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十九首·孟冬寒氣至

作者:佚名 朝代:兩漢

古詩十九首·孟冬寒氣至原文

孟冬寒氣至,北風何慘栗。
愁多知夜長,仰觀眾星列。
三五明月滿,四五蟾兔缺。
客從遠方來,遺我一書札。
上言長相思,下言久離別。
置書懷袖中,三歲字不滅。
一心抱區區,懼君不識察。

詩詞問答

問:古詩十九首·孟冬寒氣至的作者是誰?答:佚名
問:古詩十九首·孟冬寒氣至寫於哪個朝代?答:兩漢
問:古詩十九首·孟冬寒氣至是什麼體裁?答:五古
問:佚名的名句有哪些?答:佚名名句大全

佚名古詩十九首·孟冬寒氣至書法欣賞

佚名古詩十九首·孟冬寒氣至書法作品欣賞
古詩十九首·孟冬寒氣至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農曆十月,寒氣逼人,呼嘯的北風多么凜冽。
滿懷愁思,夜晚更覺漫長,抬頭仰望天上羅列的星星。
十五月圓,二十月缺.有客人從遠地來,帶給我一封信函。
信中先說他常常想念著我,後面又說已經分離很久了。
把信收藏在懷袖裡,至今已過三年字跡仍不曾磨滅。
我一心一意愛著你,只怕你不懂得這一切。

注釋
三五:農曆十五日。
四五:農曆二十日。
三歲:三年。滅:消失。
區區:指相愛之情。

詩文賞析

出自《古詩十九首》之十七。

這是妻子思念丈夫的詩。丈夫久別,悽然獨處,對於季節的遷移和氣候的變化異常敏感;因而先從季節、氣候寫起。

孟冬,舊曆冬季的第一月,即十月。就一年說,主人公已在思念丈夫的愁苦中熬過了春、夏、秋三季。冬天一來,她首先感到的是“寒”。“孟冬寒氣至”,一個“至”字,把“寒氣”擬人化,它在不受歡迎的情況下來“至”主人公的院中、屋裡、乃至內心深處。主人公日思夜盼的是丈夫“至”、不是“寒氣至”。

“寒氣”又“至”而無猶不“至”,怎能不加倍地感到“寒”!第二句以“北風”補充“寒氣”;“何慘栗”三字,如聞主人公寒徹心髓的驚嘆之聲。

時入孟冬,主人公與“寒氣”同時感到的是“夜長”。對於無憂無慮的人來說,一覺睡到大天亮,根本不會覺察到夜已變長。“愁多知夜長”一句、看似平淡,實非身試者說不出;最先說出,便覺新警。主人公經年累月思念丈夫,夜不成寐;一到冬季,“寒”與“愁”並,更感到長夜難明。

從“愁多知夜長”跳到“仰觀眾星列”,中間略去不少東西。“仰觀”可見“眾星”,暗示主人公由輾轉反側而攬衣起床,此時已徘徊室外。一個“列”字,押韻工穩,含意豐富。主人公大概先看牽牛星和織女星怎樣排“列”,然後才擴大範圍,直至天邊,反覆觀看其他星星怎樣排列。其觀星之久,已見言外。讀詩至此,必須聯繫前兩句。主人公出戶看星,直至深夜,對“寒氣”之“至”自然感受更深,能不發也“北風何慘栗”的驚嘆!但她仍然不肯回屋而“仰觀眾星列”,是否在看哪些星是成雙成對的,哪些星是分散的、孤零零的?是否在想她的丈夫如今究竟在哪顆星下?

“三五”兩句並非寫月,而是展現主人公的內心活動。觀星之時自然會看見月,因而又激起愁思:夜夜看星星、看月亮,盼到“三五”(十五)月圓,丈夫沒有回來;又挨到“四五”(二十)月缺,丈夫還是沒有回來!如此循環往復,月復一月,年復一年,丈夫始終沒有回來啊!

“客從”四句,不是敘述眼前發生的喜事,而是主人公在追想遙遠的往事。讀後面的“三歲”句,便知她在三年前曾收到丈夫托人從遠方捎來的一封信,此後再無訊息。而那封信的內容,也不過是“上言長相思,下言久離別”。不難構想:主人公在丈夫遠別多年之後才接到他的信,急於人信中知道的,當然是他現在可處、情況如何、何時回家。然而這一切,信中都沒有說。就是這么一封簡之至的信,她卻珍而重之。“置書懷袖中”,一是讓它緊貼身心,二是便於隨時取出觀看。“三歲字不滅”,是說她像愛護眼睛一樣愛護它。這一切,都表明了她是多么的溫柔敦厚!

結尾兩句,明白地說出她的心事:我“一心抱區區(衷愛)”,全心全意地忠於你、愛著你;所擔心的是,我們已經分別了這么久,你是否還知道我一如既往地忠於你、愛著你呢?有此一結,前面所寫的一切都得到解釋,從而升華到新的境界;又餘音裊裊,餘意無窮。

“遺我一書札”的“我”,乃詩中主人公自稱,全詩都是以“我”自訴衷曲的形式寫出的。詩中處處有“我”,“我”之所在,即情之所在、景之所在、事之所在。景與事,皆化入“我”的心態,融入“我”的情緒。前六句,“我”感到“寒氣”已“至”、“北風慘栗”;“我”因“愁多”而“知夜長”;“我”徘徊室外,“仰觀眾星”之羅列,感嘆從“月滿”變月缺。而“我”是誰?“愁”什麼?觀星仰月,用意何在?讀者都還不明底蘊,唯覺詩中有人,深宵獨立,寒氣徹骨,寒星傷目,愁思滿懷,無可告語。及至讀完全篇,隨著“我”的心靈世界的逐漸坦露,才對前六句所寫的一切恍然大悟,才越來越理解她的可悲遭遇和美好情操,對她產生無限同情。

標籤:古詩十九首女子思念

詩詞推薦

  • 搗衣詩

    柳惲南北朝〕孤衾引思緒。獨枕愴憂端。深庭秋草綠。高門白露寒。思君起清夜。促柱奏幽蘭。不怨飛蓬苦。徒傷蕙草殘。行役
  • 驀山溪·題錢氏溪月

    姜夔宋代〕與鷗為客,綠野留吟屐。兩行柳垂陰,是當日、仙翁手植。一亭寂寞,煙外帶愁橫。荷苒苒,展涼雲,橫臥虹千尺
  • 生查子·含羞整翠鬟

    歐陽修宋代〕含羞整翠鬟,得意頻相顧。雁柱十三弦,一一春鶯語。嬌雲容易飛,夢斷知何處。深院鎖黃昏,陣陣芭蕉雨。
    古詩十九首·孟冬寒氣至原文_古詩十九首·孟冬寒氣至的賞析_古詩文
  • 撼庭秋·別來音信千里

    晏殊宋代〕別來音信千里。悵此情難寄。碧紗秋月,梧桐夜雨,幾回無寐。樓高目斷,天遙雲黯,只堪憔悴。念蘭堂紅燭,心
    古詩十九首·孟冬寒氣至原文_古詩十九首·孟冬寒氣至的賞析_古詩文
  • 謫仙怨·晴川落日初低

    劉長卿唐代〕晴川落日初低,惆悵孤舟解攜。鳥向平蕪遠近,人隨流水東西。白雲千里萬里,明月前溪後溪。獨恨長沙謫去,江
    古詩十九首·孟冬寒氣至原文_古詩十九首·孟冬寒氣至的賞析_古詩文
  • 江樓舊感 / 江樓感舊

    趙嘏唐代〕獨上江樓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來望月人何處?風景依稀似去年。
    古詩十九首·孟冬寒氣至原文_古詩十九首·孟冬寒氣至的賞析_古詩文
  • 蒼梧謠·天

    蔡伸宋代〕天!休使圓蟾照客眠。人何在?桂影自嬋娟。
    古詩十九首·孟冬寒氣至原文_古詩十九首·孟冬寒氣至的賞析_古詩文
  • 偶作寄朗之

    白居易唐代〕歷想為官日,無如刺史時。歡娛接賓客,飽暖及妻兒。自到東都後,安閒更得宜。分司勝刺史,致仕勝分司。何況
    古詩十九首·孟冬寒氣至原文_古詩十九首·孟冬寒氣至的賞析_古詩文
  • 鳳棲梧·甲辰七夕

    吳文英宋代〕開過南枝花滿院。新月西樓,相約同針線。高樹數聲蟬送晚。歸家夢向斜陽斷。夜色銀河情一片。輕賬 * ,銀燭
    古詩十九首·孟冬寒氣至原文_古詩十九首·孟冬寒氣至的賞析_古詩文
  • 系裙腰·般涉調

    張先宋代〕惜霜蟾照夜雲天。朦朧影、畫勾闌。人情縱是長情月,算一年年。又能得、幾番圓。欲寄西江題葉字,流不到、五
    古詩十九首·孟冬寒氣至原文_古詩十九首·孟冬寒氣至的賞析_古詩文
  • 河傳

    顧夐唐代〕燕揚晴景。小窗屏暖,鴛鴦交頸。菱花掩卻翠鬟欹,慵整,海棠簾外影。繡幃香斷金鸂鶒。無訊息,心事空相憶。
  • 品令 茶詞

    黃庭堅宋代〕鳳舞團團餅。恨分破、教孤令。金渠體淨,只輪慢碾,玉塵光瑩。湯響松風,早減了、二分酒病。味濃香永。醉鄉
    古詩十九首·孟冬寒氣至原文_古詩十九首·孟冬寒氣至的賞析_古詩文
  • 無題·颯颯東風細雨來

    李商隱唐代〕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金蟾齧鎖燒香入,玉虎牽絲汲井回。賈氏窺簾韓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春心
  • 兩同心

    晏幾道宋代〕楚鄉春晚,似入仙源。拾翠處、閒隨流水,踏青路、暗惹香塵。心心在,柳外青簾,花下朱門。對景且醉芳尊。莫
    古詩十九首·孟冬寒氣至原文_古詩十九首·孟冬寒氣至的賞析_古詩文
  • 題邸間壁

    鄭會宋代〕荼糜香夢 * ,翠掩重門燕子閒。敲斷玉釵紅燭冷,計程應說到常山。
    古詩十九首·孟冬寒氣至原文_古詩十九首·孟冬寒氣至的賞析_古詩文
  • 憶秦娥·簫聲咽

    李白唐代〕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樂遊原上清秋節,鹹陽古道音塵絕。音塵絕,西風殘照
    古詩十九首·孟冬寒氣至原文_古詩十九首·孟冬寒氣至的賞析_古詩文
  • 風流子·新綠小池塘

    周邦彥宋代〕新綠小池塘,風簾動、碎影舞斜陽。羨金屋去來,舊時巢燕;土花繚繞,前度莓牆。繡閣里、鳳幃深幾許?聽得理
    古詩十九首·孟冬寒氣至原文_古詩十九首·孟冬寒氣至的賞析_古詩文
  • 南樓中望所遲客

    謝靈運南北朝〕杳杳日西頹,漫漫長路迫。登樓為誰思?臨江遲來客。與我別所期,期在三五夕。圓景早已滿,佳人猶未適。即事
  • 今日良宴會

    佚名兩漢〕今日良宴會,歡樂難具陳。彈箏奮逸響,新聲妙入神。令德唱高言,識曲聽其真。齊心同所願,含意俱未申。人生
    古詩十九首·孟冬寒氣至原文_古詩十九首·孟冬寒氣至的賞析_古詩文
  • 踏莎行·細草愁煙

    晏殊宋代〕細草愁煙,幽花怯露。憑闌總是銷魂處。日高深院靜無人,時時海燕雙飛去。帶緩羅衣,香殘蕙炷。天長不禁迢迢
    古詩十九首·孟冬寒氣至原文_古詩十九首·孟冬寒氣至的賞析_古詩文
古詩十九首·孟冬寒氣至原文_古詩十九首·孟冬寒氣至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