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人怨 / 征怨

作者:柳中庸 朝代:唐代

征人怨 / 征怨原文

歲歲金河復玉關,朝朝馬策與刀環。
三春白雪歸青冢,萬里黃河繞黑山。

詩詞問答

問:征人怨 / 征怨的作者是誰?答:柳中庸
問:征人怨 / 征怨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征人怨 / 征怨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柳中庸征人怨 / 征怨書法欣賞

柳中庸征人怨 / 征怨書法作品欣賞
征人怨 / 征怨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年復一年戍守金河保衛玉關,日日夜夜都同馬鞭和 * 作伴。
三月白雪紛紛揚揚遮蓋著昭君墓,滔滔黃河繞過黑山,又奔騰向前。

注釋
歲歲:年復一年,年年月月。金河:即黑河,在今呼和浩特市城南。玉關:即甘肅玉門關。
朝(zhāo)朝:每天,日日夜夜。馬策:馬鞭。刀環:刀柄上的銅環,喻征戰事。
三春:春季的三個月或暮春,此處指暮春。青冢(zhǒng):西漢時王昭君的墳墓,在今內蒙古呼和浩特之南,當時被認為是遠離中原的一處極僻遠荒涼的地方。傳說塞外草白,惟獨昭君墓上草色發青,故稱青冢。
黑山:一名殺虎山,在今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東南。

詩文賞析


金河:即黑河,源出內蒙古,注入黃河。黑山:在今內蒙古自治區。
【簡析】:
  這是一首傳誦極廣的邊塞詩。詩中寫到的金河、青冢、黑山,都在今內蒙古自治區境內,唐時屬單于都護府。由此可以推斷,這首詩寫的是一個隸屬於單于都護府的征人的怨情。全詩四句,一句一景,表面上似乎不相連屬,實際上卻統一於“征人”的形象,都圍繞著一個“怨”字鋪開。
  前兩句就時記事,說的是:年復一年,東西奔波,往來邊城;日復一日,躍馬橫刀,征戰不休。“金河”,即大黑河,在今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南。“玉關”,即甘肅玉門關。金河在東而玉門關在西,相距很遠,但都是邊陲前線。“馬策”,即馬鞭。“刀環”,刀柄上的銅環。馬策、刀環雖小而微,然而對於表現軍中生活來說卻有典型性,足以引起對征戍之事的一系列的聯想。這兩句“歲歲”、“朝朝”相對,“金河”、“玉關”,“馬策”、“刀環”並舉,又加以“復”字、“與”字,給人以單調困苦、不盡無窮之感,怨情自然透出。
  前兩句從“歲歲”說到“朝朝”,似乎已經把話說盡。然而對於滿懷怨情的征人來說,這只是說著了一面。他不僅從那無休止的時間中感到怨苦之無時不在,而且還從即目所見的景象中感到怨苦之無處不有,於是又有三、四句之作。
  “青冢”是西漢時王昭君的墳墓,在今呼和浩特市境內,當時被認為是遠離中原的一處極僻遠荒涼的地方。傳說塞外草白,惟獨昭君墓上草色發青,故稱青冢。時屆暮春,在苦寒的塞外卻“春色未曾看”,所見者唯有白雪落向青冢而已。蕭殺如此,怎不令人淒絕?末句寫邊塞的山川形勢:滔滔黃河,繞過沉沉黑山,復又奔騰向前。黃河和黑山相隔甚遠,這裡不可坐實理解。上句說青冢,這裡自然想起青冢附近的黑山,並用一個“繞”字牽合,寄寓綿綿怨情。這兩句寫景,似與詩題無關,其實都是征人常見之景,常履之地,因而從白雪青冢與黃河黑山這兩幅圖畫裡,我們不僅看到征戍之地的寒苦與荒涼,也可以感受到征人轉戰跋涉的苦辛。詩雖不直接發為怨語,而蘊蓄於其中的怨恨之情足以使人迴腸盪氣。
  通篇不著一個“怨”字,卻又處處瀰漫著怨情。詩人抓住產生怨情的緣由,從時間與空間兩方面落筆,讓“歲歲”、“朝朝”的戎馬生涯以及“三春白雪”與“黃河”、“黑山”的自然景象去現身說法,收到了“不著一字,盡得風流”的藝術效果。而這首詩的謹嚴工整也歷來為人稱道。詩不僅每句自對(如首句中的“金河”對“玉關”),又兩聯各自成對。後一聯的對仗尤其講究:數字對(“三”、“萬”)與顏色對(“白”、“青”、“黃”、“黑”)同時出現在一聯之中;顏色對中,四種色彩交相輝映,使詩歌形象富於色澤之美;動詞“歸”、“繞”對舉,略帶擬人色彩,顯得別具情韻。這樣精工的絕句,確是不多見的。
  (陳志明)

標籤:邊塞唐詩三百首黃河

詩詞推薦

  • 老將行

    王維唐代〕少年十五二十時,步行奪得胡馬騎。射殺中山白額虎,肯數鄴下黃須兒。一身轉戰三千里,一劍曾當百萬師。漢兵
  • 後宮詞

    白居易唐代〕淚濕羅巾夢不成,夜深前殿按歌聲。 紅顏未老恩先斷,斜倚薰籠坐到明。
    征人怨 / 征怨原文_征人怨 / 征怨的賞析_古詩文
  • 涼州詞二首

    王之渙唐代〕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單于北望拂雲堆,殺馬登壇祭幾回。漢家
    征人怨 / 征怨原文_征人怨 / 征怨的賞析_古詩文
  • 問劉十九

    白居易唐代〕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 七夕

    杜牧唐代〕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街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征人怨 / 征怨原文_征人怨 / 征怨的賞析_古詩文
  • 贈闕下裴舍人

    錢起唐代〕二月黃鶯飛上林,春城紫禁曉陰陰。長樂鐘聲花外盡,龍池柳色雨中深。陽和不散窮途恨,霄漢長懷捧日新。獻賦
    征人怨 / 征怨原文_征人怨 / 征怨的賞析_古詩文
  • 塞下曲六首

    李白唐代〕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願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天兵
    征人怨 / 征怨原文_征人怨 / 征怨的賞析_古詩文
  • 灞上秋居

    馬戴唐代〕灞原風雨定,晚見雁行頻。落葉他鄉樹,寒燈獨夜人。空園白露滴,孤壁野僧鄰。寄臥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征人怨 / 征怨原文_征人怨 / 征怨的賞析_古詩文
  • 哀江頭

    杜甫唐代〕少陵野老吞聲哭,春日潛行曲江曲。江頭宮殿鎖千門,細柳新蒲為誰綠。憶昔霓旌下南苑,苑中萬物生顏色。昭陽
  • 至德二載甫自京金光門出問道歸鳳翔乾元初…有悲往事

    杜甫唐代〕此道昔歸順,西郊胡正繁。至今殘破膽,應有未招魂。近得歸京邑,移官豈至尊。無才日衰老,駐馬望千門。
    征人怨 / 征怨原文_征人怨 / 征怨的賞析_古詩文
  • 戍卒傷春

    於濆唐代〕連年戍邊塞,過卻芳菲節。東風氣力盡,不減陰山雪。蕭條柳一株,南枝葉微發。為帶故鄉情,依依藉攀折。晚風
  • 春怨 / 伊州歌

    金昌緒唐代〕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
    征人怨 / 征怨原文_征人怨 / 征怨的賞析_古詩文
  • 早寒江上有懷 / 早寒有懷 / 江上思歸

    孟浩然唐代〕木落雁南度,北風江上寒。我家襄水上,遙隔楚雲端。鄉淚客中盡,孤帆天際看。迷津欲有問,平海夕漫漫。
    征人怨 / 征怨原文_征人怨 / 征怨的賞析_古詩文
  •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杜甫唐代〕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捲詩書喜欲狂。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即從
    征人怨 / 征怨原文_征人怨 / 征怨的賞析_古詩文
  • 定西番

    溫庭筠唐代〕漢使昔年離別,攀弱柳,折寒梅,上高台。千里玉關春雪,雁來人不來。羌笛一聲愁絕,月裴回。海燕欲飛調羽,
  • 聽蜀僧濬彈琴 / 聽蜀僧浚彈琴

    李白唐代〕蜀僧抱綠綺,西下峨眉峰。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客心洗流水,餘響入霜鍾。不覺碧山暮,秋雲暗幾重。
  • 橫吹曲辭梅花落

    盧照鄰唐代〕梅嶺花初發,天山雪未開。雪處疑花滿,花邊似雪回。因風入舞袖,雜粉向妝檯。匈奴幾萬里,春至不知來。
  • 採桑子·嚴宵擁絮頻驚

    納蘭性德清代〕嚴霜擁絮頻驚起,撲面霜空。斜漢朦朧。冷逼氈帷火不紅。香篝翠被渾閒事,回首西風。何處疏鍾,一穗燈花似夢
    征人怨 / 征怨原文_征人怨 / 征怨的賞析_古詩文
  • 定西番

    牛嶠唐代〕紫塞月明千里,金甲冷,戍樓寒,夢長安。鄉思望中天闊,漏殘星亦殘。畫角數聲嗚咽,雪漫漫。
    征人怨 / 征怨原文_征人怨 / 征怨的賞析_古詩文
  • 雜曲歌辭·薊門行五首

    高適唐代〕薊門逢古老,獨立思氛氳。一身既零丁,頭鬢白紛紛。勛庸今已矣,不識霍將軍。漢家能用武,開拓窮異域。戍座
征人怨 / 征怨原文_征人怨 / 征怨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