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五兩竿頭風欲

作者:佚名 朝代:五代

浣溪沙·五兩竿頭風欲原文

五兩竿頭風欲平,長風舉棹覺船輕。柔櫓不施停卻棹,是船行。
滿眼風波多閃爍,看山恰似走來迎。仔細看山山不動,是船行。

詩詞問答

問:浣溪沙·五兩竿頭風欲的作者是誰?答:佚名
問:浣溪沙·五兩竿頭風欲寫於哪個朝代?答:五代
問:佚名的名句有哪些?答:佚名名句大全

佚名浣溪沙·五兩竿頭風欲書法欣賞

佚名浣溪沙·五兩竿頭風欲書法作品欣賞
浣溪沙·五兩竿頭風欲書法作品

注釋

五兩:原作“五里”,“五里”應為“五量”,即“五兩”。
閃灼:原作“陝汋”,音近而誤。

詩文賞析

這是敦煌曲子詞中的一首,篇幅不長,卻多變化。起首“五兩竿頭風欲平”。五兩,古代候風的用具。用五兩(一說八兩)雞毛製成,故名。繫於高竿頂端,用來測占風向、風力。“兩”或作“里”,“里”是“量”的形誤。六朝以後,“兩”、“量”常常通用。風欲平,是說風力轉弱。顧況《五兩歌送張夏》:“竿頭五兩風裊裊,水上雲帆逐鳥飛。”船原先停泊在避風的港灣。船夫好容易從侯風器覘得風勢轉趨平緩,趕緊拔錨啟航。但駛出港灣時遇上打頭風,逆風划船,走得很慢,所以說“覺船行”。及至駛到江心,“柔櫓不施停卻棹”,順風揚帆,乘風破浪,連櫓和槳都不用使,而船行快速,所以說“是船行”。兩語相承,用“覺”和“是”兩字分點,似復非復,精當之極。換頭“滿眼風光多閃灼”,波光明滅,閃爍不定。不說船行進的快速,而以“看山恰似走來迎”,化靜為動,著重寫出船行山迎相對運動的感覺。山,原本巋然不動,由於舟船行駛,映入舟中人眼帘的是仿佛山在迎面走來。這種疑動式是由視官造成的心理錯覺。審美主體賦予靜止的審美對象以動感,可以增強詩詞展現的畫面的趣味性。這在古典詩歌中用得較多,比如梁元帝蕭繹《早發龍巢詩》:“不疑行舫動,唯見遠樹來。”庾肩吾詩句也有“只認己身往,翻疑彼岸移”(《隨園詩話》卷三引)。李白《望天門山》有“兩岸青山相對出”句。這些都是描寫一種疑動的境界。但,在曲子歌辭里卻並不多見。而此篇寫得又早,彌覺可貴。煞尾又說:“子細看山山不動,是船行。”兜底點破,未免失之過於直露。

這首詞上片寫啟航、揚帆的經過,下片敘行船所見。乍看起來仿佛純在寫景,隻字未及船夫的心情。其實不然。詩貴含蓄。黃侃《文心雕龍札記》載張戒《歲寒堂詩話》引劉勰語,“情在詞外曰隱。”所謂“隱”,不是一目了然的正面直說,而是借物達意,深文隱蔚,餘味曲包。這首詞在藝術上的成功之處正在於它藉助行船及舟中人所見情景的生動描畫,以輕快的節奏,傳達出船夫愉悅的心情。押韻自由,“行”字韻重複又重複,卻又非獨木橋體,這是早期民間詞的特點。

標籤:宋詞三百首婉約寫景

詩詞推薦

  • 天淨沙·秋思

    馬致遠元代〕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浣溪沙·五兩竿頭風欲原文_浣溪沙·五兩竿頭風欲的賞析_古詩文
  • 祝英台近 晚春

    辛棄疾宋代〕寶釵分,桃葉渡, 煙柳暗南浦。 怕上層樓,十日九風雨。 斷腸片片飛紅,都無人管,倩誰喚流鶯聲住? 鬢
    浣溪沙·五兩竿頭風欲原文_浣溪沙·五兩竿頭風欲的賞析_古詩文
  • 偶題

    朱熹宋代〕門外青山翠紫堆,幅巾終日面崔嵬。只看雲斷成飛雨,不道雲從底處來。
    浣溪沙·五兩竿頭風欲原文_浣溪沙·五兩竿頭風欲的賞析_古詩文
  • 畫堂春·雨中杏花

    陳子龍明代〕輕陰池館水平橋,一番弄雨花梢。微寒著處不勝嬌,此際魂銷。  憶昔青門堤外,粉香零亂朝朝。玉顏寂寞淡紅
    浣溪沙·五兩竿頭風欲原文_浣溪沙·五兩竿頭風欲的賞析_古詩文
  • 狼山觀海

    王安石宋代〕萬里崑崙誰鑿破,無邊波浪拍天來。曉寒雲霧連窮嶼,春暖魚龍化蟄雷。閬苑仙人何處覓?靈槎使者幾時回?遨遊
  • 鷓鴣天·博山寺作

    辛棄疾宋代〕不向長安路上行。卻教山寺厭逢迎。味無味處求吾樂,材不材間過此生。寧作我,豈其卿。人間走遍卻歸耕。一松
    浣溪沙·五兩竿頭風欲原文_浣溪沙·五兩竿頭風欲的賞析_古詩文
  • 綺羅香·詠春雨

    史達祖宋代〕做冷欺花,將煙困柳,千里偷催春暮。盡日冥迷,愁里欲飛還在。驚粉重、蝶宿西園,喜泥潤、燕歸南浦。最妨它
    浣溪沙·五兩竿頭風欲原文_浣溪沙·五兩竿頭風欲的賞析_古詩文
  • 燕山亭·北行見杏花

    趙佶宋代〕裁剪冰綃,輕疊數重,淡著燕脂勻注。新樣靚妝,艷溢香融,羞殺蕊珠宮女。易得凋零,更多少無情風雨。愁苦!
    浣溪沙·五兩竿頭風欲原文_浣溪沙·五兩竿頭風欲的賞析_古詩文
  • 卜運算元·見也如何暮

    石孝友宋代〕見也如何暮。別也如何遽。別也應難見也難,後會難憑據。去也如何去。住也如何住。住也應難去也難,此際難分
    浣溪沙·五兩竿頭風欲原文_浣溪沙·五兩竿頭風欲的賞析_古詩文
  • 山坡羊·驪山懷古

    張養浩元代〕驪山四顧,阿房一炬,當時奢侈今何處?只見草蕭疏,水縈紆。至今遺恨 * 樹。列國周齊秦漢楚,贏,都變做了
    浣溪沙·五兩竿頭風欲原文_浣溪沙·五兩竿頭風欲的賞析_古詩文
  •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蘇軾宋代〕參橫斗轉欲三更,苦雨終風也解晴。雲散月明誰點綴,天容海色本澄清。空餘魯叟乘桴意,粗識軒轅奏樂聲。九死
  • 峽江寺飛泉亭記

    袁枚清代〕餘年來觀瀑屢矣,至峽江寺而意難決舍,則飛泉一亭為之也。  凡人之情,其目悅,其體不適,勢不能久留。天
  • 潼關河亭

    薛逢唐代〕重崗如抱岳如蹲,屈曲秦川勢自尊。天地並功開帝宅,山河相湊束龍門。櫓聲嘔軋中流度,柳色微茫遠岸村。滿眼
    浣溪沙·五兩竿頭風欲原文_浣溪沙·五兩竿頭風欲的賞析_古詩文
  • 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應制得枝字

    韋安石唐代〕重九開秋節,得一動宸儀。金風飄菊蕊,玉露泫萸枝。 睿覽八紘外,天文七曜披。臨深應在即,居高豈忘危。
  • 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

    晏殊宋代〕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台,[1]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浣溪沙·五兩竿頭風欲原文_浣溪沙·五兩竿頭風欲的賞析_古詩文
  • 採桑子·何人解賞西湖好

    歐陽修宋代〕何人解賞西湖好,佳景無時。飛蓋相追。貪向花間醉玉卮。誰知閒憑闌乾處,芳草斜暉。水遠煙微。一點滄洲白鷺
    浣溪沙·五兩竿頭風欲原文_浣溪沙·五兩竿頭風欲的賞析_古詩文
  • 酷相思·月掛霜林寒欲

    程垓宋代〕月掛霜林寒欲墜。正門外、催人起。奈離別、如今真箇是。欲住也、留無計。欲去也、來無計。馬上離魂衣上淚。
  • 行台閒詠

    石玠〔明代〕清於池水淨於苔,會府潭潭暫作台。夜月半庭人未宿,春雲滿眼杏將開。榆關道路猶堪走,麟閣功勳豈易陪。莫信
  • 山中四詠

    佚名明代〕我愛山中春,蒼崖鳥一聲。桃花源里住,罕見問津人。我愛山中夏,空冥花雨下。行吟屐齒肥,樹色麗四野。我愛
  • 望江南·天上月

    佚名五代〕天上月,遙望似一團銀。夜久更闌風漸緊。與奴吹散月邊雲。照見負心人。
    浣溪沙·五兩竿頭風欲原文_浣溪沙·五兩竿頭風欲的賞析_古詩文
浣溪沙·五兩竿頭風欲原文_浣溪沙·五兩竿頭風欲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