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軍行

作者:陳羽 朝代:唐代

從軍行原文

海畔風吹凍泥裂,枯桐葉落枝梢折。
橫笛聞聲不見人,紅旗直上天山雪。

詩詞問答

問:從軍行的作者是誰?答:陳羽
問:從軍行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從軍行是什麼體裁?答:樂府

陳羽從軍行書法欣賞

陳羽從軍行書法作品欣賞
從軍行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湖海之濱冷風吹得泥土凍裂,枯桐葉飄落了,樹枝折下來。
遠遠聽到橫笛聲卻看不到人,把紅旗一直插上天山頭頂雪。

注釋
從軍行:樂府《相和歌辭·平調曲》名。歌詞內容多寫邊塞情況和將士生活。
海:古代西域的沙漠、大湖泊都叫“海”。這裡指天山腳下的湖泊。
折:斷。
橫笛:橫吹的一種笛子。
直上:一直向上、向前。

詩文賞析

這是一首寫風雪行軍的仄韻絕句,全詩寫得十分壯美。一、二句寫從軍將士面對的環境極為嚴酷:天山腳下寒風勁吹,湖邊(“海畔”)凍泥紛紛裂開,梧桐樹上的葉子已經刮光,枝梢被狂風折斷。就在這一嚴酷的背景上,映出皚皚雪山,傳出高亢嘹亮的笛聲。詩人以這一笛聲,使人產生這裡有人的聯想,同時又將人隱去,以“不見人”造成懸念——那風裡傳來的笛聲究竟來自何處呢?從而自然轉出末句:尋聲望去,只見在天山白雪的映襯下,一行紅旗正在向峰巔移動。風雪中紅旗不亂,已足見出從軍將士的精神,“直上”的動態描寫,更使畫面生機勃然,高昂的士氣、一往無前的精神,盡在這“直上”二字中溢出。

這首詩在藝術上善於映襯與妙用指代。一、二句對環境的描寫,竭力突出自然環境的惡劣,用濃重氛圍映襯從軍將士無所畏懼的精神風貌。試想,如果是在風和日麗、山明水淨的條件下行軍,又怎能見出士氣的昂揚堅強呢?適應氛圍描寫的需要,在押韻上採用了入聲的韻腳,一、二、四句末一字入韻,“裂”、 “折”、“雪”都是入聲“屑”韻字,韻尾為舌尖音,收音短促,適宜於抒寫或悲或壯的詩情。

前兩句的氛圍描寫與入聲韻的選用,為抒寫壯美的詩情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但映襯畢竟是陪賓,描寫的成敗,關鍵在於作為主體的三、四兩句。後兩句意在寫人,卻不正面寫出,更不和盤托出,而只是拈出與人相關的二物——“橫笛”、“紅旗”,不言人而自有人在。這種指代手法的運用,既節省了筆墨,又豐富了作品的藝術容量,給了讀者廣闊的想像的空間。軍中物品無數,只寫笛、旗二者,不僅出於只有笛聲、紅旗才會被遠處發現,還因為只有此二物最足以表見行軍將士的精神。在寫法上,先寫“橫笛聞聲”,後寫“紅旗直上”,符合人們對遠處事物的注意往往“先聲後形”的一般習慣。特別巧妙的是“不見人”三字的嵌入。“聞聲”而尋人,尋而“不見”,從而形成文勢的跌宕,使末句的動人景象更為顯豁地突入人們的眼帘之中。

這首《從軍行》兼有詩情畫意之美,莽莽大山,成行紅旗,雪的白,旗的紅,山的靜,旗的動,展示出一幅壯美的風雪行軍圖。

詩詞推薦

  • 涼州詞二首

    王翰唐代〕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秦中花鳥已應闌,塞外風沙猶自寒。夜聽
    從軍行原文_從軍行的賞析_古詩文
  • 永王東巡歌·其四

    李白唐代〕龍蟠虎踞帝王州,帝子金陵訪古丘。春風試暖昭陽殿,明月還過鳷鵲樓。
  • 浪淘沙 望海

    納蘭性德清代〕蜃闕半模糊,踏浪驚呼。任將蠡測笑江湖。沐日光華還浴月,我欲乘桴。釣得六鱉無?竿拂珊瑚。桑田清淺問 *
  • 塞下曲六首·其一

    李白唐代〕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願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
    從軍行原文_從軍行的賞析_古詩文
  • 磧中作

    岑參唐代〕走馬西來欲到天,辭家見月兩回圓。今夜不知何處宿,平沙萬里絕人煙。
  • 滿江紅·為問封姨

    納蘭性德清代〕為問封姨,何事卻、排空捲地。又不是、江南春好,妒花天氣。葉盡歸鴉棲未得,帶垂驚燕飄還起。甚天公、不肯
    從軍行原文_從軍行的賞析_古詩文
  • 逢入京使

    岑參唐代〕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鍾淚不乾。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從軍行原文_從軍行的賞析_古詩文
  • 敦煌樂

    楊慎明代〕角聲吹徹梅花,胡云遙接秦霞。白雁西風紫塞,皂雕落日黃沙。漢使牧羊旌節,閼氐上馬琵琶。夢裡身回雲闕,覺
  • 月夜憶舍弟

    杜甫唐代〕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邊秋 一作:秋邊)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
    從軍行原文_從軍行的賞析_古詩文
  • 出塞

    王昌齡唐代〕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從軍行原文_從軍行的賞析_古詩文
  • 感遇詩三十八首

    陳子昂唐代〕微月生西海,幽陽始代升。圓光正東滿,陰魄已朝凝。太極生天地,三元更廢興。至精諒斯在,三五誰能征。蘭若
  • 飲馬長城窟行

    陳琳魏晉〕飲馬長城窟,水寒傷馬骨。往謂長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官作自有程,舉築諧汝聲!男兒寧當格鬥死,何能怫鬱
  • 使青夷軍入居庸三首

    高適唐代〕匹馬行將久,征途去轉難。不知邊地別,只訝客衣單。溪冷泉聲苦,山空木葉乾。莫言關塞極,雲雪尚漫漫。古鎮
    從軍行原文_從軍行的賞析_古詩文
  • 雨雪鈾

    盧照鄰唐代〕虜騎三秋入,關雲萬里平。雪似胡抄暗,冰如漢月明。高悶銀為悶,長城玉作城。節詫零落盡,天子不知名。
    從軍行原文_從軍行的賞析_古詩文
  • 隴西行

    王維唐代〕十里一走馬,五里一揚鞭。都護軍書至,匈奴圍酒泉。關山正飛雪,烽戍斷無煙。
  • 秋望

    李夢陽明代〕黃河水繞漢宮牆,河上秋風雁幾行。客子過壕追野馬,將軍韜箭射天狼。黃塵古渡迷飛挽,白月橫空冷戰場。聞道
    從軍行原文_從軍行的賞析_古詩文
  • 塞下曲六首

    李白唐代〕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願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天兵
    從軍行原文_從軍行的賞析_古詩文
  • 於中好·別緒如絲夢不成

    納蘭性德清代〕別緒如絲夢不成,那堪孤枕夢邊城。因聽紫塞三更雨,卻憶紅樓半夜燈。書鄭重,恨分明,天將愁味釀多情。起來
    從軍行原文_從軍行的賞析_古詩文
  • 秦州雜詩二十首·其八

    杜甫唐代〕聞道尋源使,從天此路回。牽牛去幾許,宛馬至今來。一望幽燕隔,何時郡國開。東征健兒盡,羌笛暮吹哀。
    從軍行原文_從軍行的賞析_古詩文
  • 秦州雜詩二十首·其七

    杜甫唐代〕莽莽萬重山,孤城山谷間。無風雲出塞,不夜月臨關。屬國歸何晚,樓蘭斬未還。煙塵一悵望,衰颯正摧顏。
    從軍行原文_從軍行的賞析_古詩文
從軍行原文_從軍行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