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花山寺壁

作者:蘇舜欽 朝代:宋代

題花山寺壁原文

寺里山因花得名,繁英不見草縱橫。
栽培剪伐須勤力,花易凋零草易生。

詩詞問答

問:題花山寺壁的作者是誰?答:蘇舜欽
問:題花山寺壁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蘇舜欽的名句有哪些?答:蘇舜欽名句大全

蘇舜欽題花山寺壁書法欣賞

蘇舜欽題花山寺壁書法作品欣賞
題花山寺壁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花山寺是因鮮花繁多、美麗而得名,來到這裡才發現,不見鮮花,只見雜草叢生。
鮮花栽種的培養和修枝很重要,要勤奮努力,要知道,花是很容易凋零的,而雜草卻是很容易就蔓延生長的。

注釋
花山寺:地址不詳。《鎮江府志》載有沈括詩《游花山寺》一首,據此,花山寺可能在鎮江。
繁英:繁花。
草縱橫:野草叢生。
剪伐:指斬去枯枝敗葉。剪,斬斷。
勤力:勤奮努力。
凋零:凋落衰敗。

詩文賞析

從標題看,這首詩是記游之作。記游詩可以寫景狀物,也可以因景生髮,別有寄託,內容是不可限止的。如果說唐人的記游詩多強調圖形繪影,情寓景中,宋人的記游詩多注重借景生髮,述志明理。那么,這首詩則正是符合後一特點的。

“寺里”一聯,兩句各寫一種景觀。前一句虛出,後一句實錄,構成形象鮮明的對比。但二者所寫的對象又是同一的,這樣就把花山寺“名”與“實”相離的現狀突出了。生活中名實不符的事常有之,但詩人所見所寫的情況也實在太刺眼,這就使人讀了這兩句詩後不能不激動,激動的同時也必然要想:寺名是因為寺里山中有花才得,而眼前卻無花可賞,必然會引起人們思索玩味的興趣,於是,作為一首詩的“發人深思的藝術目的,也就自然實現了。作者當然是有著自己的答案的。他顯然深信命名之謬,寺里和山中本來是確實有花的,之所以“繁英不見草縱橫”,是因為有主、客觀兩方面的原因。從客觀上說,“花易凋零草易生”,這是自然界的客觀規律,所謂“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古原草》),正是有感於它的旺盛的生命力。俗語說:“有心栽花花不發”,也正是對種花不易的真實感嘆。無疑,從主觀上說,是“栽培剪伐”不“勤力”,助長了草勢的瘋狂,而且從詩人對這兩句次序的安排上看,顯然是特彆強調人的主觀原因的。草本無罪,剪伐不力則是無可推卸的責任。

不過,詩人在作出這一結論的時候,情感色彩卻並不十分強硬,因為詩沒有說“為何剪伐不盡力”,而是既講到對草要“剪伐”,又講到對花要“栽培”,中間加一個“須字,就把他對剪伐不力的憤懣,變為必須要剪伐的規勸,因此,惋惜大於憤慨,警告少於勸誡的這種感 * 彩,就表明了詩人在詩歌創作中,是遵循著傳統的“明勸誡,著升沉”(南齊·謝赫《古畫品錄》)和“美刺的美學思想和原則的。

這是結合詩人具體的經歷和思想所作出的思想內容上的理解。但是,由於這首詩畢竟是從自然景觀的描寫而來,從社會生活的現象而來,所以這首詩的思想內容,又不僅限於社會政治方面。儘管也可以把詩中的“花”理解為賢臣,“草”,理解為奸佞,因而說詩的題旨是對革新除弊的企望。因此,從這方面來看,這首詩就不是一般的政治詩,而是對生活中某一方面的經驗進行了深刻總結的具有相當的哲理的醒世詩。

標籤:哲理

詩詞推薦

  • 雪梅

    盧鉞宋代〕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題花山寺壁原文_題花山寺壁的賞析_古詩文
  • 禪悅二首·其二

    張問陶清代〕門庭清妙即禪關,枉費黃金去買山。只要心光如滿月,在家還比出家閒。
    題花山寺壁原文_題花山寺壁的賞析_古詩文
  • 上堂開示頌

    黃櫱禪師〔唐代〕塵勞迥脫事非常,緊把繩頭做一場。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 清平樂·詠雨

    王夫之清代〕歸禽響暝,隔斷南枝徑。不管垂楊珠淚進,滴碎荷聲千頃。隨波賺殺魚兒,浮萍乍滿清池。誰信碧雲深處,夕陽仍
    題花山寺壁原文_題花山寺壁的賞析_古詩文
  •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佚名先秦〕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
    題花山寺壁原文_題花山寺壁的賞析_古詩文
  • 傷仲永

    王安石宋代〕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並自為其名。
  • 感遇十二首·其一

    張九齡唐代〕蘭葉春葳蕤,桂花秋皎潔。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誰知林棲者,聞風坐相悅。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 游山西村

    陸游宋代〕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從今
  •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 陪侍御叔華登樓歌

    李白唐代〕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蓬萊文章建安骨,
  • 鷸蚌相爭

    劉向兩漢〕  趙且伐燕,蘇代為燕謂惠王曰:“今者臣來,過易水。蚌方出曝,而鷸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鷸曰:‘今日
  • 寡人之於國也

    佚名先秦〕梁惠王曰:“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河內凶,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凶亦然。察鄰國之政,
  • 飲酒 其五

    陶淵明魏晉〕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
    題花山寺壁原文_題花山寺壁的賞析_古詩文
  • 古人鑄鑒

    沈括宋代〕  古人鑄鑒,鑒大則平,鑒小則凸。凡鑒凹則照人面大,凸則照人面小。小鑒不能全視人面,故令微凸,收人面
    題花山寺壁原文_題花山寺壁的賞析_古詩文
  • 學弈

    孟子先秦〕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
    題花山寺壁原文_題花山寺壁的賞析_古詩文
  • 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

    晏殊宋代〕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台,[1]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題花山寺壁原文_題花山寺壁的賞析_古詩文
  • 賣油翁

    歐陽修宋代〕陳康肅公堯咨善射,當世無雙 ,公亦以此自矜。嘗射於家圃,有賣油翁釋擔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見其發矢十
  • 大瓠之種

    佚名先秦〕  惠子謂莊子曰:“魏王貽我大瓠之種,我樹之成而實五石。以盛水漿,其堅不能自舉也。剖之以為瓢,則瓠落
  • 宰予晝寢

    佚名唐代〕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於予與何誅?”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
    題花山寺壁原文_題花山寺壁的賞析_古詩文
  • 三十年來尋劍客

    志勤唐代〕三十年來尋劍客,幾回落葉又抽枝。自從一見桃花後,直至如今更不疑。
    題花山寺壁原文_題花山寺壁的賞析_古詩文
  • 文章

    陸游宋代〕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粹然無疵瑕,豈復須人為!君看古彝器,巧拙兩無施。漢最近先秦,固已殊淳漓;胡部
    題花山寺壁原文_題花山寺壁的賞析_古詩文
題花山寺壁原文_題花山寺壁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