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秦嘉詩

作者:徐淑 朝代:兩漢

答秦嘉詩原文

妾身兮不令,嬰疾兮來歸。
沉滯兮家門,歷時兮不差。
曠廢兮侍覲,情敬兮有違。
君今兮奉命,遠適兮京師。
悠悠兮離別,無因兮敘懷。
瞻望兮踴躍,佇立兮徘徊。
思君兮感結,夢想兮容輝。
君發兮引邁,去我兮日乖。
恨無兮羽翼,高飛兮相追。
長吟兮永嘆,淚下兮沾衣。

詩詞問答

問:答秦嘉詩的作者是誰?答:徐淑
問:答秦嘉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兩漢

徐淑答秦嘉詩書法欣賞

徐淑答秦嘉詩書法作品欣賞
答秦嘉詩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我的身體不好常常被病魔纏繞,拖著病體回到了娘家。
至今臥床不起,不能出門已有數月。
未能親自服侍、陪伴在你身邊,有違敬夫之情。
如今你奉命遠赴京師。
自此一別何時才能與你相見啊,行前竟不能和你見面一敘衷曲。
不能送別只能想像著我中站在高處,極目遠眺,希望能看到你遠去的身影,在那裡獨自徘徊。
憂慮你行路前的衣食是否備妥,心情是否憂鬱,想著能在夢中得見你的容顏。
你出發遠行了,離我一日遠過一日。
我恨自己身無羽翼,不能高飛追你同行。
只得長嘆一聲,讓汩汩湧出的淚水打濕衣裙罷了。

注釋
令:善。
嬰:抱。
沉滯:久留。
歷:經。
差:病癒。
曠:空。
侍:侍侯。
覲:拜見尊長。
違:背。
適:一作“遞”。
悠悠:遙遠的樣子。
因:由,從。
踴躍:跳躍。
結:聚積。
暉:一作“烽”。
引:長。
去:離。
乖:遠。

詩文賞析

這是一首騷體詩,最早見於徐陵編的《玉台新詠》。作者徐淑與其夫秦嘉俱為隴西(今甘肅東南部)人。東漢桓帝時,秦嘉“為郡上計”(漢郡國每年年終遣吏送簿紀到京師,曰上計;所遣之吏,曰上計吏)入洛陽,當時徐淑正臥病母家,夫婦沒能面別,秦嘉作《留郡贈婦詩》三首與妻話別。徐淑以此詩作答。

詩的前十句寫自己患病母家,不得與夫話別。“不令”,不善;“嬰疾”猶抱病;“差”,病癒。作者首先交待不能送別的原因,雖是敘事,而又化情於事,於事見情。“不令”、“嬰疾”、“沉滯”、“不差”,帶有無限無奈;“曠廢”、“情敬”,含有無限歉意;“悠悠兮離別,無因兮敘懷”,留下了無限遺憾。秦嘉十分重視他們的夫婦敘別:“念當遠離別,思念敘款曲。”,於是派車去接徐淑。可是徐淑病滯難行:“遣車迎子還,空往返空返”,秦嘉至於“臨食不能飯”“長夜不能眠”,臨行之際,又贈送寶釵、明鏡聊表深情(見秦嘉《贈婦詩》三首)。徐淑的前十句詩似乎不那么感情強烈,但讀者若聯想到此,則自能感受女詩人內心蘊藏的複雜情愫。平靜的水流是最深的水流,強忍不露的感情更為誠摯動人,這幾句看似平平敘事的詩,亦復如此。

如果說前十句是化情於事,那么後十句是直抒其情。別離之際的神傷魂泣,東漢無名氏的《古詩》中已多有詠嘆。而女詩人身染沉疴,竟連“消魂”的敘別亦不能得。如果說“行行重行行,與君生離別”是人生的痛苦,那畢竟還給人留下了回味的東西;而想敘別又“無因”,則只會生出無止境的揣想、遺憾,無休止的焦躁不安。“瞻望兮踴躍,佇立兮徘徊。思君兮感結,夢想兮容輝。”不得敘別而瞻望,瞻望不及而踴躍,可見女主人公情之急;不能送別而佇立,佇立難耐而徘徊,可見女主人公情之躁;“思君”至於“感結”,懷人至於入夢,可見女主人公情之深。丈夫遠出,相去日遠,詩人不禁幻想自己能插翅高飛,長追不棄。然而幻想終歸還是幻想。“長吟兮永嘆,淚下兮沾衣”,這是從焦躁中冷靜下來和從幻想中清醒過來之後的感傷。“長”字“永”字,同義重複,更見得此情的厚重壓抑,深沉含蓄,至此一個贏弱、多情的少婦形象躍然紙上了。

沈德潛說徐淑的詩“詞氣和易,感人自深”,這是不錯的。詩中既沒有大起大落的感情起伏,也不見細針密線的剪裁加工,平平敘事,有一種自然的感染力,其奧妙之處即在於“真事真情”。

標籤:母親

詩詞推薦

  • 曬舊衣

    周壽昌〔清代〕卅載綈袍檢尚存,領襟雖破卻餘溫。重縫不忍輕移拆,上有慈親舊線痕。
    答秦嘉詩原文_答秦嘉詩的賞析_古詩文
  • 送母回鄉

    李商隱唐代〕停車茫茫顧,困我成楚囚。感傷從中起,悲淚哽在喉。慈母方病重,欲將名醫投。車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母愛
    答秦嘉詩原文_答秦嘉詩的賞析_古詩文
  • 孟母三遷

    劉向兩漢〕鄒孟軻母,號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時,嬉遊為墓間之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處子。”乃去,舍市旁。
  • 步虛

    司空圖唐代〕阿母親教學步虛,三元長遣下蓬壺。雲韶韻俗停瑤瑟,鸞鶴飛低拂寶爐。
    答秦嘉詩原文_答秦嘉詩的賞析_古詩文
  • 思母

    與恭〔宋代〕霜殞蘆花淚濕衣,白頭無復倚柴扉。去年五月黃梅雨,曾典袈裟糴米歸。
    答秦嘉詩原文_答秦嘉詩的賞析_古詩文
  • 西上辭母墳

    陳去疾唐代〕高蓋山頭日影微,黃昏獨立宿禽稀。林間滴酒空垂淚,不見丁寧囑早歸。
    答秦嘉詩原文_答秦嘉詩的賞析_古詩文
  • 將歸舊山留別孟郊

    鮑溶唐代〕擇木無利刃,羨魚無巧綸。如何不量力,自取中路貧。前者不厭耕,一日不離親。今來千里外,我心不在身。悠悠
    答秦嘉詩原文_答秦嘉詩的賞析_古詩文
  • 遊子吟

    孟郊唐代〕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答秦嘉詩原文_答秦嘉詩的賞析_古詩文
  • 歲暮到家/歲末到家

    蔣士銓清代〕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塵。
  • 蓼莪

    佚名先秦〕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勞。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勞瘁。瓶之罄矣,維罍之恥。
  • 將母

    王安石宋代〕將母邗溝上,留家白紵陰。月明聞杜宇,南北總關心。
  • 母別子

    白居易唐代〕母別子,子別母,白日無光哭聲苦。關西驃騎大將軍,去年破虜新策勛。敕賜金錢二百萬,洛陽迎得如花人。新人
  • 烏夜號

    李群玉唐代〕層波隔夢渚,一望青楓林。有鳥在其間,達曉自悲吟。是時月黑天,四野煙雨深。如聞生離哭,其聲痛人心。悄悄
  • 獄中上母書

    夏完淳明代〕  不孝完淳今日死矣!以身殉父,不得以身報母矣!痛自嚴君見背,兩易春秋,冤酷日深,艱辛歷盡。本圖復見
  • 憶母

    倪瑞璿清代〕河廣難航莫我過,未知安否近如何?暗中時滴思親淚,只恐思兒淚更多。
  • 慈烏夜啼

    白居易唐代〕慈烏失其母,啞啞吐哀音。晝夜不飛去,經年守故林。夜夜夜半啼,聞者為沾襟。聲中如告訴,未盡反哺心。百鳥
    答秦嘉詩原文_答秦嘉詩的賞析_古詩文
  • 別老母

    黃景仁清代〕搴帷拜母河梁去,白髮愁看淚眼枯。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答秦嘉詩原文_答秦嘉詩的賞析_古詩文
  • 墨萱圖 其二

    王冕元代〕萱草生北堂,顏色鮮且好。對之有餘飲,背之那可道?人子孝順心,豈在榮與槁?昨宵天雨霜,江空歲華老。遊子
    答秦嘉詩原文_答秦嘉詩的賞析_古詩文
  • 短歌行

    王建唐代〕人初生,日初出。上山遲,下山疾。百年三萬六千朝,夜裡分將強半日。有歌有舞須早為,昨日健於今日時。人家
    答秦嘉詩原文_答秦嘉詩的賞析_古詩文
  • 凱風

    佚名先秦〕凱風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勞。凱風自南,吹彼棘薪。母氏聖善,我無令人。爰有寒泉?在浚之下。
答秦嘉詩原文_答秦嘉詩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