苕之華

作者:佚名 朝代:先秦

苕之華原文

苕之華,芸其黃矣。心之憂矣,維其傷矣!

苕之華,其葉青青。知我如此,不如無生!

牂羊墳首,三星在罶。人可以食,鮮可以飽!

詩詞問答

問:苕之華的作者是誰?答:佚名
問:苕之華寫於哪個朝代?答:先秦
問:苕之華是什麼體裁?答:詩經·小雅·魚藻之什
問:佚名的名句有哪些?答:佚名名句大全

譯文和注釋

譯文
凌霄開了花,花兒黃又黃。內心真憂愁,痛苦又悲傷!
凌霄開了花,葉子青又青。知道我這樣,不如不降生!
母羊頭特大,魚簍映星光。人有食可吃,豈望飽肚腸!

注釋
苕(tiáo):植物名,又叫凌霄或紫葳,夏季開花。華:同“花”。
芸(yún)其:芸然,一片黃色的樣子。
維其:何其。
牂(zāng)羊:母羊。墳首:頭大。
三星:泛指星光。罶(liǔ):捕魚的竹器。
鮮(xiǎn):少。

詩文賞析

全詩三章,前兩章開頭兩句互文見義,說苕華盛開,一片黃色,葉子青青,沃若蔥蘢。這兩句詩人以所見苕的花、葉起興,苕葉青花黃,充滿生機,而荒年的人民呢,卻難以為生。詩人由聯想導入感慨,兩章詩的結尾兩句即是所感。詩人痛心身處荒年,人們在飢餓中掙扎,九死一生,難有活路,反不如苕一類植物,活得自在,生命旺盛。為此,他心裡憂傷不已,竟至於覺得最大的遺憾就是降生到這個世界上來。天地之下,本以人為貴,今反而羨慕無知覺的植物,乃至說出“不如無生”的話,實在悲哉痛哉,憤極恨極。

前兩章儘管詩人感情激切,難以壓抑的憂憤,幾如烈火噴射而出,但是這一憂憤產生的原因,還是隱含在比興之中,到第三章才加以揭示。“牂羊”兩句確如清方玉潤所說“造語甚奇”(《詩經原始》)。正因為“奇”,所以舊說紛紜,多不得要領。其實這是詩人訴說憂憤的原因,意思是說:荒年無物可食,宰母羊吧,可是它瘦弱得只剩下一個大頭;打魚吧,水中捕魚的竹器中只有星光不見魚。最後兩句“人可以食,鮮可以飽”是最沉痛的呼號,人 * ,同類相殘,本已慘絕人寰,可是此詩卻說,即使人可以吃,而剩下的人已經很少了,而且還可以想見,吃草的羊都已瘦得無肉可吃,何況飢餓已久的人呢。不消說個個枯瘦如柴,就是把這為數不多的人全吃了,也難以飽肚子的。說得何等毛骨悚然,把慘景更推進了一步,較之唐人所寫的“足歲江南旱,衢州人食人”(白居易《輕肥》)的詩句更加怵目驚心,不忍卒讀。對於這兩句話王照圓還特地記下她聞見的一段事實,加以印證,其文說:“東省乙巳、丙午三四年,數百里赤地不毛,人皆相食。鬻男賣女者,廉其價不得售,率枕藉而死。目所親睹,讀此詩為之太息彌日。”並自注云:“巳、午間,山左人相食。默人與其兄鶴嵐先生談詩及此篇,乃曰:‘人可以食’,食人也;‘鮮可以飽’,人瘦也。此言絕痛,附記於此。”可見,此詩所反映的周代殘酷的社會現實與人民苦難,在長期封建社會裡是具有普遍性的,這充分顯示了《詩經》現實主義精神的力量。

標籤:詩經生活

詩詞推薦

  • 斗百花·滿搦宮腰纖細

    柳永宋代〕滿搦宮腰纖細,年紀方當笄歲。剛被風流沾惹,與合垂楊雙髻。初學嚴妝,如描似削身材,怯雨羞雲情意。舉措多
  • 問劉十九

    白居易唐代〕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 十月之交

    佚名先秦〕十月之交,朔月辛卯。日有食之,亦孔之醜。彼月而微,此日而微;今此下民,亦孔之哀。日月告凶,不用其行。
  • 季札觀周樂 / 季札觀樂

    左丘明先秦〕吳公子札來聘。……請觀於周樂。使工為之歌《周南》、《召南》,曰:“美哉!始基之矣,猶未也,然勤而不怨
  • 秋夜喜遇王處士

    王績唐代〕北場芸藿罷,東皋刈黍歸。相逢秋月滿,更值夜螢飛。
  • 關雎

    佚名先秦〕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苕之華原文_苕之華的賞析_古詩文
  • 蒹葭

    佚名先秦〕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 雞鳴

    佚名先秦〕雞既鳴矣,朝既盈矣。匪雞則鳴,蒼蠅之聲。東方明矣,朝既昌矣。匪東方則明,月出之光。蟲飛薨薨,甘與子同
    苕之華原文_苕之華的賞析_古詩文
  • 堤上行二首

    劉禹錫唐代〕酒旗相望大堤頭,堤下連檣堤上樓。日暮行人爭渡急,槳聲幽軋滿中流。江南江北望煙波,入夜行人相應歌。《桃
    苕之華原文_苕之華的賞析_古詩文
  • 車攻

    佚名先秦〕我車既攻,我馬既同。四牡龐龐,駕言徂東。田車既好,田牡孔阜。東有甫草,駕言行狩。之子於苗,選徒囂囂。
  • 羌村三首

    杜甫唐代〕崢嶸赤雲西,日腳下平地。柴門鳥雀噪,歸客千里至。妻孥怪我在,驚定還拭淚。世亂遭飄蕩,生還偶然遂。鄰人
  • 善哉行·其一

    曹丕魏晉〕上山採薇,薄暮苦飢。溪谷多風,霜露沾衣。野雉群雊,猿猴相追。還望故鄉,郁何壘壘!高山有崖,林木有枝。
  • 桃花庵歌

    唐寅明代〕桃花塢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賣酒錢。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換來花下眠;半醒
    苕之華原文_苕之華的賞析_古詩文
  • 戲問花門酒家翁

    岑參唐代〕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壺百瓮花門口。道傍榆莢仍似錢,摘來沽酒君肯否。
  • 社日

    張演唐代〕鵝湖山下稻梁肥,豚柵雞棲對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
  • 絲衣

    佚名先秦〕絲衣其紑,載弁俅俅。自堂徂基,自羊徂牛,鼐鼎及鼒,兕觥其觩。旨酒思柔。不吳不敖,胡考之休。
  • 麟之趾

    佚名先秦〕麟之趾,振振公子,於嗟麟兮。麟之定,振振公姓,於嗟麟兮。麟之角,振振公族,於嗟麟兮。
    苕之華原文_苕之華的賞析_古詩文
  • 放鶴亭記

    蘇軾宋代〕熙寧十年秋,彭城大水。雲龍山人張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遷於故居之東,東山之麓。升高而望
  • 殷其雷

    佚名先秦〕殷其雷,在南山之陽。何斯違斯,莫敢或遑?振振君子,歸哉歸哉!殷其雷,在南山之側。何斯違斯,莫敢遑息?
  • 書邊事

    張喬唐代〕調角斷清秋,征人倚戍樓。春風對青冢,白日落梁州。大漠無兵阻,窮邊有客游。蕃情似此水,長願向南流。
    苕之華原文_苕之華的賞析_古詩文
苕之華原文_苕之華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