一束向誰論。藤蘿得意乾雲日,簫鼓何心進酒樽。白屋可能無孺子,黃堂不是欠陳蕃。古人
    游黃檗山原文_游黃檗山的賞析_古詩文
  • 倦夜

    蘇軾宋代〕倦枕厭長夜,小窗終未明。孤村一犬吠,殘月幾人行。衰鬢久已白,旅懷空自清。荒園有絡緯,虛織竟何成。
    游黃檗山原文_游黃檗山的賞析_古詩文
  • 過故人莊

    孟浩然唐代〕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筵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游黃檗山原文_游黃檗山的賞析_古詩文
  • 滿庭芳·夏日溧水無想

    周邦彥宋代〕風老鶯雛,雨肥梅子,午陰嘉樹清圓。地卑山近,衣潤費爐煙。人靜烏鳶自樂,小橋外、新綠濺濺。憑闌久,黃蘆
  • 白馬篇

    曹植魏晉〕白馬飾金羈,連翩西北馳。借問誰家子,幽并遊俠兒。少小去鄉邑,揚聲沙漠陲。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參差。控弦
  • 減字木蘭花·偶檢叢紙

    龔自珍清代〕偶檢叢紙中,得花瓣一包,紙背細書辛幼安“更能消幾番風雨”一闋,乃是京師憫忠寺海棠花,戊辰暮春所戲為也
  • 望岳

    杜甫唐代〕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盪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 曾 通:層)會當凌絕頂,
    游黃檗山原文_游黃檗山的賞析_古詩文
  • 題友人山居

    黃滔唐代〕到君棲跡所,竹徑與衡門。亦在乾坤內,獨無塵俗喧。新泉浮石蘚,崩壁露松根。更說尋僧處,孤峰上嘯猿。
    游黃檗山原文_游黃檗山的賞析_古詩文
  • 詠歸堂隱鱗洞

    王汝舟〔宋代〕先生名利比塵灰,綠竹青鬆手自栽。擬把一竿盤石上,幅巾閒過峽山來。清時通退一何忙,撫志山西漢仲長。靜覺
  • 阮郎歸·漁舟容易入春山

    司馬光宋代〕漁舟容易入春山,仙家日月閒。綺窗紗幌映朱顏,相逢醉夢間。松露冷,海霜殷。匆匆整棹還。落花寂寂水潺潺,
    游黃檗山原文_游黃檗山的賞析_古詩文
  • 思越人·紫府東風放夜時

    賀鑄宋代〕紫府東風放夜時。步蓮穠李伴人歸。五更鐘動笙歌散,十里月明燈火稀。香苒苒,夢依依。天涯寒盡減春衣。鳳凰
游黃檗山原文_游黃檗山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