籌邊樓

作者:薛濤 朝代:唐代

籌邊樓原文

平臨雲鳥八窗秋,壯壓西川四十州。
諸將莫貪羌族馬,最高層處見邊頭。

詩詞問答

問:籌邊樓的作者是誰?答:薛濤
問:籌邊樓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籌邊樓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薛濤籌邊樓書法欣賞

薛濤籌邊樓書法作品欣賞
籌邊樓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籌邊樓高聳入雲窗外一片清秋,氣勢雄偉豪壯威震西川四十州。
各位將領不要貪圖羌族的駿馬,樓的最高層可看到邊塞的盡頭。

注釋
籌邊樓:唐代名樓,位於成都西郊。唐文宗大和四年(830)十月李德裕出鎮西川節度使,次年秋為籌劃邊事所建,故名。
八窗秋:憑窗遠眺,可見八方秋色。
壯壓:謂高樓可震懾川西四十州之廣闊土地。
西川:四川西部,為唐邊境。
四十州:一說“十四州”。
羌族:古代羌族主要分布在甘肅、青海、四川西部,總稱西羌,以遊牧為主。
邊頭:邊塞前沿。

詩文賞析


  距杜甫浣花草堂不遠的成都近郊,至今還聳立一座薛濤“吟詩樓”,點綴著錦江玉壘的秀麗風光,那是薛濤晚年棲息吟詠之地。“萬里橋邊女校書,枇杷花里閉門居。掃眉才子知多少,管領春風總不如。”讀了王建這首《寄蜀中薛濤校書》,不難想像,這顆閃閃發光的詩壇明星,是如何為當時所傾倒,而她的晚年生活,又是過得多么安閒寧靜!然而,她沒有躲在枇杷門巷這清幽的小天地里把自己和現實隔絕開來,這首《籌邊樓》,便是她關懷時事政治心情的真實寫照。
  籌邊樓在成都西郊,是大和四年(830)李德裕任劍南西川節度使時所建。據《通鑑》記載:“德裕至鎮,作籌邊樓,圖蜀地形,南入南詔,西達吐蕃。日召老於軍旅、習邊事者,雖走卒蠻夷無所間,訪以山川、城邑、道路險易,廣狹遠近。未逾月,皆若身嘗涉歷。”可見李德裕建這樓,不僅供登覽之用,而且與軍事有關。在他的任內,收復過被吐蕃占據的維州城,西川地方一直很安定。大和六年十一月,李德裕調任離蜀,此後邊疆糾紛又起。詩中的“羌旅”,就是指吐蕃而言的。這時,薛濤已是七十左右的老人了。她感慨時事,寫 了這首詩。
  詩的開頭兩句寫樓。說“平臨雲鳥”,則樓之崇高可想;說“八窗秋”,則天曠氣清、四望無際的情景可見。次句“壯壓西川四十州”,著一“壯”字,點明籌邊樓據西川首府形勝之地。兩句不但寫得氣象萬千,而且連李德裕當時建樓的用意,詩人百端交集的今昔之感,也都包孕於其中了。後兩句寓嚴正譴責於沉痛慨嘆之中,便是從這裡生髮出來的;意思是說,由於將軍們的眼光短淺,貪婪掠奪,召來了與羌族的戰爭,而他們又沒有抗禦的能力,以至連這西川的首府成都,都受到戰爭的威脅。
  詩以“最高層處見邊頭”作結,這“高”,這“見”,和首句的“平臨雲鳥”遙相呼應;而“見邊頭”,則和次句的“壯壓西川”是個鮮明的對照。意思是這座巍然屹立的高樓,它曾經是全蜀政治軍事的心臟,成為西川制高點的象徵;而今時移事異,登樓便能看到邊地的烽火了。通過這樣的對照,西川地區今昔形勢的變化,朝廷用人的得失,都從這座具有特定歷史意義的建築物集中地 表現了出來;而詩人撫時感事、憂深思遠的心情,亦即杜甫所說“西蜀地形天下險,安危還仗出群才”(《諸將》)之意,也就深情若訴了。再從句法上來看,“諸將”句突然一轉,和上文似乎脫了節;而末句又一筆兜了回來,仍然歸結到籌邊樓,說的仍然是登樓眺覽,真是硬語盤空,力透紙背!
  在一首短短的七言絕句里,有議論,有感慨;有敘述,有描寫;有動盪開闔,有含蓄頓挫,是不多見的。胡應麟論唐人絕句有云:“盛唐絕句,興象玲瓏,句意深婉,無工可見,無跡可尋。中唐遽減風神,晚唐大露筋骨。”(《詩藪·內編》)單就不同時期的藝術風貌來講,這話是有一定道理的,然而這也和中晚唐絕句題材的擴大、內容的加深有關。發展中有成功之處,也會有失敗的地方,要作具體分析。象這詩雖“露筋骨”,但仍不失唱嘆之音,並非以議論為詩,並不流於概念化。它的意味深長,耐人尋繹不盡。
  (馬茂元)

標籤:抒情

詩詞推薦

  • 重陽

    文天祥宋代〕萬里飄零兩鬢蓬,故鄉秋色老梧桐。雁棲新月江湖滿,燕別斜陽巷陌空。落葉何心定流水,黃花無主更西風。乾坤
    籌邊樓原文_籌邊樓的賞析_古詩文
  • 夢江南·昏鴉盡

    納蘭性德清代〕昏鴉盡,小立恨因誰?急雪乍翻香閣絮,輕風吹到膽瓶梅,心字已成灰。
    籌邊樓原文_籌邊樓的賞析_古詩文
  • 憶江南·多少恨

    李煜五代〕多少恨,昨夜夢魂中。還似舊時游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
    籌邊樓原文_籌邊樓的賞析_古詩文
  • 重別夢得

    柳宗元唐代〕二十年來萬事同,今朝岐路忽西東。皇恩若許歸田去,晚歲當為鄰舍翁。
    籌邊樓原文_籌邊樓的賞析_古詩文
  • 菩薩蠻·蕊黃無限當山額

    溫庭筠唐代〕蕊黃無限當山額,宿妝隱笑紗窗隔。相見牡丹時,暫來還別離。翠釵金作股,釵上蝶雙舞。心事竟誰知,月明花滿
    籌邊樓原文_籌邊樓的賞析_古詩文
  • 一枝花·不伏老

    關漢卿元代〕〔一枝花〕  攀出牆朵朵花,折臨路枝枝柳。花攀紅蕊嫩,柳折翠條柔,浪子風流。憑著我折柳攀花手,直煞得
  • 清明二首

    杜甫唐代〕朝來新火起新煙,湖色春光淨客船。繡羽銜花他自得,紅顏騎竹我無緣。胡童結束還難有,楚女腰肢亦可憐。不見
  • 江神子·賦梅寄余叔良

    辛棄疾宋代〕暗香橫路雪垂垂。晚風吹。曉風吹。花意爭春,先出歲寒枝。畢竟一年春事了,緣太早,卻成遲。未應全是雪霜姿
    籌邊樓原文_籌邊樓的賞析_古詩文
  • 採桑子·白衣裳憑朱闌

    納蘭性德清代〕白衣裳憑朱闌立,涼月趖西。點鬢霜微,歲晏知君歸不歸?殘更目斷傳書雁,尺素還稀。一味相思,準擬相看似舊
  • 水龍吟·雞鳴風雨瀟

    劉基明代〕雞鳴風雨瀟瀟,側身天地無劉表。啼鵑迸淚,落花飄恨,斷魂飛繞。月暗雲霄,星沉煙水,角聲清裊。問登樓王粲
  • 滿江紅·贛州席上呈陳季陵太守

    辛棄疾宋代〕落日蒼茫,風才定、片帆無力。還記得、眉來眼去,水光山色。倦客不知身近遠,佳人已卜歸訊息。便歸來、只是
    籌邊樓原文_籌邊樓的賞析_古詩文
  • 金石錄後序

    李清照宋代〕  右金石錄三十卷者何?趙侯德父所著書也。取上自三代,下迄五季,鍾、鼎、甗、鬲、盤、彝、尊、敦之款識
  • 滁州西澗

    韋應物唐代〕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 彩書怨

    上官昭容唐代〕葉下洞庭初,思君萬里餘。露濃香被冷,月落錦屏虛。欲奏江南曲,貪封薊北書。書中無別意,惟悵久離居。
    籌邊樓原文_籌邊樓的賞析_古詩文
  • 重過聖女祠

    李商隱唐代〕白石岩扉碧蘚滋,上清淪謫得歸遲。一春夢雨常飄瓦,盡日靈風不滿旗。萼綠華來無定所,杜蘭香去未移時。玉郎
    籌邊樓原文_籌邊樓的賞析_古詩文
  • 歲暮到家/歲末到家

    蔣士銓清代〕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塵。
  • 池口風雨留三日

    黃庭堅宋代〕孤城三日風吹雨,小市人家只菜蔬。水遠山長雙屬玉,身閒心苦一舂鋤。翁從旁舍來收網,我適臨淵不羨魚。俛仰
  • 度南澗

    蔡襄宋代〕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
    籌邊樓原文_籌邊樓的賞析_古詩文
  • 菩薩蠻·滿宮明月梨花白

    溫庭筠唐代〕滿宮明月梨花白,故人萬里關山隔。金雁一雙飛,淚痕沾繡衣。小園芳草綠,家住越溪曲。楊柳色依依,燕歸君不
    籌邊樓原文_籌邊樓的賞析_古詩文
  • 右溪記

    元結唐代〕道州城西百餘步,有小溪。南流數十步,合營溪。水抵兩岸,悉皆怪石,欹嵌盤曲,不可名狀。清流觸石,洄懸激
籌邊樓原文_籌邊樓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