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園春 題潮陽張許二公廟

作者:文天祥 朝代:宋代

沁園春 題潮陽張許二公廟原文

為子死孝,為臣死忠,死又何妨。
自光岳氣分,士無全節,君臣義缺,誰負剛腸。
罵賊睢陽,愛君許遠,留得聲名萬古香。
後來者,無二公之操,百鍊之鋼。
人生翕欻雲亡。
好烈烈轟轟做一場。
使當時賣國,甘心降虜,受人唾罵,安得留芳。
古廟幽沈,儀容儼雅,枯木寒鴉幾夕陽。
郵亭下,有奸雄過此,仔細思量。

詩詞問答

問:沁園春 題潮陽張許二公廟的作者是誰?答:文天祥
問:沁園春 題潮陽張許二公廟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沁園春 題潮陽張許二公廟是什麼體裁?答:詞
問:文天祥的名句有哪些?答:文天祥名句大全

譯文和注釋

譯文
  做兒子的能解節於孝,做臣子的能解節於忠,那就是解得其所。安史亂起,正氣崩解,不見盡忠報國之士,反多無恥降敵之徒,士風不振,大義不存。張巡罵賊寇直到雙眼出血,許遠溫文爾雅愛君能守解節,他們都留夠萬古芳名。後來的人已經沒有他們那樣的操守,那種如百鍊精鋼似的精誠。
  人生短促,轉眼生離解別。更應該轟轟烈烈做一番為國為民的事業。如果他們當時甘心投降賣國,則必受人唾罵,以至遺臭萬年,又怎么能夠流芳百世呢?雙廟幽邃深沉,二公塑像莊嚴典雅。夕陽夠寒鴉枯木示萬物易衰,而古廟不改。郵亭夠,如有奸雄經過,面對先烈,則當仔細思量、反躬自省。

注釋
潮陽:今廣東潮陽縣。
文天祥主張以孔孟之道立身行事。這三句就不出應該為忠、孝而解。
光岳:高大的山。光岳氣分:指國土分裂,即亡國。君臣義缺:指君臣之間欠缺大義。剛腸:指堅貞的節操。這四句是說自宋室淪喪以來,士大夫不能保全節操,君臣之間欠缺大義,是誰辜負了凜然不屈、剛正不阿的品德。
張巡:與睢陽(今河南商丘縣)太守許遠共守危城,城陷後兩人先後被害,他們英勇抗敵,寧解不屈的精神受到後人敬仰。
後來者:指以後的士大夫。操:操守。
翕歘(音唏噓):即倏忽,如火光之一現。雲亡:解去。“雲”字無義。
古廟:即張、許公廟。儀容:指張、許兩人的塑像。
郵亭:古代設在沿途、供給公家送文書及旅客歇宿的會館。這三句是對賣國投降的宋末奸臣的警告。

詩文賞析


唐玄宗天寶年間,安祿山起兵叛亂,張巡、許遠在睢陽(今河南商丘),死拒叛兵。使江淮得一屏障,支援平叛戰爭。元和十四年,韓愈因諫遭貶,赴潮州任刺史,在潮州作出很多好事。韓愈曾撰寫《張中丞傳後敘 》,表彰張許功烈事 。後來潮州人感念韓愈,建書院、廟 祀,並為張許建立祠廟,選址縣東郊東山山麓。南宋時,文天祥駐兵潮陽,拜謁張許廟,因感而發,作此詞。
“為子死孝,為臣死忠,死又何妨”。起筆突兀,如兩個擎天大柱。子死於孝,臣死於忠,此二句蘊含儒家思想本原。《易·序卦》中講:“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萬物然後有男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有父子然後有君臣 。”儒家認為孝之意義在於不忘生命之本源,是道德之根本。忠是孝的延伸,是大孝。德二年(1276)正月二十日天祥出使元營被扣留 ,次日謝太后派宰相賈餘慶等赴元營奉降表,天祥即抗節不屈 ,其《指南錄·使北》有詩曰:“初修降表我無名,不是隨班拜舞人。誰遣附庸祈請使?要教索虜識忠臣 。”可見天祥之為臣死忠,並非忠於一家一姓 ,而是忠於民族祖國 。這和儒家講忠孝,但不主張愚忠、愚孝的思想很契合。人能死孝死忠,大本已立,“死又何妨,”視死如歸。以一段震古鑠今之絕大議論起筆,下邊遂轉入盛讚張許 。“自光岳氣分,士無全節;君臣義缺,誰負剛腸 ”,四句扇對,筆力精銳。光有三光 ,月為五嶽 。天祥《正氣歌》云:“天地有正氣 ,雜然賦流形 。在地為河嶽,在天為日星 ”,與此文旨意相通。安史亂起,降叛者眾,其情痛極。然有張許,堂堂正氣,令人振奮。“ 罵賊張巡 ,愛君許遠 ,留取聲名萬古香 ”。
張許二公 ,血戰睢陽 ,至死不降 ,“ 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 ”。張巡每次與叛軍交手大呼罵賊,眥裂血面,嚼齒皆碎,奈獨木難撐,被攻陷城池,當面痛罵叛軍,叛軍用刀抉其口。許遠是位寬厚長者,貌如其心 。最終兩人從容就義 。張許性格不同而同一節義,僅此兩句 ,該畫簡練有力。“留取聲名萬古香”,張許肉軀雖死,但精神長存。語意高邁積極,突出張許取義成仁精神 。“香”字下得亦好,表達出天祥對二公無限欽仰之情。“後來者,無二公之操,”後來者三字 ,遂將詞情從唐代一筆帶至今日 ,用筆頗為裕如。當宋亡之際,叛國投降者不勝枚舉,上自“臣妾僉名謝太清”之謝後,下至賈餘慶之流。故天祥感慨深沉如此。“二公之操,百鍊之鋼”,對仗歇拍,筆力精健。
“人生翕炎雲亡。好烈烈轟轟做一場 ”。緊承上意,更以絕大議論,襯出儒家人生哲學,和起筆相輝映。翕炎欠意為短促。人生匆匆,轉眼即逝,更應當轟轟烈烈做一場為國為民之事業 !《易·乾傳 》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儒家重生命而不重死,尤重精神生命之自強不息,生生無已。文氏在其文中也多有此意,如《御試策一道》云:“言不息之理者,莫如《大易》,莫如《中庸 》。《大易》之道,乃歸之自強不息 ,《中庸 》之道 ,乃歸之不息則久 。”在《題戴行可進學篇 》云:“君子所以進者無他,法天行而已矣。”抒發自強不息之精神。“使當時賣國,甘心降虜,受人唾罵 ,安得流芳”。假使當時張許二公貪生怕死,賣國降虜,將受人唾罵,遺臭萬年,焉能流芳百世?《孟子·告子上》云:“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 。”天祥在此段中對張許二公之讚許正如此意。
“古廟幽沉,儀容儼雅,枯木寒鴉幾夕陽 ”。雙廟廟貌幽邃深沉 ,二公塑像儀容莊嚴典雅 ,栩栩如生。又當夕陽西下,寒鴉在枯木間哀婉啼哭。枯木寒鴉夕陽,意味著無限流逝之時間。讓世人油然而生人生易老之哀感。天祥卻以之寫出精神生命之不朽。枯木雖枯,夕陽將夕,自然物象之易衰易變,卻可反襯出古廟之依然不改,儀容之栩栩如生,可見世事自有公道,忠臣孝子雖死猶榮。文氏此詞重在議論但情寓於景,反襯主題 ,詞情便覺神致超逸 ,真神來之筆也。“郵亭下,有奸雄過此,仔細思量”。而對浩然之二公,如有奸雄路過雙廟,當愧然自省。結筆寓意深刻 ,盼橫流巨惡,良知應未完全泯滅,有可悟之時。但亦可見其對當時滔滔者天下皆是賣 * 痛憤之巨。這首詞是文天祥的一首不朽傑作。天祥尚有古人之氣節和忠義精神,他被執大都之後,從容就義。他曾留筆:成仁取義,“而今而後,庶幾無愧。”全詞深蘊儒學思想,為中國文化精神的實踐者。
這首詞在藝術上也達到很高境界。全詞以議論立意 ,同抒情結體 ,既有具體形象之美,又有抽象之美。在抒情中蘊含從容嫻雅和剛健之美。文中多用對句,句句整齊,筆筆精銳。情景交融,融景入情,極為優美。正如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所評價得那樣:“文文山詞,風骨甚高,亦有境界,遠在聖與、叔復、公謹諸公之上。”其論甚為公允。

標籤:讚美愛國

詩詞推薦

  • 月下笛

    姜夔宋代〕與客攜壺,梅花過了,夜來風雨。幽禽自語。啄香心,度牆去。春衣都是柔荑剪,尚沾惹、殘茸半縷。悵玉鈿似掃
  • 叔于田

    佚名先秦〕叔于田,巷無居人。豈無居人?不如叔也。洵美且仁。叔於狩,巷無飲酒。豈無飲酒?不如叔也。洵美且好。叔適
    沁園春 題潮陽張許二公廟原文_沁園春 題潮陽張許二公廟的賞析_古詩文
  • 送李判官赴東江

    王維唐代〕聞道皇華使,方隨皂蓋臣。封章通左語,冠冕化文身。樹色分揚子,潮聲滿富春。遙知辨璧吏,恩到泣珠人。
    沁園春 題潮陽張許二公廟原文_沁園春 題潮陽張許二公廟的賞析_古詩文
  • 送歐陽推官赴華州監酒

    蘇軾宋代〕我觀文忠公,四子皆超越。仲也珠徑寸,照夜光如月。好詩真脫兔,下筆先落鶻。知音如周郎,議論亦英發。文章
  • 江梅引·憶江梅

    洪皓宋代〕歲在壬戌,甫臨長至,張總侍御邀飲。眾賓皆退,獨留少款。侍婢歌江梅引,有“念此情、家萬里”之句,仆曰:
  • 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

    李煜唐代〕人生愁恨何能免,銷魂獨我情何限。故國夢重歸,覺來雙淚垂。高樓誰與上,長記秋晴望。往事已成空,還如一夢
    沁園春 題潮陽張許二公廟原文_沁園春 題潮陽張許二公廟的賞析_古詩文
  • 賀新郎

    劉學箕宋代〕往事何堪說。念人生、消磨寒暑,漫營裘葛。少日功名頻看鏡,綠鬢鬅鬙未雪。漸老矣、愁生華髮。國恥家讎何年
  • 十樣花·陌上風光濃處

    李彌遜宋代〕陌上風光濃處。第一寒梅先吐。待得春來也,香銷減,態凝佇。百花休謾妒。陌上風光濃處。繁杏枝頭春聚。艷態
    沁園春 題潮陽張許二公廟原文_沁園春 題潮陽張許二公廟的賞析_古詩文
  • 添字醜奴兒·窗前誰種芭蕉樹

    李清照宋代〕窗前誰種芭蕉樹,陰滿中庭。陰滿中庭。葉葉心心,舒捲有餘清。(餘清 一作:情)傷心枕上三更雨,點滴霖霪
  • 秋柳(四首選—)

    王士禎清代〕秋來何處最銷魂?殘照西風白下門。他日差池春燕影,只今憔悴晚煙痕。愁生陌上黃聰曲,夢遠江南烏夜村。莫聽
    沁園春 題潮陽張許二公廟原文_沁園春 題潮陽張許二公廟的賞析_古詩文
  • 奉和令公綠野堂種花

    白居易唐代〕綠野堂開占物華,路人指道令公家。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
    沁園春 題潮陽張許二公廟原文_沁園春 題潮陽張許二公廟的賞析_古詩文
  • 三月二十七日夜醉中作

    陸游宋代〕前年膾鯨東海上,白浪如山寄豪壯。去年射虎南山秋,夜歸急雪滿貂裘。今年摧頹最堪笑,華發蒼顏羞自照。誰知
  • 水調歌頭·多景樓

    陸游宋代〕江左占形勝,最數古徐州。連山如畫,佳處縹渺著危樓。鼓角臨風悲壯,烽火連空明滅,往事憶孫劉。千里曜戈甲
  • 荊軻刺秦王

    佚名兩漢〕秦將王翦破趙,虜趙王,盡收其地,進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懼,乃請荊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
  • 翠樓

    范成大宋代〕在秦樓之北,樓上下皆飲酒者。連衽成帷迓漢官,翠樓沽酒滿城歡。白頭翁媼相扶拜,垂老從今幾度看。
  • 夕次蒲類津(一作晚泊蒲類)

    駱賓王唐代〕二庭歸望斷,萬里客心愁。山路猶南屬,河源自北流。晚風連朔氣,新月照邊秋。灶火通軍壁,烽煙上戍樓。龍庭
  • 燭之武退秦師

    左丘明先秦〕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晉軍函陵,秦軍氾南。  佚之狐言於鄭伯曰:“國危矣,若使燭
  • 生查子·三尺龍泉劍

    佚名〔〕三尺龍泉劍,匣里無人見。一張落雁弓,百支金花箭。為國竭忠貞,苦處曾征戰。先望立功勳,後見君王面。
    沁園春 題潮陽張許二公廟原文_沁園春 題潮陽張許二公廟的賞析_古詩文
  • 廉頗藺相如列傳(節選)

    司馬遷兩漢〕廉頗者,趙之良將也。趙惠文王十六年,廉頗為趙將伐齊,大破之,取陽晉,拜為上卿,以勇氣聞於諸侯。藺相如
  • 駒支不屈於晉

    左丘明先秦〕會於向,將執戎子駒支。范宣子親數諸朝。曰:“來,姜戎氏。昔秦人迫逐乃祖吾離於瓜州,乃祖吾離被苫蓋,蒙
沁園春 題潮陽張許二公廟原文_沁園春 題潮陽張許二公廟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