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論

作者:蘇洵 朝代:宋代

管仲論原文

管仲相桓公,霸諸侯,攘夷狄,終其身齊國富強,諸侯不敢叛。管仲死,豎刁、易牙、開方用,威公薨於亂,五公子爭立,其禍蔓延,訖簡公,齊無寧歲。夫功之成,非成於成之日,蓋必有所由起;禍之作,不作於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故齊之治也,吾不曰管仲,而曰鮑叔。及其亂也,吾不曰豎刁、易牙、開方,而曰管仲。何則?豎刁、易牙、開方三子,彼固亂人國者,顧其用之者,威公也。夫有舜而後知放四凶,有仲尼而後知去少正卯。彼威公何人也?顧其使威公得用三子者,管仲也。仲之疾也,公問之相。當是時也,吾意以仲且舉天下之賢者以對。而其言乃不過曰:豎刁、易牙、開方三子,非人情,不可近而已。

嗚呼!仲以為威公果能不用三子矣乎?仲與威公處幾年矣,亦知威公之為人矣乎?威公聲不絕於耳,色不絕於目,而非三子者則無以遂其欲。彼其初之所以不用者,徒以有仲焉耳。一日無仲,則三子者可以彈冠而相慶矣。仲以為將死之言可以縶威公之手足耶?夫齊國不患有三子,而患無仲。有仲,則三子者,三匹夫耳。不然,天下豈少三子之徒哉?雖威公幸而聽仲,誅此三人,而其餘者,仲能悉數而去之耶?嗚呼!仲可謂不知本者矣。因威公之問,舉天下之賢者以自代,則仲雖死,而齊國未為無仲也。夫何患三子者?不言可也。五伯莫盛於威、文,文公之才,不過威公,其臣又皆不及仲;靈公之虐,不如孝公之寬厚。文公死,諸侯不敢叛晉,晉習文公之餘威,猶得為諸侯之盟主百餘年。何者?其君雖不肖,而尚有老成人焉。威公之薨也,一亂塗地,無惑也,彼獨恃一管仲,而仲則死矣。

夫天下未嘗無賢者,蓋有有臣而無君者矣。威公在焉,而曰天下不復有管仲者,吾不信也。仲之書,有記其將死論鮑叔、賓胥無之為人,且各疏其短。是其心以為數子者皆不足以托國。而又逆知其將死,則其書誕謾不足信也。吾觀史鰌,以不能進蘧伯玉,而退彌子瑕,故有身後之諫。蕭何且死,舉曹參以自代。大臣之用心,固宜如此也。夫國以一人興,以一人亡。賢者不悲其身之死,而憂其國之衰,故必復有賢者,而後可以死。彼管仲者,何以死哉?

詩詞問答

問:管仲論的作者是誰?答:蘇洵
問:管仲論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管仲論是什麼體裁?答:文言文

注釋

  管仲作丞相輔佐桓公,稱霸於諸侯,排斥打擊夷、狄等異族,終其一生都使齊國富強,諸侯不敢背叛。管仲死後,豎刁、易牙、開方被重用。桓公死於宮廷內亂,五位公子爭搶君位,此禍蔓延,直到齊簡公,齊國無一年安寧。
  功業的完成,不是完成在成功之日,必然由一定的因素而引起;禍亂的發生,不是發作於作亂之時,也必有其根源而預兆。因此,齊國的安定強盛,我不說是由於管仲,而說是由於鮑叔。至於齊國的禍亂,我不說是由於豎刁、易牙、開方,而說是由於管仲。為什麼呢?豎刁、易牙、開方三人本就是亂國者,但重用他們的是齊桓公。有了舜才知道流放四凶,有了仲尼然後才知道殺掉少正卯,那桓公是什麼人,回頭看來,使桓公重用這三個人的是管仲啊!管仲病危時,桓公詢問丞相的人選。此時,我想管仲將推薦天下最賢能的人來作答,但他的話不過是“豎刁、易牙、開方三個人,不講人情,不能親近”罷了。
  唉,管仲以為桓公果然能夠不用這三個人嗎?管仲和桓公相處多年了,該知道他的為人了吧。桓公是個音樂不停歇於耳,美色不離開眼的人。如無此三人,就無法滿足他的欲望。他開始不重用他們,只是由於管仲在,一旦管仲沒了,這三人就彈冠相慶了。管仲以為自己的遺言就可束縛桓公嗎?齊國不怕有這三人,而是怕沒有管仲。有管仲在,那這三人只是普通人罷了。若不是這樣,天下難道缺跟這三人一樣的人嗎?即使桓公僥倖而聽了管仲的話,殺了這三個人,但其餘的這類人,管仲能一個也不剩地除掉他們嗎?唉!管仲是不懂得從根本上著眼的人啊!如果他乘著齊桓公詢問時,推薦天下賢人來代替自己,那么管仲雖死,齊國也不算是失去了管仲。這三人又有什麼可怕的,就是不提他們也可以啊!
  五霸中沒有比齊桓公、晉文公再強的了。晉文公的才能比不上齊桓公,他的大臣也都趕不上管仲。晉靈公暴虐,不如齊孝公寬厚。可晉文公死後,諸侯不敢背叛晉國。晉國承襲文公的餘威,還能在一百年里充當盟主。為什麼呢?因為它的君主雖不賢明,但是還有老成練達的大臣存在。桓公死後,齊國一敗塗地,這沒有什麼疑問奇啊!他僅依靠一個管仲,管仲卻死了。
  天下並非無賢人,確實是有賢臣而沒有明君。桓公在世時,就說天下再沒有管仲這樣的人才。我不相信。管仲的書里有記載他將死時論及鮑叔牙、賓胥無的為人,並列出他們各自的短處。這是他心中認為這幾個人都不能托以國家重任。而且預料自己將死。這部書實在是荒誕,不值得相信。我看史鰍,因為活著不能薦用蘧伯玉和斥退彌子瑕,為此有身後勸諫之事。蕭何臨死,推薦曹參代替自己。大臣的用心,本來應該如此啊!國家因一個人而興盛,一個人而滅亡。賢人不悲痛自己的死亡,而憂慮國家的衰敗。因此必須再推選出賢明的人來,然後才可以放心死去。那管仲,憑什麼可以死掉呢?

標籤:古文觀止議論寫人

詩詞推薦

  • 過永樂文長老已卒

    蘇軾宋代〕初驚鶴瘦不可識,旋覺雲歸無處尋。三過門間老病死。一彈指頃去來今。存亡慣見渾無淚,鄉井難忘尚有心。欲向
    管仲論原文_管仲論的賞析_古詩文
  • 寄贈薛濤

    元稹唐代〕錦江滑膩蛾眉秀,幻出文君與薛濤。言語巧偷鸚鵡舌,文章分得鳳凰毛。紛紛辭客多停筆,個個公卿欲夢刀。別後
  • 春光好·迎春

    吳綺〔清代〕春來也,是何時?沒人知。先到玉兒頭上,裊花枝。十二畫樓簾卷,紅妝笑語參差。爭向彩幡成隊去,看朱衣。
    管仲論原文_管仲論的賞析_古詩文
  • 李密陳情表

    金朋說宋代〕烏鳥私情雖孝懇,諛人藐主豈忠誠。堂堂在耙天潢派,何必陳情以偽名。
  • 諫太宗十思疏

    魏徵唐代〕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源不深而望流之遠,根不
  • 西施詠

    王維唐代〕艷色天下重,西施寧久微。朝為越溪女,暮作吳宮妃。賤日豈殊眾,貴來方悟稀。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羅衣。君寵
    管仲論原文_管仲論的賞析_古詩文
  • 孫泰

    佚名〔〕孫泰,山陽人也,少師皇甫穎,操守頗有古賢之風。泰妻即姨妹也。先是姨老矣,以二子為托,曰:“其長損一目
  • 王明君

    石崇魏晉〕我本漢家子,將適單于庭。辭決未及終,前驅已抗旌。仆御涕流離,轅馬悲且鳴。哀郁傷五內,泣淚沾朱纓。行行
  • 朋黨論

    歐陽修宋代〕臣聞朋黨之說,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大凡君子與君子以同道為朋,小人與小人以同利為朋,此
  • 離騷

    陸龜蒙唐代〕天問復招魂,無因徹帝閽。豈知千麗句,不敵一讒言。
  • 贈李白

    杜甫唐代〕秋來相顧尚飄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
  • 高軒過

    李賀唐代〕韓員外愈皇甫侍御湜見過因而命作華裾織翠青如蔥,金環壓轡搖玲瓏。馬蹄隱耳聲隆隆,入門下馬氣如虹。雲是東
  • 駁復仇議

    柳宗元唐代〕臣伏見天后時,有同州下邽人徐元慶者,父爽為縣吏趙師韞所殺,卒能手刃父仇,束身歸罪。當時諫臣陳子昂建議
  • 浣溪沙·贈子文侍人名笑笑

    辛棄疾宋代〕儂是嶔崎可笑人,不妨開口笑時頻。有人一笑坐生春。歌欲顰時還淺笑,醉逢笑處卻輕顰。宜顰宜笑越精神。
  • 玉樓春·空園數日無芳

    吳翌鳳〔清代〕空園數日無芳信,惻惻殘寒猶未定。柳邊絲雨燕歸遲,花外小樓簾影靜。憑欄漸覺春光暝,悵望碧天帆去盡。滿隄
    管仲論原文_管仲論的賞析_古詩文
  • 飲酒 十七

    陶淵明魏晉〕幽蘭生前庭,含薰待清風。清風脫然至,見別蕭艾中。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覺悟當念遷,鳥盡廢良弓。
    管仲論原文_管仲論的賞析_古詩文
  • 戲贈鄭溧陽

    李白唐代〕陶令日日醉,不知五柳春。素琴本無弦,漉酒用葛巾。清風北窗下,自謂羲皇人。何時到栗里,一見平生親。
  • 子產告范宣子輕幣

    左丘明先秦〕范宣子為政,諸侯之幣重,鄭人病之。  二月,鄭伯如晉。子產寓書於子西,以告宣子,曰:“子為晉國,四鄰
    管仲論原文_管仲論的賞析_古詩文
  • 胡騰兒

    李端唐代〕胡騰身是涼州兒,肌膚如玉鼻如錐。桐布輕衫前後卷,葡萄長帶一邊垂。帳前跪作本音語,拾襟攪袖為君舞。安西
    管仲論原文_管仲論的賞析_古詩文
  • 相和歌辭。賈客詞

    劉駕唐代〕賈客燈下起,猶言發已遲。高山有疾路,暗行終不疑。寇盜伏其路,猛獸來相追。金玉四散去,空囊委路岐。揚州
    管仲論原文_管仲論的賞析_古詩文
管仲論原文_管仲論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