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春來·攜將玉友尋花寨

作者:元好問 朝代:金代

喜春來·攜將玉友尋花寨原文

攜將玉友尋花寨,看褪梅妝等杏腮,休隨劉阮到天台。
仙洞窄,且唱喜春來。

詩詞問答

問:喜春來·攜將玉友尋花寨的作者是誰?答:元好問
問:喜春來·攜將玉友尋花寨寫於哪個朝代?答:金代
問:喜春來·攜將玉友尋花寨是什麼體裁?答:散曲
問:元好問的名句有哪些?答:元好問名句大全

譯文和注釋

譯文
宴會後,攜帶美酒步出樓台找尋美景,看紅梅褪妝,又看杏花初開。不要跟隨劉晨、阮肇到天台。天台山的仙洞那么狹窄,難以盡興,還不如先唱一曲《喜春來》。

注釋
玉友:酒名,這裡泛指美酒。
花寨:指有美景的地方。
梅妝:即梅花妝。據唐代韓鄂《歲華紀麗》記載,南朝宋武帝的女兒壽陽公主,在人日(農曆正月初七日)臥於含章殿檐下,有梅花落於額上,成五出之花,拂拭不去,皇后留之,遂有梅花妝。這裡指梅花落辦。
杏腮:杏花像美人的香腮一樣紅潤。
劉阮到天台:劉是劉晨,阮是阮肇。相傳永平年間,劉、阮二人同入天台山釆藥,路遇兩個女子,邀他二人到家中作客,留住半年之久。後因思鄉,還歸故里,到家後始知子孫已歷七世。事見南朝劉義慶《幽明錄》和《藝文類聚》。天台山,在浙江天台縣北,景色秀麗。

詩文賞析

根據題名“春宴”,可知這四首小令是在春天招待客人的宴會上所寫的詠春曲。從內容看,這組散曲當為在金亡後作者退隱故鄉時所作。本首是其第四首。

這首曲子描述宴會後賞花的逸興。

春宴過後,攜扶友人帶著美酒步出樓台觀花,看過褪妝的紅梅,又觀剛剛開放的杏花,面對此情此景,作者詩情滿懷,聯繫自己的身世,發出了感慨:“休隨劉阮到天台。仙洞窄!”在這裡作者表示,不與元朝統治者合作,但又要高出劉、阮一籌,決不隱逸避世,而是要擔當起編撰金史的歷史重任。這一句點題,說明了全曲的主旨。

元好問自金亡後,一直不仕,在故鄉構築野史亭,專心致志,纂修金史,修成《壬辰雜編》《中州集》,保存了金代的作品和史料。作者在飲宴賞春時,仍念念不忘自己的責任,實在難能可貴。

標籤:春天

詩詞推薦

  • 楊柳枝詞九首

    劉禹錫唐代〕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樹小山詞。請君莫奏前朝曲,聽唱新翻楊柳枝。南陌東城春早時,相逢何處不依依?桃紅
  • 一翦梅

    佚名宋代〕漠漠春陰酒半酣。風透春衫。雨透春衫。人家蠶事欲眠三。桑滿筐籃。柘滿筐籃。先自離懷百不堪。檣燕呢喃。梁
  • 醉太平·寒食

    王元鼎元代〕聲聲啼乳鴉,生叫破韶華。夜深微雨潤堤沙,香風萬家。畫樓洗淨鴛鴦瓦,彩繩半濕鞦韆架。覺來紅日上窗紗,聽
    喜春來·攜將玉友尋花寨原文_喜春來·攜將玉友尋花寨的賞析_古詩文
  • 少年游·欄乾十二獨憑春

    歐陽修宋代〕欄乾十二獨憑春,晴碧遠連雲。千里萬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謝家池上,江淹浦畔,吟魄與離魂。那堪疏雨
    喜春來·攜將玉友尋花寨原文_喜春來·攜將玉友尋花寨的賞析_古詩文
  • 上行杯

    馮延巳唐代〕落梅著雨消殘粉,雲重煙輕寒食近。羅幕遮香,柳外鞦韆出畫牆。春山顛倒釵橫鳳,飛絮入檐春睡重。夢裡佳期,
    喜春來·攜將玉友尋花寨原文_喜春來·攜將玉友尋花寨的賞析_古詩文
  • 豐樂亭遊春

    歐陽修宋代〕綠樹交加山鳥啼,晴風蕩漾落花飛。鳥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歸。
    喜春來·攜將玉友尋花寨原文_喜春來·攜將玉友尋花寨的賞析_古詩文
  • 浣溪沙·泉湖道中赴閩憲別諸君

    辛棄疾宋代〕細聽春山杜宇啼。一聲聲是送行詩。朝來白鳥背人飛。對鄭子真岩石臥,趁陶元亮菊花期。而今堪誦北山移。
    喜春來·攜將玉友尋花寨原文_喜春來·攜將玉友尋花寨的賞析_古詩文
  • 青陽

    佚名兩漢〕青陽開動,根荄以遂,膏潤並愛,跂行畢逮。霆聲發榮,處頃聽,枯槁復產,乃成厥命。眾庶熙熙,施及夭胎,群
  • 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

    杜甫唐代〕力疾坐清曉,來時悲早春。轉添愁伴客,更覺老隨人。紅入桃花嫩,青歸柳葉新。望鄉應未已,四海尚風塵。
    喜春來·攜將玉友尋花寨原文_喜春來·攜將玉友尋花寨的賞析_古詩文
  • 更漏子·柳絲長

    晏幾道宋代〕柳絲長,桃葉小,深院斷無人到。紅日淡,綠煙晴,流鶯三兩聲。雪香濃,檀暈少,枕上臥枝花好。春思重,曉妝
    喜春來·攜將玉友尋花寨原文_喜春來·攜將玉友尋花寨的賞析_古詩文
  • 落花落

    王勃唐代〕落花落,落花紛漠漠。綠葉青跗映丹萼,與君裴回上金閣。影拂妝階玳瑁筵,香飄舞館茱萸幕。落花飛,燎亂入中
  • 蘇幕遮·送春

    高鶚〔清代〕日烘晴,風弄曉,芍藥荼醾,是處攖懷抱。倦枕深杯消不了,人惜殘春,我道春歸好。絮從拋,鶯任老,拼作無情
  • 祝英台近·剪鮫綃

    文廷式清代〕剪鮫綃,傳燕語,黯黯碧草暮。愁望春歸,春到更無緒。園林紅紫千千,放教狼藉,休但怨、連番風雨。 謝橋路
  • 憶少年·飛花時節

    朱彝尊清代〕飛花時節,垂楊巷陌,東風庭院。重簾尚如昔,但窺簾人遠。 葉底歌鶯樑上燕,一聲聲,伴人幽怨。相思了無益
    喜春來·攜將玉友尋花寨原文_喜春來·攜將玉友尋花寨的賞析_古詩文
  • 春日郊外

    唐庚宋代〕城中未省有春光,城外榆槐已半黃。山好更宜余積雪,水生看欲倒垂楊。鶯邊日暖如人語,草際風來作藥香。疑此
    喜春來·攜將玉友尋花寨原文_喜春來·攜將玉友尋花寨的賞析_古詩文
  • 寓言三首·其三

    李白唐代〕長安春色歸,先入青門道。綠楊不自持,從風欲傾例。海燕還秦宮,雙飛入簾櫳。相思不相見,託夢遼城東。
  • 蘇溪亭

    戴叔倫唐代〕蘇溪亭上草漫漫,誰倚東風十二闌。燕子不歸春事晚,一汀煙雨杏花寒。
    喜春來·攜將玉友尋花寨原文_喜春來·攜將玉友尋花寨的賞析_古詩文
  • 望海潮·洛陽懷古

    秦觀宋代〕梅英疏淡,冰澌溶泄,東風暗換年華。金谷俊游,銅駝巷陌,新晴細履平沙。長憶誤隨車,正絮翻蝶舞,芳思交加
  • 月下笛

    姜夔宋代〕與客攜壺,梅花過了,夜來風雨。幽禽自語。啄香心,度牆去。春衣都是柔荑剪,尚沾惹、殘茸半縷。悵玉鈿似掃
  • 邊詞

    張敬忠唐代〕五原春色舊來遲,二月垂楊未掛絲。即今河畔冰開日,正是長安花落時。
    喜春來·攜將玉友尋花寨原文_喜春來·攜將玉友尋花寨的賞析_古詩文
喜春來·攜將玉友尋花寨原文_喜春來·攜將玉友尋花寨的賞析_古詩文