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流子·木葉亭皋下

作者:張耒 朝代:宋代

風流子·木葉亭皋下原文

木葉亭皋下,重陽近,又是搗衣秋。
奈愁入庾腸,老侵潘鬢,謾簪黃1/1菊,花也應羞。
楚天晚,白苹煙盡處,紅蓼水邊頭。
芳草有情,夕陽無語,雁橫南浦,人倚西樓。
玉容,知安否,香箋共錦字,兩處悠悠。
空恨碧雲離合,青鳥沈浮。
向風前懊惱,芳心一點,寸眉兩葉,禁甚閒愁。
情到不堪言處,分付東流。

詩詞問答

問:風流子·木葉亭皋下的作者是誰?答:張耒
問:風流子·木葉亭皋下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風流子·木葉亭皋下是什麼體裁?答:詞
問:張耒的名句有哪些?答:張耒名句大全

譯文和注釋

譯文
樹葉紛紛飄落到水邊平地上,重陽節近了,又到了搗寒衣的秋天。怎奈我愁緒縈繞心中.白髮生於兩鬢,即便隨意地將菊花插在頭上,花也應該感到被羞辱了吧。天色已晚,(我極目遠望)直望到白苹煙盡之處,水邊開花的紅蓼深處。芳草脈脈含情,夕陽寂寂無語,大雁橫在南浦上,人則斜倚西樓。
不知你是否安好?書信和題詩,因兩地相隔遙遙而無法見寄。只能空白怨恨那時聚時散的白雲,青鳥在其中隱現。你在風中懊惱不已,一片芳心,兩葉柳眉,怎能禁得起閒愁呢?情到不能言說之處,只能付與那東流水。

注釋
木葉:即樹葉。後世常以此寫秋景,兼寫鄉思。亭皋:水邊平地。
重陽:即陰曆九月九日;古時風俗,人們常在這天登高,佩茱萸,飲菊花酒。有親友在外,屆時不免互相思念。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云:“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搗衣:古代婦女於秋季漸寒時,在砧石上捶打寒衣以備寄送遠方的親人過冬。
庾腸:即庾信的愁腸,喻思鄉的愁腸。後人常以“庾愁”代指思鄉之心。
潘鬢:即潘岳的斑鬢。這裡詞人以“潘鬢”自喻身心漸衰之貌。
楚天:南方的天空。白蕷:水中浮草名。
紅蓼:生於水中者名澤蓼或水蓼,開淺紅色小花,葉味辛香。
南浦:指分別的地方。
“香箋”,即美好的書札;錦字:織錦上的字,指女子給丈夫的書信。晉代竇滔以罪徙流沙,其妻蘇蕙,因思念丈夫,織綿為《回文旋圖詩》以寄,後世常以此指妻子寄書丈夫,表達相思之情。
青鳥:傳說西王母飼養的鳥,能傳遞信息,後世常以此指傳信的使者。據《漢武故事》,西王母曾令青鳥傳書。

詩文賞析

這首詞抒發了作者羈旅的愁思和對妻子的思念。上闕首尾寫景,中間穿插議論。秋景自然引發鄉愁,‘‘庾腸”、“皤髻”等連續用典,悲嘆年華已逝。下闕寫妻子思夫,想像對方思念之苦。結尾“情到不堪言處,分付東流”更是悲苦之極。

上片落筆寫景,首先點明季節。“木葉亭皋下”三句,寫時近重陽,樹葉紛紛飄落到平盪的水邊地上,又是婦女為親人捶打寒衣的深秋了。這種“搗衣”之聲,最易引起閨中少婦對遠方征人的痛苦思念。而遠行之人也容易因此想到妻子在家為自己搗衣的情景,既感到痛苦又溫暖。這裡“木葉”“搗衣”連用,不僅寫出了深秋特有的景色,為全詞烘托出蕭瑟淒清的背景,而且為下面的詞意發展作了有力的鋪墊。

“奈愁入庾腸,老侵潘鬢,謾簪 * ,花也應羞。” 這數句又緊承起句,意思說,怎奈我愁緒縈繞心中,白髮現於鬢角,再輕慢地把 * 插在頭髮上,那菊花也該感到羞辱吧。詞人由於憂傷,鬢衰將不勝簪,故云:“謾簪 * ,花也應羞。”以此反襯出暮感的深沉、鄉愁的濃烈。

“楚天晚,白苹煙盡處,紅蓼水邊頭。”在寫景中寓離別相思之意。心中既然充滿鄉愁暮感,所以不僅遙望楚天的晚空,一直望到水氣繚繞的白苹盡頭,一直望到水邊開花的紅蓼深處。“白苹”,水中浮草,因其隨波漂流,容易引起遊子產生離家漂泊的傷感。

詞人是淮陽人,所以,遙望楚天,思鄉之念便在不言中了;再加兩點染,則把他鄉愁之深烘托出來了。這裡雖純是寫景,但景中含情,意在言外。

“芳草有情,夕陽無語,雁橫南浦,人倚西樓。”數句緊承“白苹”“紅蓼”兩句而來,含著情意的芳草,默默無語的夕陽,橫渡南面水濱的大雁,是詞人所望到的,但卻沒有望到故鄉,在這種望而不得的情況下,他只好倚著西樓心往神馳了。這幾句寫景,將詞人遙望故鄉而不得的執著深情又推進了一層,詞意含蓄,畫面完整,真所謂“物以情觀,情以物見”了。“人倚西樓”點出遊子登眺之處,交代了“楚天晚”至“雁橫南浦”六句都是極目之所見;由所見而引起所感,因而所見之景物都似有了人的感情。

下片換頭“玉容知安否?”點明所思之人,揭示了詞旨所在,使上片所寫種種情景明朗化。這句“玉容”,極言容貌之美如花似玉,這兒即指倚樓遙思的對象。“知安否?”曲盡對遙思對象的關切和掛念,由此而引起下面相思的傾訴、深情的抒發。

“香箋共錦字,兩處悠悠。空恨碧雲離合,青鳥沉浮”意謂書信和題詩,由於兩地渺遠而無法見寄,徒然地怨那晴雲分離,使者隱沒。“碧雲”這裡藉以寫對於閨中人的懷思。由於香箋錦字,兩處悠悠,碧雲已合而佳人未來,青鳥杳然而音書全無。詞人於此以鋪敘寫法表達兩地分居、不見來信的悵怨,愈加顯出“知安否”所包含的深沉掛念的分量。

“向風前懊惱”四句,轉以想像之筆,構想妻子思念自己時的痛苦情狀。他想像妻子也許在風前月下,芳心懊惱,眉頭緊皺,怎么也止不住那百無聊賴的愁思。寫對方思念自己,正是為了表達自己對於妻子深摯的愛情與痛苦的思念。

“情到不堪言處,分付東流”用質語綰合全篇。相思至極,欲說還休;不是不想說,而是說了愈加愁苦,倒不如將此情交付給東流之水帶去為好。毛滂《惜分飛》曾云:“今夜山深處,斷魂分付潮回去。”構思、手法與此相同。

這首詞藝術上的一個特點是用典極豐,而又不露痕跡,毫無堆砌羅列之感,顯得貼切自然、渾然天成;另外全詞六副對偶,也令人叫絕。

標籤:思念,妻子

詩詞推薦

  • 江南旅情

    祖詠唐代〕楚山不可極,歸路但蕭條。海色晴看雨,江聲夜聽潮。劍留南斗近,書寄北風遙。為報空潭橘,無媒寄洛橋。
    風流子·木葉亭皋下原文_風流子·木葉亭皋下的賞析_古詩文
  • 水仙子·嘲楚儀

    喬吉元代〕順毛兒撲撒翠鸞雛,暖水兒溫存比目魚,碎奔忙兒壘就陽台路。望朝雲思暮雨,楚巫娥偷取些工夫。殢酒人歸未,
    風流子·木葉亭皋下原文_風流子·木葉亭皋下的賞析_古詩文
  • 思佳客 題周草窗《武林舊事》

    張炎宋代〕夢裡瞢騰說夢華。鶯鶯燕燕已天涯。蕉中覆處應無鹿,漢上從來不見花。今古事,古今嗟。西湖流水響琵琶。銅駝
  • 望江南·天上月

    佚名五代〕天上月,遙望似一團銀。夜久更闌風漸緊。與奴吹散月邊雲。照見負心人。
    風流子·木葉亭皋下原文_風流子·木葉亭皋下的賞析_古詩文
  • 南樓中望所遲客

    謝靈運南北朝〕杳杳日西頹,漫漫長路迫。登樓為誰思?臨江遲來客。與我別所期,期在三五夕。圓景早已滿,佳人猶未適。即事
  • 小桃紅

    張可久元代〕一城秋雨豆花涼,閒倚平山望。不似年時鑑湖上,錦雲香,採蓮人語荷花盪。西風雁行,清溪漁唱,吹恨入滄浪。
    風流子·木葉亭皋下原文_風流子·木葉亭皋下的賞析_古詩文
  • 蝶戀花·蕭瑟蘭成看老

    納蘭性德清代〕蕭瑟蘭成看老去。為怕多情,不作憐花句。閣淚倚花愁不語,暗香飄盡知何處。重到舊時明月路。袖口香寒,心比
    風流子·木葉亭皋下原文_風流子·木葉亭皋下的賞析_古詩文
  • 題苜蓿峰寄家人

    岑參唐代〕苜蓿峰邊逢立春,胡蘆河上淚沾巾。閨中只是空相憶,不見沙場愁 * 。
  • 南鄉子 送述古

    蘇軾宋代〕回首亂山橫。不見居人只見城。誰似臨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來送客行。歸路晚風清。一枕初寒夢不成。今夜殘
    風流子·木葉亭皋下原文_風流子·木葉亭皋下的賞析_古詩文
  • 子夜四時歌:秋歌

    李白唐代〕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風流子·木葉亭皋下原文_風流子·木葉亭皋下的賞析_古詩文
  • 汝墳

    佚名先秦〕遵彼汝墳,伐其條枚。未見君子,惄如調飢。遵彼汝墳,伐其條肄。既見君子,不我遐棄。魴魚赬尾,王室如毀。
  • 南鄉子·璧月小紅樓

    孫惟信宋代〕璧月小紅樓。聽得 * 憶舊遊。霜冷闌乾天似水,揚州。薄倖聲名總是愁。塵暗鷫鸘裘。針線曾勞玉指柔。一夢覺
  • 飲馬長城窟行

    佚名兩漢〕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遠道不可思,宿昔夢見之。夢見在我傍,忽覺在他鄉。他鄉各異縣,輾轉不相見。枯桑
    風流子·木葉亭皋下原文_風流子·木葉亭皋下的賞析_古詩文
  • 酒泉子·楊柳舞風

    顧敻五代〕楊柳舞風,輕惹春煙殘雨。杏花愁,鶯正語,畫樓東。錦屏寂寞思無窮,還是不知訊息。鏡塵生,珠淚滴,損儀容
  • 寄黃幾復

    黃庭堅宋代〕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傳書謝不能。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蘄三折肱。想得
    風流子·木葉亭皋下原文_風流子·木葉亭皋下的賞析_古詩文
  • 偶作寄朗之

    白居易唐代〕歷想為官日,無如刺史時。歡娛接賓客,飽暖及妻兒。自到東都後,安閒更得宜。分司勝刺史,致仕勝分司。何況
    風流子·木葉亭皋下原文_風流子·木葉亭皋下的賞析_古詩文
  • 生查子·元夕

    佚名宋代〕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淚
    風流子·木葉亭皋下原文_風流子·木葉亭皋下的賞析_古詩文
  • 紫萸香慢·近重陽

    姚雲文宋代〕近重陽偏多風雨,絕憐此日暄明。問秋香濃未,待攜客、出西城。正自羈懷多感,怕荒台高處,更不勝情。向尊前
  • 清商怨 葭萌驛作

    陸游宋代〕江頭日暮痛飲,乍雪晴猶凜。山驛淒涼,燈昏人獨寢。鴛機新寄斷錦,嘆往事、不堪重省。夢破南樓,綠雲堆一枕
    風流子·木葉亭皋下原文_風流子·木葉亭皋下的賞析_古詩文
  • 古詩十九首·涉江采芙蓉

    佚名兩漢〕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還顧望舊鄉,長路漫浩浩。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
    風流子·木葉亭皋下原文_風流子·木葉亭皋下的賞析_古詩文
風流子·木葉亭皋下原文_風流子·木葉亭皋下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