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揚子江

作者:孟浩然 朝代:唐代

渡揚子江原文

桂楫中流望,京江兩畔明。
林開揚子驛,山出潤州城。
海盡邊陰靜,江寒朔吹生。
更聞楓葉下,淅瀝度秋聲。

詩詞問答

問:渡揚子江的作者是誰?答:孟浩然
問:渡揚子江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渡揚子江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問:孟浩然的名句有哪些?答:孟浩然名句大全

孟浩然渡揚子江書法欣賞

孟浩然渡揚子江書法作品欣賞
渡揚子江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船行到江心的時候抬頭遠望,只見兩岸的景色清晰地映照在遼闊的水面上。

揚子驛蓋在樹林的開闊處,而對面的潤州城則矗立在群山中。

海的盡頭岸邊上陰暗幽靜,江面上來自北方的秋風吹起了陣陣的寒意。

在楓葉掉落的淅瀝聲中,帶來了秋天的訊息。

譯文二

船行到揚子江中心四面張望,江面風平浪靜,兩岸景物歷歷在目。
船向前行,樹木從視線中移開,出現了揚子江畔的驛站;山峰漸漸退去後,顯現出潤州城。
江的盡頭入海口平靜安謐;秋深江水生寒有如北風生。
更聽到楓葉蕭蕭而落下的聲音,這就是淅淅瀝瀝的秋聲。

注釋

揚子江:流經揚州、鎮江一帶的長江稱揚子江。因有揚子津渡口,所以從隋煬帝時起,南京以下長江水域,即稱為揚子江。近代則通稱長江為揚子江。

桂楫:用桂木做成的船槳。指船隻。中流:渡水過半。指江心。

空波:廣大寬闊的水面。明:清晰。

揚子驛:即揚子津渡口邊上的驛站,在長江北岸。屬江蘇省江都縣。

潤州城:在長江南岸,與揚子津渡口隔江相望。屬江蘇省鎮江縣。

邊陰靜:指海邊陰暗幽靜。陰靜:平靜、安謐。

朔吹:指北風。吹讀第四聲,原作合奏的聲音解,此處指北風的呼呼聲。

淅瀝:指落葉的聲音。度:傳過來。

詩文賞析

這是詩人從長江北岸的揚子驛坐船渡江到南岸的感懷之作。此詩寫的是秋景:船兒隨波漂流,晚秋的天空與水都很清淨,揚子驛在樹林中閃現出來,潤州坐臥在起伏的山岡之中,海邊和江邊都是寒意濃濃,楓樹葉落,傳來淅瀝之聲。從江北的“林開揚子驛”到江南的“山出潤州城”,讀者似乎看見一條渡船正由北向南開來,還分明見到了詩人立在船頭前後眺望的形象。末二句寫船近江南,秋聲淅瀝,用一“度”字,很形象地寫出了岸上落葉聲飄過江面,送進船上詩人耳中的情景。全詩以“望”字貫通全篇,情文並茂,畫面清新,構思巧妙,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

當年曹操在廣陵(今揚州市)看到長江水面遼闊,水勢洶湧,直呼為“天塹”,是“天之所以限南北也”。宋朝以前政治、文化、經濟的中心在黃河流域的河南、山西、陝西一帶,長江下游以南的地區尚少開發,所以常被視為邊陲地區,對做官的人來說,派赴江南是一件無可奈何的事,詩人也不例外。這首詩的前四句寫景還算平穩,沒有情緒上的反應,但是到了後四句情緒就開始波動了。他到了南岸,發現江邊是荒涼陰暗的,江風帶有寒氣,再加上落葉淅瀝的楓樹林,詩人突然感受到蕭瑟的秋天來了。其實秋天是由北而南的,詩人在揚子驛的時候沒有察覺,而到了對岸就感受到這股秋意,這是有原因的。說起來他不是害怕節氣上的秋天,而是擔心前程上的寒意,因此觸景傷情,興起無名的煩惱,這是受到“得失心”的影響。

標籤:寫景秋天

詩詞推薦

  • 秋行

    徐璣宋代〕戛戛秋蟬響似箏,聽蟬閒傍柳邊行。小溪清水平如鏡,一葉飛來浪細生。
  • 小桃紅·碧湖湖上柳陰陰

    楊果元代〕碧湖湖上柳陰陰,人影澄波浸,常記年時歡花飲。到如今,西風吹斷迴文錦。羨他一對,鴛鴦飛去,殘夢蓼花深。
  • 秋江寫望

    林逋宋代〕蒼茫沙嘴鷺鷥眠,片水無痕浸碧天。最愛蘆花經雨後,一蓬煙火飯魚船。
    渡揚子江原文_渡揚子江的賞析_古詩文
  • 寄揚州韓綽判官

    杜牧唐代〕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 * 。
    渡揚子江原文_渡揚子江的賞析_古詩文
  • 【正宮】塞鴻秋·代人作

    貫雲石元代〕戰西風幾點賓鴻至,感起我南朝千古傷心事。展花箋欲寫幾句知心事,空教我停霜毫半晌無才思。往常得興時,一
  • 宿山寺

    賈島唐代〕眾岫聳寒色,精廬向此分。流星透疏木,走月逆行雲。絕頂人來少,高松鶴不群。一僧年八十,世事未曾聞。
  • 客夜

    杜甫唐代〕客睡何曾著,秋天不肯明。捲簾殘月影,高枕遠江聲。計拙無衣食,途窮仗友生。老妻書數紙,應悉未歸情。
    渡揚子江原文_渡揚子江的賞析_古詩文
  • 倦夜

    杜甫唐代〕竹涼侵臥內,野月滿庭隅。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無。暗飛螢自照,水宿鳥相呼。萬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 采練曲

    王昌齡唐代〕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渡揚子江原文_渡揚子江的賞析_古詩文
  • 郢門秋懷

    李白唐代〕郢門一為客,巴月三成弦。朔風正搖落,行子愁歸旋。杳杳山外日,茫茫江上天。人迷洞庭水,雁度瀟湘煙。清曠
    渡揚子江原文_渡揚子江的賞析_古詩文
  • 汾山驚秋

    蘇廷碩唐代〕北風吹白雲,萬里渡河汾。心緒逢搖落,秋聲不可聞。
    渡揚子江原文_渡揚子江的賞析_古詩文
  • 鳳棲梧·霜樹重重青嶂

    趙可宋代〕霜樹重重青嶂小,高棟飛雲,正在霜林杪。九日黃花才過了,一尊聊慰秋容老。翠色有無眉淡掃。身在西山,卻愛
  • 幽州夜飲

    張說唐代〕涼風吹夜雨,蕭瑟動寒林。正有高堂宴,能忘遲暮心。軍中宜劍舞,塞上重笳音。不作邊城將,誰知恩遇深。
    渡揚子江原文_渡揚子江的賞析_古詩文
  • 江上秋懷

    李白唐代〕餐霞臥舊壑,散發謝遠遊。山蟬號枯桑,始復知天秋。朔雁別海裔,越燕辭江樓。颯颯風卷沙,茫茫霧縈洲。黃雲
  • 登新平樓

    李白唐代〕去國登茲樓,懷歸傷暮秋。天長落日遠,水淨寒波流。秦雲起嶺樹,胡雁飛沙洲。蒼蒼幾萬里,目極令人愁。
    渡揚子江原文_渡揚子江的賞析_古詩文
  • 滿江紅·題碧梧翠竹送李陽春

    張寧〔明代〕一曲清商,人別後、故園幾度。想翠竹、碧梧風采,舊遊何處。三徑西風秋共老,滿庭疏雨春都過。看蒼苔、白石
  • 虞美人·寄公度

    舒亶宋代〕芙蓉落盡天涵水,日暮滄波起。背飛雙燕貼雲寒,獨向小樓東畔、倚闌看。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滿長安道。故人
  • 題玄武禪師屋壁(屋在中江大雄山)

    杜甫唐代〕何年顧虎頭,滿壁畫瀛州。赤日石林氣,青天江海流。錫飛常近鶴,杯度不驚鷗。似得廬山路,真隨惠遠遊。
  • 灞上秋居

    馬戴唐代〕灞原風雨定,晚見雁行頻。落葉他鄉樹,寒燈獨夜人。空園白露滴,孤壁野僧鄰。寄臥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渡揚子江原文_渡揚子江的賞析_古詩文
  • 代父送人之新安

    陸娟明代〕津亭楊柳碧毿毿,人立東風酒半酣。萬點落花舟一葉,載將春色過江南。
渡揚子江原文_渡揚子江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