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山海經》 其二

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讀《山海經》 其二原文

玉台凌霞秀,王母怡妙顏。
天地共俱生,不知幾何年。
靈化無窮已,館宇非一山。
高酣發新謠,寧效俗中言!

詩詞問答

問:讀《山海經》 其二的作者是誰?答:陶淵明
問:讀《山海經》 其二寫於哪個朝代?答:魏晉
問:陶淵明的名句有哪些?答:陶淵明名句大全

陶淵明讀《山海經》 其二書法欣賞

陶淵明讀《山海經》 其二書法作品欣賞
讀《山海經》 其二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玉台靈秀出雲霞,王母安適美容顏。
天地與之共俱生,不知歲月幾多年。
神靈變化無窮盡,仙館很多非一山。
高會酣飲唱新謠,哪像世俗凡語言!

注釋
玉台:玉山上的瑤台,即西王母的居處。凌霞:高出雲霞之上。秀:靈秀,秀美。怡:安適愉快,和悅。妙顏:容顏美妙。
天地共俱生:謂王母與天地同生。幾何年:多少歲。
靈化:神靈變化。無窮已:沒有窮盡。

標籤:寫人

詩詞推薦

  • 醉後贈張九旭

    高適唐代〕世上謾相識,此翁殊不然。興來書自聖,醉後語尤顛。白髮老閒事,青雲在目前。床頭一壺酒,能更幾回眠。
    讀《山海經》 其二原文_讀《山海經》 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重遊何氏五首

    杜甫唐代〕問訊東橋竹,將軍有報書。倒衣還命駕,高枕乃吾廬。花妥鶯捎蝶,溪喧獺趁魚。重來休沐地,真作野人居。山雨
  • 滿庭芳

    邵緝宋代〕落日旌旗,清霜劍戟,塞角聲喚嚴更。論兵慷慨,齒頰帶風生。坐擁貔貅十萬,銜枚勇、雲槊交橫。笑談頃,匈奴
  • 藺相如完璧歸趙論

    王世貞明代〕藺相如之完璧,人皆稱之。予未敢以為信也。  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詐趙而脅其璧。是時言取璧者,情也,非
  • 寒花葬志

    歸有光明代〕  婢,魏孺人媵也。嘉靖丁酉五月四日死。葬虛丘。事我而不卒,命也夫!  婢初媵時,年十歲,垂雙鬟,曳
  • 張孝基仁愛

    方勺〔宋代〕許昌士人張孝基,娶同里富人女。富人惟一子,不肖,斥逐去。富人病且死,盡以家財付孝基。孝基與治後事如禮
    讀《山海經》 其二原文_讀《山海經》 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菩薩蠻·霏霏點點回塘雨

    佚名五代〕菩薩蠻霏霏點點回塘雨,雙雙只只鴛鴦語。灼灼野花香,依依金柳黃。盈盈江上女,兩兩溪邊舞。皎皎綺羅光,青
    讀《山海經》 其二原文_讀《山海經》 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贈道者(一作贈送)

    武元衡唐代〕 * 如雪一枝梅,笑掩微妝入夢來。若到越溪逢越女,紅蓮池裡白蓮開。
    讀《山海經》 其二原文_讀《山海經》 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子產告范宣子輕幣

    左丘明先秦〕范宣子為政,諸侯之幣重,鄭人病之。  二月,鄭伯如晉。子產寓書於子西,以告宣子,曰:“子為晉國,四鄰
    讀《山海經》 其二原文_讀《山海經》 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蝶戀花

    馮延巳五代〕窗外寒雞天欲曙,香印成灰,坐起渾無緒。庭際高梧凝宿霧,捲簾雙鵲驚飛去。屏上羅衣閒繡縷,一晌關情,憶遍
  • 武威送劉判官赴磧西行軍

    岑參唐代〕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馬去疾如鳥。都護行營太白西,角聲一動胡天曉。
  • 點絳唇(離恨)

    蘇軾宋代〕月轉烏啼,畫堂宮徵生離恨。美人愁悶。不管羅衣褪。清淚斑斑,揮斷柔腸寸。嗔人問。背燈偷搵。拭盡殘妝粉。
  • 李密陳情表

    金朋說宋代〕烏鳥私情雖孝懇,諛人藐主豈忠誠。堂堂在耙天潢派,何必陳情以偽名。
  • 飲酒 其十

    陶淵明魏晉〕在昔曾遠遊,直至東海隅。道路迥且長,風波阻中途。此行誰使然?似為飢所驅。傾身營一飽,少許便有餘。恐此
    讀《山海經》 其二原文_讀《山海經》 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桃花源詩

    陶淵明魏晉〕嬴氏亂天紀,賢者避其世。黃綺之商山,伊人亦云逝。往跡浸復湮,來徑遂蕪廢。相命肆農耕,日入從所憩。桑竹
  • 燭之武退秦師

    左丘明先秦〕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晉軍函陵,秦軍氾南。  佚之狐言於鄭伯曰:“國危矣,若使燭
  • 喬山人善琴

    徐珂〔清代〕國初,有喬山人者善彈琴。精於指法,嘗得異人傳授。每於斷林荒荊間,一再鼓之,淒禽寒鶻,相和悲鳴。後游郢
  • 煌煌京洛行

    曹丕魏晉〕夭夭園桃,無子空長。虛美難假,偏輪不行。淮陰五刑,鳥盡弓藏。保身全名,獨有子房。大憤不收,褒衣無帶。
  • 飲酒 其五

    陶淵明魏晉〕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
    讀《山海經》 其二原文_讀《山海經》 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小車行

    陳子龍明代〕小車班班黃塵晚,夫為推,婦為挽。出門茫茫何所之?青青者榆療吾飢。願得樂 * 哺糜。風吹黃蒿,望見牆宇,
讀《山海經》 其二原文_讀《山海經》 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